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情境教学实践

点赞:4746 浏览:1812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问题之中有情境,情境之中有问题,其核心是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问题情境设计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活跃起来,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完成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对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提高教学效率起着很大的作用.下面结合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就《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这一课谈一谈笔者在创设问题情境方面的一些心得.

问题情境教学实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情境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情境1: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如何?我们应如何定量研究两个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呢?(平行用距离来刻画,相交用角来刻画)

情境2:你能举出实际生活中两个平面成一定夹角的实例吗?(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图片)

情境3:我们应该如何刻画两个相交平面所成的这种角呢?

通过三个问题情境,打开了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为知识的创新做好准备,自然地导出新课.

二、创设类比情境,引出二面角概念

情境4:通过类比,同学们能归纳出二面角的概念吗?(回忆平面角的定义、构成、表示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得出二面角的定义、构成及表示方法)

应用类比思维,将平面几何中角这一概念迁移到空间中两相交平面所成的角,进而引出二面角概念,从而实现知识的创新.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创新结果,给予积极的评价,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创设活动情境,得到二面角的平面角

情境5:观察笔记本电脑的打开过程(开门过程,打开书的过程等),它们有什么异同?你能把它们的大小度量出来吗?(教师操作,学生观察并思考回答)

这个情境从度量二面角大小这一角度揭示了二面角的平面角这一概念产生的背景,接着应用四个探究得到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

探究1:类比

情境6:我们以前碰到过类似的问题吗?这个角是如何找到的?(学生回忆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形成过程)

探究2:猜想

情境7:二面角的大小也可通过平面的角来定义,但这个角的顶点及两边应如何确定呢?

探究3:实验(学生分组利用教材和两根铅笔作为二面角,用角的模型做实验)

情境8:怎样确定这个角的大小呢?(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演示,小组长讲解,其他学生补充,全体学生提问,教师总结)

探究4:验证

情境9:结合图形操作,得到的两个二面角的平面角大小关系如何?结论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自己就可证明)

情境10:通过以上探究,你能给出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吗?(学生总结,教师补充完善)

通过四个探究,由直观的形象感知到具体的实验操作,再到理论证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让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分析讲解、相互讨论,很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这一过程,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严谨与自己获取知识过程中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情境11:通过操作,你能得出二面角的平面角的范围吗?(教师应用模具演示二面角的变化,学生观察回答)

四、创设应用情境,巩固所得知识

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并用二面角的知识理解地球经线的定义,进行学科间的整合.

课后反思:通过应用问题情境教学法,本节课课堂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许多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上来,积极思考,积极辩论,同时我也看到了学生获得知识的喜悦,改变了从前中职数学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的难堪局面.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课堂上教学情境设计有点受局限,只考虑到问题情境,下一步有待进一步拓展到其他方面;个别学生的数学思维仍未激活,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未充分调动起来等.

(作者单位 山西省太原市财政金融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