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教学设计

点赞:29875 浏览:14169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内容摘 要 :这篇教学设计以“问题”为主导,主要围绕“蒹葭”的意境美、距离美等艺术特色多角度解读,较适合更高层次的学生.

关 键 词 :《蒹葭》 问题 教学设计

一、课前引导

教师:有一首诗歌大家可能都知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学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

教师:三千年前,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传来了先民的低吟,优美的音符跳跃在广袤的大地上.三千年来,历经了历史的沧桑,接受着岁月的洗礼,如今这优美的音符仍然响彻中华大地,只是,我们已无法听见这乐,只能吟诵这词,在内心深处去谱一首优美的曲.刚刚大家一起吟诵的《雎鸠》就出自于这部作品集.说到这里,我想大家都应该知道这部作品了,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

学生:《诗经》.

教师:今天就让我们翻开《诗经》,学习名篇《蒹葭》,走进苍苍蒹葭营造的蓬莱之境!

二、背景导入,辅助诗歌解读

教师:《诗经》这样一部充满魅力的作品,历经三千年,它究竟包括了哪些内容这样引人入胜,孔子也作出“思无邪”的评价.而在形式和表现方法上它与后世的诗歌是否不同,或者说有其独特性.作为名篇的《蒹葭》是否也体现了《诗经》的特点呢.为了更好的解读《蒹葭》,走进苍苍蒹葭营造的优美意境,先让我们一起导读背景知识.

学生阅读预习提示中的背景知识,了解《诗经》内容,总结归纳《诗经》形式及表现手法上的特点.

教师总结:《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的诗歌总集,共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 最初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者奉为经典,称为《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光辉的起点,以其清醒的现实性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早期诗歌,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独特道路.《诗经》内容分三部分:风、雅、颂.形式上,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唱,反复咏叹.表现手法包括赋、比、兴.赋,即“铺陈其事”;比,即“以此物比彼物”;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三、感性阅读,交流感情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品读《蒹葭》,走进苍苍蒹葭构筑的艺术之河.

1、播放配乐朗读带《蒹葭》,指导学生一边仔细聆听读准字音,一边掌握诗歌朗读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齐读《蒹葭》,教师校正读音.

教师:文学作品是审美的、非功利的,需要感性地去阅读.通过感性阅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大家读了这首诗后,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经过充分交流讨论后,随机听取学生的感受.

教师:这首诗歌是我喜欢的一首诗,虽然这不是我第一次阅读它,但是每次阅读它都觉得很美,是一种享受.全诗首先引人注目不是多么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而是从头到尾流露着一种淡淡的感伤,在苍凉凄迷的氛围中,感受着一种迷离朦胧之美.这种美到底源于何处?

四、问题引导,深入挖掘

教师:感性阅读之后,让我们一起来试着分析,诗歌用来营造氛围的有哪些景物?

学生对照注释、阅读提示等进行文字疏通,教师加以点拨.学生分组讨论诗歌营造氛围的景物后,教师随机听取学生答案.

教师理解:主要景物有蒹葭即芦苇、霜露、水.(教师播放课件,展示蒹葭、霜露、水等景物图片,形象直接的进行展示)通过深入研读,我想大家每个人的脑海里都会有一副以上景物勾勒出来的场景,是一种怎样的意境呢?

教师点拨:蒹葭指什么,有霜露的时候应该是什么样的季节,两者联系起来能感受到怎样的情感,再加上这个季节的流水.

分组交流讨论,教师随机听取答案.

教师:“蒹葭”就是芦苇,在中国古典文学当中有许多基本定型的意象,芦苇就是其中之一,它与秋水结合,往往能营造出凄凉萧瑟、迷离朦胧的意境.全诗通过蒹葭、霜露及秋水等景物的描写,情景交融,营造就是这种朦胧迷离的氛围.

教师:单独的景物能否达到这种艺术效果?

学生:不能.

教师:为什么将这些景物放在一起才能勾勒出这样的场景或表达出这样的意境呢?

学生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

教师理解:蒹葭、霜露、秋水等景物是融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即意象;而大家能感受到的那种情感氛围是以上景物所营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境界,即意境.二者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是情与物的产物,二者又有区别,从形式上,意象与词句有关,意境与全篇对应.一般来说,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有无意蕴,主要看意境.离开了意象,就无以谈意境.因此,在诗词中,起点是意象,终点是意境.

教师:既然诗中的蒹葭、霜露、秋水等景物是融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那么,这些景物是融入了谁的主观感情,诗歌中除了这些景物外,还有没有其他意象?

学生:诗人的主观感情;还有“伊人”.

教师:景物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情;除了景物,还有诗人所追求的“伊人”.这种凄凉迷离的秋景与诗人追求伊人时的如痴如醉以及追求不获的失望惆怅是和谐统一的.

教师:通过诗歌的意境,我们能否感受到诗人的主观情绪?

教师点拨:学生仔细阅读《蒹葭》,找出每节诗歌文字的不同之处,看能否通过变化的文字找寻到一些“蛛丝马迹”.诗歌每节相同位置的哪些词语有了变化,分别指出.

学生指出,教师进行课件展示:

苍苍 为霜 一方 且长 水

凄凄 未睎 之湄 且跻 水中坻

采采 未已 之涘 且右 水中沚

不同形态 不同时间 不同地点 路途艰难 伊人所在地

通过景物的变化,把握时间的变化,再结合诗歌中伊人所处位置的变化、追寻之路的变化以和最终的结果,换位思考,体会诗人的主观感情. 教师:诗人这样锲而不舍进行追寻的伊人,他到底指什么?

学生:心爱的姑娘.

教师:只能是女性吗?

学生:也可以是男性.

教师:除了人,还能否可以指其他的.

学生:可以.理想.

教师:再想想,除了这些,还能否指代其他.

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教师理解:“伊人”是一个具体而缥缈的目标,他(她)或许是诗人思念追寻的爱人,或是千载难逢的知音,或是明君寻觅的贤臣,或是一种崇高的理想等.除了明确的一个指代,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种可望而不可及,那么,对伊人的追求也可以看出是一种人生哲理的凝练.闻一多曾说:“我们很难确定它究竟是招隐还是怀春,只觉得它百读不厌.”可以说,这里可以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伊人”.

五、跟随问题,分析特点

教师:这么优美的诗篇,是百读不厌的,让我们再朗读一回吧.

教师:再次朗读后,大家发现这首诗是否押韵?

学生:有些地方不押韵.

教师:为什么不押韵?

教师:经过三千年时光的洗礼,我们的语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今天读来《蒹葭》似乎并不押韵,可是我们相信在古老的三千年前,这首诗歌是押韵的.

教师:大家能否找出诗歌的韵脚?在形式上表现《诗经》哪些特点?

《蒹葭》教学设计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师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学生:这首诗的韵脚有苍、霜、方、长、央;萋、晞、湄、跻、坻;采、已、涘、右、沚.(课件展示)

学生说明诗歌的特点.

教师:本诗以四言为主,用苍苍,萋萋,采采等叠词,体现《诗经》形式上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唱的特点,强烈地表达诗人殷切焦急惆怅的心情,强化了诗歌的抒情性和音乐的美感享受.

播放音乐《在水一方》,充分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教师:聆听音乐,我们再一次沉迷在《蒹葭》带给我们的艺术享受中.全诗首先吸引我们的不是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而是那种迷离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美的构造与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分不开,那么《蒹葭》集中体现了《诗经》哪些艺术表现手法?

学生回顾《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并对本诗进行分析解读.

学生:诗人用的是起兴的艺术手法.


教师:本诗每节的开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都是在写景,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因此,这里作者运用的是起兴手法.

六、延伸拓展

能否举例说说《蒹葭》表现主题对后世的影响?

教师理解:这种借美人来表现一定主题的写法对后世影响颇深,比如曹植的《洛神赋》、戴望舒的《雨巷》等等.清代叶燮在其《原诗》中指出:“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旨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等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以为至也.”《蒹葭》就达到了这种境界,它的这种主题的多义性恰恰又一次体现了诗歌含蓄朦胧的特点,而这种含蓄朦胧正是全诗着力营造的意境美.

七、妙笔生花,诗歌译文

根据自己对《蒹葭》的理解,试用现代汉语对本诗进行翻译.

学生可以交流自己翻译的作品.

八.结束语

让我们再次朗读诗歌,走进苍苍蒹葭营造的蓬莱之境,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的辉煌!

姚雅琼,白江开,甘肃中医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