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半农应用文教学理念与现代教学改革

点赞:11751 浏览:4759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刘半农先生于20世纪初发表的《应用文之教授》一文,是其主张过问教学改革的代表作,也是一篇探讨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学术论文.语文教学中的一些主要问题,文中大都涉及,并且提出了不少新鲜的、独到的见解,列出了许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措施.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风,崇尚“应用”务实的“求实”精神,以求“实用”的教学目标和理想,为培养学生读书作文的实践能力指明了方向,契合了现代教学改革理念,对现代应用文课程改革有极大的启示.

关 键 词 :刘半农;应用文;教学理念

《应用文之教授》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刘半农先生主张过问教学改革的代表作,也是一篇探讨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学术论文.不仅对初创期白话应用文的写作教学提出了一系列设想,并依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设计了一整套具体方案,是刘半农先生在北大预科进行语文教改试验过程的实况记录.语文教学中的一些主要问题,文中大都涉及,并且提出了不少新鲜的、独到的见解,列出了许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措施.文章最初发表于1918年1月《新青年》第4卷第1期,1922年收入《半农杂谈》中,虽历经90余年,在今天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中还不失其借鉴作用,从中可以得到诸多启示.

一、科学定位课程性质,突出应用文的实用怎么写作功能

现代应用文,是指“人们在处理公私事务、沟通信息时最常用的,且具有格式的一种文体,它又称实用文”.刘半农先生在《应用文及其作法》中也曾界定应用文的范畴:“应用文与诗歌、小说、戏曲、等纯文学相对待,是适应实用的文章,短篇的如日记、信札、游记、长篇的如整部的史书和地方志,都可以说是应用文.”两者都强调应用文是一种实用文体.学习写作应用文,是为了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出发点和落脚点均在“用”上.

刘半农应用文教学理念与现代教学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写作教学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在《应用文之教授》中,刘半农先生还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学校中的生徒,将来是否个个要做文学家?有无例外?”同时对应用文与实际应用脱节问题慷慨陈词:“读书数年,能做‘今夫’‘且夫’,或‘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的滥调文章,而不能写通畅之家信,看普通之报纸杂志文章”;及至踏入社会,“学实业的,往往不能译书;学政法的,往往不能草公事,批案件;学商业的,往往不能订合同,写书信.”文章之后所述的十二种写作训练内容,即是着眼于学生将来应对实际工作、生活通常应该具有的写作能力,从理论和实践上引导应用文教学突出实用性,突出应付生活、怎么写作现实的功能.因此,重视应用文是“应”付生活、“用”于实务的“文”章,重在“应用”的文体性质,是开展应用文写作教学应该围绕的中心.

二、重视范文的选择,确保内容、形式与实际的契合

确定了应用文的教学目的,文章接下来为我们提出了应用文写作教学如何选择范文的问题.文章总结了十二条来阐述应用文写作教学中选文的角度,概括起来就是:文笔自然、贴近现实生活,与学生专业相近的“实事求是”的文章选;反之,则不选.

在论述阅读教学问题中,刘半农先生主张选讲紧贴现代生活的“模范文章”,因为这样的文章“文笔自然,适于现代生活,感情真挚.”刘半农先生认为,选讲的文章犹如“蚕吃的桑叶,吃不着他,固然要饿死;吃了坏的,也要害瘟病”.那些思想陈腐、形式僵死的文章,不但无应用的价值,而且读了要“害瘟病”;只有内容和形式适合于时代进步潮流的文章,才能适于应用,读了才真正有益.

应用文不像文学作品那样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它语言平实、浅显、大多格式化,讲求实用性和功效性,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具体到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来看,实践中具体文种多达几千种,范文和实例如果选择不好,不仅会造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枯燥和单调感,也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必须在关注教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关注理论实践中的难点、疑点和社会热点问题.教学范文要选择实用性强、现实针对性强的文书.同时,还应当结合实例适当增加思维方式的学习与探讨.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兴趣,而且能增强学生解决、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共性中把握个性

《应用文之教授》开头用了两个比喻,开宗明义指出了应用文与文学作品(文中称“文学文”)性质是全然不同的:“一、应用文是家常饭,文学文却是精美宴席;二、应用文是‘无事三十里’随便走路,文学文乃是运动场上出风头的赛跑.”不难发现,刘半农先生是擅用比喻、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的.

与传统应用文“定义、作用、种类、基本格式、写作要求和典型实例”的僵化教学模式相比,这样的教学方法更富于趣味性,更能促使学生去积极思考,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学习应用文写作时,许多学生常会困惑于其种类繁多,内容大同小异.教学中可以采用比较、归类的方法,把相同、相关、相近的应用文进行归纳,在综合比较的过程中求“同”求“异”.这样把这一系列应用文归纳比较,结合范文对照讲授,便于学生在共性中把握个性,有利于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和明确性,较清晰地把握各个应用文的区别与联系,在大脑中形成比较强烈的印象,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发掘应用文与学生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刘半农先生提出,要真正使学生感受应用文写作课程的重要性,应抓住重点、难点,并与学生所学专业相联系.“使学生人人能看普通人应看的书,及其职业上所必看的书;人人能作普通人应作的文章,及其职业上所必作的文章.更作一简括之语曰:实事求是.”

在《应用文及其作法》中,刘半农先生把写作应用文具体化为“情信,词巧”四个字,可以看作是对“实事求是”的进一步解读.

对于“情信”,先生解释为:“就是话要老老实实地说;记载事实要力求真确,不可文胜于质;表示意见要合乎人情世事,不可随便乱说,不可强词夺理;发抒情感要适合于本身之所宜,不可矫揉造作,不可无病.”即应用文讲究求真、求实,力戒虚检测、夸大. 对于“词巧”,先生认为是“有技能”的,并专门对应用文文字表达提出“明,达,切,当”四个方面的要求.具体解释为:明,是条理、层次、语句要明白;达,是表达要一丝不苟;切,是所说的话要紧紧切合要说的内容,不能离题万里;当,是语言文字要详略得当.

与此同时,还需要教师根据学校的性质和专业的特点帮助学生了解专业课的内容和特点,并发掘出应用文与专业基础课之间的联系,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写出符合专业特点应用文.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可以拓展知识领域,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

五、注重写作指导方式的选择,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刘半农先生认为,写作练习为教学的重点,否则学生难免“有本固然照套,无病也得,而于实际应用却全无裨益”.文章最后一部分论述了作文教学中的问题,指出作文教学方面应该注意的十二个事项,这涉及了学生将来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可能碰到的运用语文工具的主要方式,全面概括了驾驭语言文字的主要技巧.他对前人批改作文的方式进行了大胆改革,提出“两次批改,兼有讨论”的作文指导方式,即一次批改只做记号不做改动,二次批改只做改动不做记号,其间如有质疑师生共同讨论.

这种批改作文的方法费时费力,但效果毋庸置疑,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一直在关注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精神,将师生的互动从课堂延伸至课下作文.在讲授大多数应用文文种时,可以先通过一些典型事例使学生了解每一文种的用途,再引导学生归纳出每种文体的具体写法特点,明了该如何去写,并掌握最简单、最实用的写作方法,空出更多的时间来让学生练习和实践.最后,按照“两次修改,兼有讨论”的方法指出作文中的不足,归纳出写作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这种从感性认知、实践练习到发现问题、再实践练习的学习过程,能够使学生从中得到宝贵的直接经验,帮助其从中悟出写作规律.教育改革研究者认为: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需要在前瞻性与现实性结合上对课程改革进行方向的指引;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对课程改革意义、作用和操作进行说明;需要在规范与创新方面对课程体系和结构进行把握.

刘半农先生在《应用文之教授》一文中所表现出的鲜明而坚定的态度,积极而具体的主张,不仅是对刚刚倡导的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所提供的试验记录,更是现代语文教学课程改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即使在今天,仍然能够对应用文写作教学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他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风,崇尚“应用”务实的“求实”精神,以求“实用”的教学目标和理想为实现培养学生读书作文的实践能力指明了方向.他真正做到了前瞻性与现实性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规范与创新的结合.他的教学理念与现代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异曲同工、不谋而合.这种教学理念可以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进行形象的概括: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