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点赞:4117 浏览:1331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运筹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为了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和教辅体系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改进,以期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 键 词 :经济管理专业 应用型人才 运筹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4-136-02

运筹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相联系的边缘学科,主要运用分析、量化的方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其理论和方法在科学管理、工程技术、社会经济、军事决策等方面均有着广泛应用.运筹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已经在国际范围内引起了普遍重视,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将运筹学课程列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因此搞好运筹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


一、经济管理类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运筹学是一门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性软科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理论为主线,并辅以实践教学.既要重视讲解运筹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运筹学思想和提高运筹学理论知识水平,又要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但是当前运筹学课程的教学与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存在着一定差距.在新的形势下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以下必要性.

1.运筹学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形势变化的必然结果.我国高等教育早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阶段.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1998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108万人,到2009激升至629万人.10余年间,毛入学率从不到10%提升到23%.如此迅速的变化已经给高等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此外,自2000年起工商管理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开始文理兼收.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不论是综合素质,还是数学基础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而运筹学课程又是以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等为基础,对学生的数学基础要求较高.很明显,以理论讲授为主的传统运筹学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难适应的.

2.传统运筹学教学方式不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高校扩招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市场人才需求,多数普通高校提出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的是实践,即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传统运筹学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教师根据课本讲解公理、定理的数学推导,传授建立数学模型和解题的技巧.由于运算量巨大,在实践环节投入的时间很少,忽视了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习与实践相脱节,学生虽然掌握了解题的方法,但是只能生搬硬套来应付考试,既不能深入理解理论,又不能很好地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与运筹学“以应用为主”的教学初衷相违背,同时也偏离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由此可见,运筹学课程的教学面临着巨大挑战.在不降低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构建适应新条件下人才培养需要的运筹学教学体系是摆在运筹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运筹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成为必然趋势.

二、经济管理类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作为专业基础课,运筹学既为后续课程提供理论基础,其本身又具有极强的应用性.面对授课对象的变化,需要转变思想,因材施教.运筹学课程的改革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标,以教学内容改革为基础,以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为手段,为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经济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1.改革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并重.运筹学课程的教学应该理论和实践并重.理论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教学可以从课堂和课外两个层面开展.课堂实践教学包括案例分析、课堂实验.其作用是与理论教学形成良好的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针对运筹学理论教学枯燥、不易理解的特点,可以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设计案例,为学生设置易于感知的现实背景,便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针对运筹学计算量大、重复劳动多的特点,可以在学生掌握了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开设课堂实验,讲授Lindo、Lingo等应用软件.课外实践主要通过课后作业和课程设计等方式强化学生对运筹学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改革教学内容,一方面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另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2.改革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传统运筹学课程教学采用的手段是板书,黑板和粉笔是主要的教学工具.对于运筹学课程来说这种方式耗费时间、效率低下.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现在的教学又过度依赖多媒体.虽然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直观便捷等优点,但是用该方式推导运筹学基本原理、讲授基本方法效果却并不理想,因为学生缺乏必要的思考准备时间,跟不上教师的思路.

在运筹学的教学中应综合板书和多媒体的优点.对于基本概念、案例等文字量比较大、且易于理解的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而对于相对复杂的原理和方法则按部就班地采取板书推导、讲解.两者相辅相成,既能节约课堂时间,又能保证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3.改革考核方式,过程与结果并重.运筹学课程的传统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该方式只注重结果,以一次考试的成绩来代表学生的学习效果显然不够科学,往往导致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期末突击应付考试.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切实保证学生在培养过程中能够学有所成,可以根据课程的讲授进程,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多次考核.将运筹学的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包括案例分析、阶段测验、期中考试、实验考核,占总成绩的60%,期末成绩占40%.通过改革将考核方式多元化,变结果考核为过程考核,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4.加强教材、教辅材料建设.运筹学的教材非常多,其中不乏经典之作.不过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背景下,多数教材的内容显得较深.在运筹学教学改革中,应根据教学实践编写知识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充实、语言通俗流畅的教材.目前针对运筹学实验教学的教材还不多见,应根据具体的授课内容,编写实验辅助材料.此外,为了便于学生自学,需要将讲义系统化,提前发给学生作为预习和复习的依据.最后,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建立习题自测系统、案例系统、答疑系统等,构建立体的教学资料和教学辅助体系.

三、结束语

培养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人才是高等教育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必然要求.运筹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其改革是整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和教辅体系的全面改革,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善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奠定基础.

[项目来源:本文为黑龙江科技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经管类专业《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