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教学策略,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点赞:19005 浏览:8349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是教学活动的宗旨,也是教师进行学科教学的根本准则.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进行学科教学的目的是提升教学活动的效率,却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工具”.而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解答问题、实践锻炼的技能和素养”.因此,在新课改深入实施的今天,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摒弃“单一”的教学模式,而要采用“多彩”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中实现学习能力的有效锻炼和提升.本文现就如何在初中数学学科课堂教学中采用有效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进行简要论述.

一、抓住学生主体特性,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教学目标要求的具体承载者.教师所实施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过程都是围绕学生这一主体.由于初中生学习群体具有情感发展的特殊和认知的规律性,因此,在教学方式的运用,不能“盲目”地进行运用,而应该抓住学生的主体特性,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内在能动特性,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和挖掘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探知、解答的内在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提升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如在“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性质”教学活动中,根据以往的学习活动,学生对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同时,经常将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性质内容进行混淆,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出现畏惧、厌学现象.针对这一特点,教师抓住“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切线的概念和性质以及探索切线的性质”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利用学生对直观画面易于接受的实际,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多媒体资源.利用教学多媒体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制作成教学课件,用动画的形式,分别展示圆与直线在不同位置时的情况以及所表现出来的特性.这样,学生在生动、直观、丰富的教学画面中,对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和性质内容有了更加深刻和直观的理解,最后,向学生设置“如图1所示,AB是⊙O的直径,D在AB上,且AD:BD等于1:4,CD⊥AB于D,交⊙O于C,切线CP交BA延长线于P.若AD、BD是关于x的方程x2-(4m+2)x+4m2等于(m>0)的两根,试求CD、PC的长”的探究性问题案例,与学生一起开展探究,分析圆与直线位置关系.这样,就能切实提高学生对该节知识内涵的有效掌握.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紧扣学生主体学习特性,设置教学内容,采用教学策略,都要贴近学生认知规律、学习情感,让学生从内心产生“要学”情愫.

合理运用教学策略,提升数学教学效率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科教学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0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二、紧扣能力培养目标,采用探究式的教学策略

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学生动手探究、思考分析、自主合作等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有效教学的重要目标和重要要求.众所周知,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归根结底就是为了促进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因此,教师要紧扣新课标提出了能力培养目标要求.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进行自主探究新知、解答问题的时间和空间,采用探究性教学策略,充分锻炼学生的探究、分析、合作等方面的学习能力,从而把探究过程变为学生学习能力锻炼和提升的过程.

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节习题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如图2,在矩形ABCD中,AE平分∠DAB交DC于点E,连接BE,过E作EF⊥BE交AD于F.(1)∠DEF和∠CBE相等吗?请说明理由;(2)请找出图中与EB相等的线段(不另添加辅助线和字母),并说明理由”问题案例过程中,将能力锻炼和培养融汇贯穿在整个问题教学活动中,把问题解答的过程交给学生,让学生组成问题探究合作小组,通过对问题条件的分析,尽可能地找出问题条件中所蕴含的条件关系.然后要求学生通过问题条件关系,共同分析问题解答的方法.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后,一致认为,要证明三角形全等,就必须构建符合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这样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仅对问题的解答方法有了准确掌握和运用,同时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达到双管齐下的教学功效.


三、凸显教学双边特性,采用互动式的教学策略

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单向的传授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内涵、解题策略,忽视了教学活动的双向特性,致使学生学习能力缺少实践的时机,降低了教学效能,阻碍了教学进程.而新课标倡导师生双向交流的教学活动,充分展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特性,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实现教与学活动效能的同步提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将师生互动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设置具有互动性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参与探知,借助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实现教学活动效能的有效提升.

如在问题案例教学活动中,在评析解题过程这一环节时,教师可以发挥教学活动的双边互动特性,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结合所掌握的解题方法和解题经验,在解题过程中的生生互动分析、思考活动,借助于生生互补的辨析过程,实现对问题解答方法和解题过程的有效掌握和辨析,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学情以及课堂实情,发挥教学机智,遴选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在有效教学活动中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学习效能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