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的路径

点赞:4671 浏览:1367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为了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充分利用分层教学的资源优势,开辟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 本文笔者力求从学生的学情入手,谈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备课、授课、指导等环节有效实施分层教学.

[关 键 词 ]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差异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采用“以偏概全”的方式对待学生,而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由此不仅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对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教师需改变传统的“一刀切”观念,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要求教师在分层教学中应发挥因材施教的优势,为学生呈现个性化的知识解读. 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建立在深入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因此,教师进行分层教学的首要前提是必须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等进行深入地了解.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在数学的分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进行分层备课、授课方面,而且体现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方面. 接下来,笔者就从深入了解学生的数学能力入手,谈谈在备课、授课、指导等环节开展分层教学的思考.

深入了解学生,准确划分学生层次

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情况进行明晰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准确地进行层次的划分.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分层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经验而逐渐形成的对学生的区别意识,学生之间并没有这样的认识,因此,并不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笔者在对班级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后,对学生进行了以下划分.

初中数学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的路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生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A层:数学基础好,数学学习能力强. 由于该层次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优越性,笔者将学习的主动性充分交由学生,在学生攻克难题、拓展方面给予积极的引导. 并且出于学生数学学习上的“天赋”,笔者还对该层次学生提出更高要求,比如课后的提升练习,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断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潜力.

B层:数学基础一般,数学学习能力中等. 该层次学生的发展空间广阔,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形成主导意识,进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该层次学生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如粗心、懒惰等,因此,教师的鼓励、引导作用显得非常重要.

C层:数学基础差,数学学习能力欠佳. 该层次学生并不是不想学习,而是确实在数学学习上比较“吃力”. 对待该层次学生,关键是要坚持“学生中心”理念,相信每个学生的发展潜力. 教师对待该层次学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增加“存在感”,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划分,是开展分层教学的前提. 划分好层次之后,教师不仅能够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而且能够帮助不同层次间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更重要的是能够保证数学教学的高效性. 总之,不同层次的划分为分层教学的备课、授课及教学指导指引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认真开展备课,做好分层教学准备

备课是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前提.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备课环节,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研读,而且对学生知识经验的研究同样也是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这样才能精心安排好教学的各个环节. 学生学习数学的A,B,C层次,决定了教师备课的不同层次. “抓重点,逐难点”是指导笔者分层教学备课环节的重要思路. “抓重点”就是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普遍性,让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有所领悟,对于分层教学来说,也就是要保证B,C层次的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所学知识,通常体现在备课中的“基础训练”方面. 所谓“逐难点”就是在保证B,C层次学生学习质量的基础上,为A层次学生“开小灶”,通常表现在备课中的“拓展训练”方面. 在“基础训练”“扩展训练”的个性化设计之下,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能力会得到全面的巩固、提升,学习积极性会不断提升. 如此一来,不仅能够保证教学的有效开展,而且会为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提供可能.

例如,为了加深学生对“因式分解”的认识,笔者在备课中设计了这样的例题:(1)x2-9y2;(2)25x2-9y2;(3)25(m+n)2-9(m+n)2. 其中第(1)题为基础性练习,是A,B,C三个层次的学生都需要解答的,第(2)题为巩固性练习,是为A,B层次和部分C层次的学生设计的,而第(3)题为拓展性练习,是为A“开小灶”设计的. 如此,学生们在笔者个性化的备课中,能够解答自己层次范围内的数学习题.

营造优质课堂,实现有效分层授课

课堂上,教师发挥着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作用. 教师针对性的提问能够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正确地思维;教师针对性的题目解答能够解除学生对知识点的疑惑;教师的鼓励能够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的信号. 因此,教学过程同样需要教师发扬分层教学意识,针对性地进行提问、解题. 笔者在教学中开展提问环节时,通常将简单的问题,如概念性的问题,交由C层次的学生回答,以提高该层次的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对于中等难度的问题则交由B层次的学生回答;而对于逻辑性较强、思维广度较深的问题则交由A层次的学生回答.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之下,学生们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能够从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收获成功的喜悦,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此外,课堂解题环节也能体现课堂上的分层教学理念,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解题要求. 如笔者在“不等式”的课堂练习环节中,要求A层学生掌握诸如(x+1)2-(x+2)≥0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根据符号的变化对不等号进行相应的变化,并能够进行复杂的计算;要求B层学生掌握诸如2(1+x)-3x≥0之类题目的解答,比起A层学生来说缺少了复杂的计算环节;而C层学生要掌握的是简单如2(1+x)≥0的不等式计算. 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对不同难易程度的习题进行解答的过程中,实现了对数学的个性化学习,这样不仅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消除数学学习的恐惧感.

悉心进行指导,巩固分层教学效果

指导环节是保障学生学习质量、巩固学习成果的最佳途径. 分层教学要求因人而异地进行学后指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 对数学学科来说,课后练习、学后辅导是教师指导学生的重要方式. 教师在教学后,根据学生的不同数学学习能力布置相宜的课后作业,学生在个性化的巩固练习中,不断感受着分层教学带来的“福利”. 针对A层次的学生群体,教师通常布置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拓展题”,以引导学生不断思维,加强其对知识点的扩展性学习;针对C层次的学生,教师在进行巩固学习时则通常布置一些基础性的“必做题”,这些题目的解答仅需对数学概念加以理解. 此外,学后辅导同样也是巩固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对于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A层次学生,教师只要加强引导,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给予及时的点拨;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B层次学生,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督促,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启发学生的思维;而C层次学生则需要教师能够“手把手”地带领其走向学好数学的捷径.


如,笔者在巩固学生对“完全平方公式”的认识时,是这样指导进行分层巩固学习的. 笔者给出了以下习题:(1)a2+14a+49;(2)49(a+b)2+14(a+b)+1;(3)16(a+b)4-72(a+b)2+81. 其中题(1)是根据完全平方的概念而设计的巩固性练习,此类题的设计目的是巩固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主要是指导C层次学生进行巩固练习;题(2)是对完全平方的变式认识,主要为指导B层次学生理解完全平方的内在含义;题(3)则是考查具备扎实的数学学习能力,主要是针对A层次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潜力.

总之,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关注的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个性化掌握,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无论是了解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环节,还是教师进行分层备课、授课、指导等环节,都能够真正体现“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全方位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路径,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大家在今后的实践中共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