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词教学意趣盎然

点赞:7684 浏览:3211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要改变那种以考试为目的的“急功近利”的教学模式,引领学生感悟意境,使学生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鉴赏境界,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拓展思维空间,发展想象能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古诗词教学常用“释题 ―读通诗句―解释字词―串讲诗句―总结思想”的老五步法,花大量的时间串讲诗句,停留在“解释”的层面上,把完整和谐的诗词艺术分解得支离破碎,难以让学生领悟所蕴含的意境美.那么,


怎样才能创设良好的意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古诗(词)的熏陶呢?

一、走近诗人,感悟诗心

孟子说:“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古诗的意境,必然反映作者的主观情感和思想倾向.如果联系特定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加以研究,就能走近诗人,更好地体味诗的意境.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短短的二十个字,营造了一个独特的极品意境,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体味,在深思.“诗心”何在?莫衷一是.其实,如果我们深入地了解诗人,了解诗人创作的背景,就会使我们受到不小的启迪.《江雪》,通篇表现了柳宗元被贬后的孤独心情.白雪皑皑,鸟雀无影,阒无人迹,烘托了孤舟寒江、孑孓独钓的意境.石涛画的《寒江独钓图》中有这样两句诗:“可怜大地鱼虾尽,犹有垂竿老钓翁”.诗人生活在“安史之乱”的中唐,此时他被贬为永州司马,远离朝纲.苛政猛于虎,重赋比蛇毒,连大地都剥削光了,还能“钓”什么?江中本无积雪,也不可能“钓”,“无”中生“有”,是艺术创作的昀高境界.这样就揭示出诗人在“永贞革新”失败被贬谪后的不屈精神和悲愤心情.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教学要把握好“度”,做到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对于教师来说,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二、放飞想象,催生诗情

冯骥才在他的《创作的经验》中写道:“我想到的东西都会不由自主地变成画面.如果不出现画面,没有可视性,我仿佛就抓不住它们. ”在理解古诗词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想象诗词的意境,形成意象.要根据诗词提供的信息,从记忆仓库中调动有关表象加以补充、组合,进行再造想象,形成诗词的意象.

在意境的创设中,作者有时会故意留有空白,而让读者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积累去填补这些空白.教师要善于借助这些“空白”,以调动阅读者的想象,从而对作品的境界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如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中的“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想象,这对老年夫妇在聊些什么,学生你一言,我一语,透过纯净简约的语言,再现了一个丰富生动的生活画面,体会到了两位老人安适恬淡的心境,也感悟到了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的热爱.

我们在指导学生透析古诗词意境的过程中,首先也要让学生透过具体的语言,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到丰富多彩的形象画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品味到意境的艺术美.

三、音画联璧,拨动情思

“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正因为诗如鼓琴,声声见心,易唱动听,悦耳感人,“俯而读,仰而思,熟读精思理自知”,运用吟诵引入法,在实践中是奏效的.

1. 配放乐曲,创设氛围,寓教于乐

托尔斯泰说:“音乐的魔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觉的事物有所感觉,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使不可能的事一变而为可能. ”文字是理智的,音乐是情感的,用音韵之美诱导学生身临其境,心入其境,把诗词意境与音乐意境融为一体,得到真正的情感体验,从而感受、理解诗词的意境.选取音乐,要因文而异,应以中国民乐为主.

让诗词教学意趣盎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自然环境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2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如学习李白的《静夜思》,用多媒体出示月夜清冷的画面,同时播放古筝或琵琶演奏的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曲子,亦或长笛、箫的独奏,能很快把学生带进一个明月当空,诗人倚窗思家的环境中.如果再辅以缓慢、低沉的朗诵,诗人客居他乡孤独的思乡情就充分地表现出来.

2. 绘画激趣,体味美感,享受诗意

兴趣是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图片、音乐等直观教具,创设出一个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使学生细心体会大自然带给人的美感,并且让这美感逐渐在心中沉淀下来,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也就会水到渠成,自然而生.

如教学《渔歌子》,我先让学生说说这首词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然后让学生动笔,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词中描写的景物以及自己想象的的景象勾勒下来,展示给大家看,并给孩子们创造说的机会,为自己的作品当解说员,其他同学可以提问.通过展示、解说,师生一起评议,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我还让让孩子们把词中人物、景物加以想象丰富,加上自己的见解,写成小练笔,把隐含在诗句中的情境描述出来,更进一步剖析诗句意境,使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古诗这一文体独特的魅力.

四、潜心涵咏,体验意境

叶圣陶说:“吟诵的时候等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可贵的一种精神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诵读是进入古诗词意境的入口,是打开体味诗词情感大门的钥匙.吟诵要得法,注意适当的节奏、速度、轻重、表情;注意采用个人读、齐读、分角色读、分组读等多种样式;注意采用音读、意读、情读、美读等多种形式.通过诵读,领略诗词意境的韵味、气势、情致,陶冶情操.

如教学《暮江吟》,可以指导学生以喜悦的心情,跳跃的节奏,赞美的语调反复吟诵:一道 /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 /九月/初三/夜,露似 /真珠/月似/弓.吟诵时努力揣摩诗人的情感,在脑海里浮现诗中描绘的场面,呈现形象鲜明的画面,充满情趣,以享受美的艺术.

五、自主选择,活化意境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可以自己单独学习,可以和自己相信的学习伙伴一起学习,甚至可以邀请老师一起学习,从而打破了师生之间的隔阂,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学生抛下了思想包袱,学得主动,学得轻松,体验到了自己主动获得知识的喜悦,进而激发了自觉诵读与积累古诗的积极性.

老师还可以向学生出示自己在课外收集的与本课学习有关的同类的古诗,并不失时机地激励学生在课外收集相关古诗,给古诗配插图,为古诗谱曲再唱出来,写读后感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做诗的首要要求,“意与境二字而已”, “有境界自成高格”.“意”指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境”是“意”的载体,二者水融,互为依托.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诗词正是这样情景交融的语言珍品,需要我们引领学生徜徉在诗词所营造的意境里,放飞想象,融入情感,去感受美,亲近美,提升心灵,发展智慧.

(作者单位:东海县横沟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