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探微》教学设计

点赞:5062 浏览:1935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论赞”探微简案

教学目的:

通过对论赞的横向对比探究,深化对相应传记原文的理解,感悟司马迁的史识、襟怀.

通过探究,开阔视野,激发兴趣.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更深的问题出课堂.

教学设想;

预设内容分三个层次:对“无韵之离骚”(文学价值)的探究、对“史家之绝唱”(史学价值)的探究、对“论赞”褒贬的探究.

对课本未录的论赞,稍作语言上的提示;通过朗读感受内涵(因声求气).探究点主要通过梳理学生问题来生成,不必拘泥于预设.

教学步骤:

导入(从《屈原列传》说起)

二、 (1)朗读《屈原列传》论赞,探讨:你是否同意前人的说法,即《屈原贾生列传》以“抑郁难遏之气,写怀才不遇之感,岂独屈贾二人合传,直作屈、贾、司马三人合传读可也”?试试从论赞找找论据.(预设)(可根据学生问题作调整)

(2)自读《廉颇蔺相如列传》论赞.探讨:通篇《史记》,写人物的112篇,其中悲剧人物57篇.《廉蔺列传》中的蔺相如不能算悲剧人物.你能从论赞中看出作者赞美相如的同时,内心隐痛的流露吗?(预设)

三、 (1)我们教学的过程中,同学们通常也认可《史记》选文传记文学的崇高地位.但有同学提出疑问,认为司马迁写的不是历史,最多算野史.你怎么看?请结合《项羽本纪》《孔子世家》《魏公子列传》的论赞分析.

四、 司马迁的“论赞”对后世文学影响极大,被认为与全书浑然一体,旨意深微.或明述作之旨,或褒贬人物,或纵论史事,或直抒胸臆,观点鲜明,构成了系统的史学理论.但也有人曾提出异议,认为司马迁的见解、情感都已经从他精彩的叙事中表现了出来,却又都照例写上一段“太史公曰”,纯属多余,并为后了不好的先例.请根据学习的感受,谈谈自己的看法.

板书:(预设,可根据课堂情况变动)

无韵之离骚(文)————史家之绝唱(史)

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

悲其志处死生论成败定褒贬重实证

论赞:是耶?非耶?

滚动生成是一个无限的过程

吴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这些要求所反映出来的便是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更具体形象化的表达就是:主体活跃,思维积极,感悟深刻,情感丰富,体验独特.也就是说要注重阅读主体的有效生成,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较好地引导学生科学地解读文本,形成最佳的生成呢?下面结合我校张老师讲授《最后的常春藤叶》一课的几个环节作一探讨.

张老师的《最后的常春藤叶》公开课主要环节简述:

《最后的常春藤叶》告诉我们,坚强的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精神支柱,小说情节曲折动人,张老师引导学生就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琼珊是画家,为什么没有识破最后一片叶子是检测的?贝尔曼突然去世,是否符合逻辑?检测如最后一片叶子真的掉了,琼珊会死吗?小说的主人公是谁?最为精彩处是张老师就小说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欧·亨利式结尾”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手中的笔将贝尔曼顶风冒雨画常春藤叶的场景描写出来.课堂上学生还进行了作品交流.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

窗外的雨瓢泼似的下个不停,风怒号着,无情地把那常春藤上的最后一片叶子也卷走了,已是深夜十二点了,贝尔曼的房间里依然亮着灯,想着苏艾的话,看着窗外越来越猛的风雨,他再也坐不住了.见尔曼喝完最后一口杜松子酒,嘴里还泛着酒味,并不时嘀咕着:“可怜的孩子啊!”他缓缓地走向那堵墙,手里拿着几支用秃了的笔和那块已经褪了色的画板等他吃力地爬上那把梯子,衰老的身体在风中颤抖着,风雨无情地灌进了他单薄的衣服,但此时的他却无比清醒,他执著地用画笔在墙上一笔一笔地画着,那星星点点的和绿色的颜料在风雨中熠熠生辉等

张老师评价:这个同学较好地描写了老贝尔曼画藤叶的情景,表现了老贝尔曼为他人的幸福而献出生命的高尚精神.

(这一教学环节取得了成功.在我看来主要是张老师在这里没有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而是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重视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了小说的空白处,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了文本意义.这一环节是张老师利用文本预设下的拓展生成.)


张老师继续引导:伟大的艺术作品总是给读者留下许多艺术空白,以便读者一起参与艺术再创造.阅读时要求阅读者弄清再创造可利用的文本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加工,这位同学的“画常春藤叶的场景描写”与文本的融合度不够,“现场感”不强.同学们对以下问题做一番探讨,想一想这些材料在补写中该怎样运用,效果会更好.

《赞探微》教学设计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阅读教学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1.画出贝尔曼的相关信息.

明确:“年纪六十开外,有一把像是米开朗琪罗的胡子,从萨蒂尔似的脑袋上顺着小鬼般的身体卷垂下来”,“暴躁的小老头”,“酒气扑人的贝尔曼”,“充血的眼睛老是迎风流泪”.

2.画出描述那晚天气的语句.

明确:“随着夜晚同来的是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屋檐上倾泻下来”,“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

3.画出那堵墙壁及他画藤叶的有关语句.

明确:“一株极老极老的常春藤”,“光秃秃的藤枝,依附在那堵松动残缺的砖墙上”,“它傲然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

4.画出画藤叶所需要的工具.

明确:“一个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原来的地方挪动过的梯子,还有几支散落的画笔,一块调色板”. 同学们应利用这些信息来构筑自己的艺术空间,比如,老贝尔曼六十多岁的年纪该如何表现,他的胡子、头发在风雨中是什么样子,见风流泪的眼睛在风雨中会怎样,松动残缺的墙壁会使他靠梯子时发生哪些困难,灯笼怎样打,画板怎样拿,颜料怎样调,那惟妙惟肖的锯齿形状及逼真的色彩在风雨之中是怎样画出来的等请同学们修改一下自己描写的场景.

(张老师在这些方面稍加点拨,并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利用上面的语境材料,学生的读写生成与文本对接得更准确、更具有艺术性.这一教学过程中较科学地引导学生进入生成的正确轨道.通过体验、调整、深化、移用等教学手段.在已有的生成基础上,让学生体验生成的成果、激发进一步思考的乐趣.引导学生继续建构,经过加工使之成为能够继续使用的有效预设.)

完成了这一教学环节后,张老师又将教学向前推进了一步:把我们描写的场景放到小说中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如下结果.

小说如果有这样的画叶子的场景肯定不好.原因有:1、小说把画叶子的情节隐藏到了故事背后,再通过别人补充交代,不仅叙事简洁,而且给人以“出乎意料”的惊奇感.2、不直接描写画叶子的场景,而只写与画叶子相关的东西,形成“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和回味的空间,使作品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3、突出了人物形象,凸显了小说所讴歌和颂扬的人情美、人性美.

张老师总结情节这样处理的作用:这就是欧·亨利式结尾,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小说最后并没有实写,可以使小说产生出人意料的结果,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张老师这节课的利用学生的有效生成作为新的问题预设,学生真正有所体验,有所感悟.因为阅读在本质上是一种阅读主体对文本的动态反应过程,是阅读主体通过与文本对话交流,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无限的创造性活动.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说:“理解是一种无限的过程.”我认为,这种理解的“无限”不仅指理解的广度、深度,同时,还应在理解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在这过程中读者全身心地投入,在体验和感悟的同时丰富了自己.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某种特定的情境并且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将新的教学内容和原有的认识结构联系起来,不断地内化、体验、内省以及参悟,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激发生命的活力,以获得更深层次的人生参悟和审美熏陶.)

课堂上,生成现象或在预设中,或不期而至,面对生成,不少教师可能会对已经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或已经激发起学生的思维而感到满足.张老师面对生成并不满足,并迅速作出合理判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让学生体验、调整、不断深化,大家都在乎课堂上是否有生成,却很少关注生成的深浅.这就使得某些课堂虽有生成,却是浮于表面,没有让学生跳起来摘苹果,无法触及学生的思维深处,长此以往,学生自我建构的能力依然处在同一水平而得不到有效发展.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课堂上是否有生成,更要关注教师能否引领学生进行高水平、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张教师的这节课因势利导使生成得以深化,使学生的思维能够透过现象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学生的收获可谓大矣.

课堂上,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不断的生成,我们可称为滚动生成.这是比较理想的问题生成法,当然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比较高.在许多名优教师(如上海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等)的教学实例中也常可见到.它是在探究过程中进行的,因此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学“生成性”的特点,更能展现教师的专业底蕴和教学智慧.在操作过程中一般要注意两点:第一、要紧扣教学目标,教师要重视引导,防止开“无轨电车”;第二、要有利于探究的逐步深入,为此教师常要作一些引导和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