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教学的一点

点赞:32450 浏览:15395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还记得我的学生刚入校时的文字.因紧张艰苦的军训而形成的日记常常给我出乎意料的欣喜,情感丰富充沛、认识直接深刻、表达强烈,在有限的作息间隙中一气呵成,完全不必担心“字数不够”“时间不够”这样的问题.可是,渐渐地,随着正常教学进程的推进,高中阶段的学习还未过半,就已经有学生对“周记”发生了畏惧、抵触.三五成行应付性的文字不时出现.到了高三,学生更是对800字的作文产生了“宁死勿写”的反感,而我反复强调的如“记叙议论文体不清”“不知所云”“想哪儿写哪儿”等问题更是从高一犯到高三,成了顽固的“宿疾”.学生倦怠、教师无奈、文字期待,写作教学正历经冬天般的沉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教还好,越教越没长进”的现象呢?近几年,作文在各级中所占的分值比例是越来越大,作文的得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科成绩,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评价,在诸多利害的驱使下,直奔“目的”、短频快、追求立竿见影成了大多教师的选择.大多数课堂实行方法先行,将写作肢解成标题、结构、手法等技术性的操作,结果教师是越教越累,批改作文更是劳心劳力,学生却是越写越差越痛苦.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就断了学生写作的源头,即使有再高的技术,也只是在堆砌词藻而已,充其量是个高级泥瓦工,而成不了建筑师.倘若教师的眼光只在那春天开放的花朵和丛生的枝叶间流连,强调将评价赋予结果,而忽略冬天里孕育的过程,无视那点点滴滴渗进根茎的营养,那写作教学的冬天势必很漫长.

大阅读是写作之花盛开必不可少的沃土.大阅读能让学生广泛地接触汉字,从而提升对汉字的感受力.汉字不断地被构成词、句、篇,就使得他自身不断地产生新的意义变化甚至扩张,从而具有了多义性和深义性.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人们通过大量阅读所感悟的,除了整体文化意义之外,还包含了字义.有了这种意义丰富的字的把握,就能大大增强中文的表现力和感受力.叶圣陶先生也有这样的判断:“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艰难的事情.文章的材料是经验和意思,文章的根据是语言.只要有经验和意思,只要会说话,再加上能够识字、写字,这就能够写文章了.”这里,“文章的材料”指的是思想层面的问题;“文章的依据”指的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在作文的“技术层面”上的确是需要进行形式训练的,但它不是写作的核心部分,写作的核心部分应当是感悟.感悟同训练相比,层次要高得多.

感悟是文之原,是对人精神生命的无限拓展.感悟是主体对外部知识、信息的深层次的内化.不通过感悟,外界的东西对主体来说始终是没有意义的;而逐步深入的感悟,则可以使被感悟物―― 一本书、一篇文章、一个观点、一个事物消化成为主体的思想、精神的一部分.我们为什么能为文?一般来说是“有感而发”.一篇文章,可能只是描述了一种感悟.例如《石钟山记》写的是苏轼的一次考察,关于石钟山名字的由来,有人言之简,有人言之陋,苏轼以此有了要得真知,就要“目见闻”这样的感悟.感悟是为文的灵魂,是为文的根本,是为文的原生态.脑海里闪现了一种感悟,只那么一丁点大,但铺陈起来就可以是一篇好文章.

要使学生获得更多更有质量的感悟的一个条件,就是我们不要代替他们感悟,而要为他们的感悟创造条件,从而提高学生的“悟性”.把作文说教转变为大量阅读、积极活动,发展思维,形成感悟的积极的心向,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在读书中去感悟人间的美丽、文字的魅力.

关于写作教学的一点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写作教学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讨论是思想的互换,让讨论成为写作过程的常规.事物的矛盾运动导致了事物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学问是头脑中的矛盾运动的结果,是自己对自己进行讨论的结果,而学习者基本上是讨论者.写文章,或者读文章,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有两个:想说什么?说清楚没有?我们无论是读还是写任何文章,都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只有反复研究这两个问题,文章才基本上写得好.而这两个问题,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列为讨论内容的.就某一个写作话题,我们可以小组讨论,可以师生讨论,可以自己同自己讨论,讨论会越辩越明,是为写作做准备的最佳方式之一.在讨论中,群体的智慧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提高,从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前行是脚步的积累,表达是的结果.苏轼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没有漫长冬季的孕育,没有积水成海的过程,便没有学生心灵的滋养.如果有一天,会春暖花开,我愿意留在冬天,在冬天里陪着种子等待发芽;如果有一天,会日出云开,我愿意留在冬天,在冬天里帮助种子实现梦想.文字美丽,写作魅力,请让春天的花开在冬天的雪野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