体育课堂教学的

点赞:27111 浏览:12875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8-000-03

摘 要 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是改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关 键 词 体育教学 创新教育 特征 关系

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它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迎接21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提高,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就成了体育教学追求的目标.近年来,教学改革已经渗透到各学科的各环节中,体育课也在探索组织教法的创新.一节体育课,从准备、实施到课后小结等环节都可以体现创新改革.创新教育以有众多学者和教师进行研究改造并得以发展.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即学生的观察力、获得知识信息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创新实施能力等.

体育课堂教学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创新教育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1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一、培养体育创新的态度

(一)教师必须富有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态度,教师必须首先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只有自身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的学生.就教师的“创新精神”而言,它主要包括:创新思维、首创精神、成功欲、甘冒风险、以苦为乐精神.

(二)创新必须大胆探索、求新

体育创新是他人未曾想过、做过的,常常突破传统方法,打破平衡格局,创新者的思想和行为,难免不为多数人所接受.在活动中,学生的种种创造性表现常常与错误、缺陷、顽皮、任性、争吵等联系,学生不断“犯错”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改正错误,完善方法的过程.检测如不给予这类机会,轻易代替、否定,非但剥夺了学生探索的乐趣,尝试失败、内疚、挫折的情感体验、也会使学生变得懒于动脑,疏于尝试.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正确对待“良性争吵”,多给学生创造“犯错”的条件和机会,大胆求真、求新.

二、创新教育应注重智力的开发

人的智力发展虽然主要依靠智育来完成,但人体发展智力的器官机能却有赖于体育活动.在教学中利用图解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要让学生了解想跑得快,跳得高,应懂得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的形态结构,从而使学生选择跑步、弹跳的最合理姿势和用力的科学方法.教师要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在进行讲解示范和辅导时,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上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积极开动脑筋,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加深理解,从而获得学习上迁移和反馈的积极作用,还应重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实际上,学生学习知识,除了依靠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还要受到兴趣、情感、动机、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

创新教育虽然仍将传授知识、授业解惑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它已不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终极目标了.在创新教育中,教师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进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能够处于主动学习的最佳状态.

三、创新教育是多样化的教学

(一)教学模式多样化

这些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有的取向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追求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追求从生理改造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追求从学会到会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说明各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尽管这些教学模式还不尽完善,但在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强调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

如培养形式灵活,培养层次结构多样化,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教学形式以集体教学、分段教学、循环教学、提示教学、电化教学、分组考核、小组创编队形,以及理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录像、电影,访问体育明星,回顾我国体育发展史等,对陶冶学生性情,激发学生情感很有好处.

(三)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可接受性

课程设置应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体育经验为中心”转移.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运动技术教学的否定.不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及学校的教学条件,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非竞技运动项目、娱乐体育项目及个人运动项目的内容比重将加大.内容的广度将拓宽,包括理论、技术、保健、素质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内容的深度强调可接受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吸引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

四、创新教育是自主性教学

创新教育倡导、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解决问题的多种新途径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各种方法,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如果教学总是从确定的前提出发,经过确定的过程,得出确定的结论,造成学生思维的直线性,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妨碍了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尽量少讲,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掌握创新的方法.教师不仅能提出有多种解答方案的发散性问题,启发学生独立地谋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创新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包含着各种要素,如教师、学生、教材、组织教法、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场地器材等等.这些要素之间,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因此,要使体育创新教育获得最大效益,必须从整体性的观点出发,把握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弄清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即是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问和争辩,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只喜欢学生顺从性的一面,似乎学生越顺从、越听话就越好.实际上,顺从性和不顺从性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二者共同构成了个性、共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个有创造性的人,相对地说,他在创造性活动的领域里往往具有一种不顺从性和不随俗性,但在平时的生活中又常常是顺从的和随俗的.所以我们既不能不加分析地压制学生的不顺从性而赞赏其顺从性,也不能无条件地怂恿学生的不顺从性而抑制其顺从性,我们应从二者的辩证统一上去培养学生的个性、独立性.

在创新的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要削弱或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获取知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上表现为组织教学和启发思维.教师主导作用发挥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就是看是否善于调动学生学习和接受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否使学生能做到生动活泼并主动地得到发展,是否有利于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创新的精神与能力.并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来实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受中国两千余年封建历史源远流长的影响,“天、地、君、亲、师”森严的等级观念的余泽,给“师道尊严”罩上―层神圣的光环,“―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陈腐论调至今仍被某些为师者津津乐道,甚至成为“治学生”的法宝.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学生对教师必要的尊敬.我们反对的是“唯上、唯师、唯书”,反对的是在人格上凌驾于学生之上,对学生的自主性、自尊心视而不见,动辄指责、训斥,甚至辱骂、殴打的错误做法.这些错误的观点和做法,对学生的人格是无情的摧残,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无情的扼杀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建立在、平等、理解、尊重基础之上的积极合作的关系,合作就应当是双向的、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不仅仅是年龄上的长者,更应当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良好创新环境的基础.有了这一基础就会时时处处激发起学生创造的兴趣,在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这样就能理解处于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时的许多幼稚的想法和做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并不失时机地加以正确的指导和引导;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真正看作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努力创设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无畏精神,让学生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人,不迷信老师.我想,如果我们真正能建立起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自然会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乐于参与,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得以充分的发挥,他们创新意识的萌芽会得到精心的呵护,那么,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能力也就有可能得以实现.

(三)处理好知识与身体活动的关系

体育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这就形成了体育教学在实施时与其它知识传授类学科不同的特殊性.因此,创新教育必须结合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去组织教学.我们要认识体育教学的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活动量和生理负荷是最显而易见的因素,但身体活动又并不只限于给人以生理上的作用,还兼有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发展、情感的体验等作用.因此,创新教育应以“量”的多少和合理性进行评价,如运动负荷量、知识的信息量、学生之间的交流量、通过活动获得情感体验的量等等.

其次,学生的进步应表现在所学技术难度的不断提高和知识深度的增加以及感觉→理解→创造的思维递进上.而在培养人格、促进学生的社会性、改善学习效果、增加运动乐趣等作用的认识和功能上应得到充分发展.

再者,身体活动表现的因素除来自于学习者本人努力之外,其他的因素(如遗传的身高、体重、肌肉类型及神经类型的不同)影响很明显,因此体育课中的个体差异大于文化课中的个体差异.再加上体育学科的培养目标和体育内容的相对可选择性,因此,创新教育应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这种选择,体现在内容、难度、量和学习方法等方面.

创新教育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是创新教育最为根本的目标和任务.要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教师本身必须有创造力.因此,教师要依靠创新,发展自己,充实自己,拓宽自己、延伸自己、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