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教学实录

点赞:4706 浏览:1775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教学思路】

从以下角度进行鉴赏文本:逻辑——文学——历史——现实.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师:请阅读这首诗:“大器晚成传美名,言兵六国出奇声. 三苏共逐文坛盛,不负老泉劳半生!”(投影)猜一猜这首诗歌咏的是宋朝哪一位大文豪?

生:苏洵.

师:何以见得?

生:《三字经》中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说的就是苏洵“大器晚成”.

生:“言兵六国出奇声”指的是苏洵史论文的典范之作《六国论》.

生:“三苏共逐文坛盛”说的就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大文豪,古人云“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六国论》,看看苏洵的这篇文章究竟发出了怎样的“奇声”?

二、课文学习

师: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方法,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师:《六国论》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我请一位同学来范读课文,同学们要从原文中寻找六国灭亡的原因.

生:“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师:这个论点严密吗?(板书: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生:严密!

师:六国都是亡于赂秦吗

生:不是,论点不严密.

师:怎么才能做到无懈可击呢?

生:不赂者以赂者丧.

师:苏洵单刀直入提出中心论点,即——

生:“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师:然后,作者提出了两个分论点是什么?

生:一个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另一个是“不赂者以赂者丧”,进而斩钉截铁地重申:故曰弊在赂秦也.(板书分论点)

师:综观第一段,寥寥几句,开章明义.正所谓“增一分则嫌肥,减一分则嫌短.”一字不可多,一字不能少.何况论点如此严密.如果是提出一个本身就经不起推敲的观点,接下来还有为它论证的必要吗?可见这是一个好的开头.让我们来赏析第二段,看看作者究竟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艺术.(生读)

《六国》教学实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性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0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生:主要用了对比的手法,把秦得土地和诸侯亡土地、六国的祖先得土地和子孙送土地进行比较论证.

师:是的.齐读这一段,体会其论证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生:非常生动形象.这是一段典型的记叙文式的语言.不说祖先历经千难万险创业艰难,而说“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以”字是“才”的意思,道出土地来之不易啊.

生: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不说后代弃地轻易,赂秦频繁,而说“今五城,明十城”.背上将祖宗基业拱手送人的千古骂名,为的是什么?不就是想要睡个安稳觉吗?可是睡安稳了吗?没有.

师:同学们,能否猜想一下赂秦三国的心理感受?

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担惊受怕、提心吊胆、诚惶诚恐,睡到半夜爬起来一看,秦兵又至矣!

师:原来议论文中也可以用文学性语言进行论证.请齐读这一段,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描述.

生:还运用了夸张、比喻、对偶的手法进一步说明后代子孙对祖宗遗产的不珍惜,形象地描述了赂秦三国韩魏楚的状况.

师:嗯,那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生:对他们既觉得可怜,又觉得可恨,“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啊!苏洵无情地揭露了一个现实:赂秦只会无限制地刺激秦的贪欲,“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迟早失败啊!

师:说得好!谁说议论文中不能出现描写记叙?苏洵就这样做了.看来“文无定法”此言不虚啊!在我们写作文时要告诫自己千万不要让自己的语言被装在套子里却浑然不知.

师:那么,齐燕赵三国是因何而灭亡的?文中怎么说?请齐读第三段.

生:齐——与赢而不助五国,燕——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用武而不终也.(板书)

师:是啊,“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不赂者”继“赂者丧”.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究,有人认为与历史事实不合,大家怎么看?

生:(茫然,自由讨论)我认为赵国的灭亡不仅是“用武而不终”,赵国不乏良将,比如赵奢、廉颇、赵括、李牧等,赵国的灭亡还因为赵王的昏晕、秦国的离间等因素.

(下转第30页)

(上接第12页)

师:好.赵国渴望李牧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是不切实际的.就像岳飞的神无法挺立起一个摇摇欲坠的南宋朝廷,袁崇焕的英勇无法挽救一个风雨飘摇的大明江山.所以单单把赵国的灭亡归结为李牧的被害是不合理的.

生:“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也有争议.历史告诉我们秦国“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让燕国稍后灭亡,并非“用兵之效”.荆轲刺秦只是秦灭燕的一个导火线,正如“景阳冈上的老虎,你刺激它是那样,不刺激它也是那样,总之是要吃人的”.

师:难道苏老先生连这点历史常识也没有吗?六国灭亡的原因早有定论,比苏洵早一千多年前人们就认识到“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的道理,一千年后苏洵老调重弹,怎么还算是“奇声”呢?原因何在?

生:这是由作者的写作意图所决定的.他所处的北宋王朝在重复着六国破亡的故事,作者希望北宋的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复辙.

师:嗯.联系历史,同学们来介绍写作背景.

(生读写作背景)

师:那么,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

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师:齐读第四、五段,体会本文由历史到现实,借古讽今的现实意义.


生: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在重复着六国破亡的故事,只有团结起来,武力对抗暴秦才是免于灭亡的唯一办法.

师:作者连用两个叹词“呜呼”“悲夫”想表达对北宋现实的忧虑.忧虑现状之余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了吗?

生:“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师:堂堂北宋,幅员辽阔,国家统一,难道连六个弱小的诸侯国也不如吗?一颗忧国之心,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师:就在北宋政府奉行软弱政策臣服于西夏之时,苏洵的《六国论》横空出世,应时而生了.内外交困的北宋人从苏洵这里获得了情感的共鸣,此文不仅符合当时国情,而且符合民众的情感需要,所以就当之无愧地被后人称为“奇声”.让我们再来读一下这篇典范的史论文,感受作者的“奇声”.(师范读)

总结: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战国的硝烟已经远去,历史的回声不会消失,智者的思索不会停止.

师:课下背诵这篇文章,并结合历史知识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谈谈你对六国灭亡的看法.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