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声乐教学的民族化

点赞:5257 浏览:1957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长期以来,高等师范院校的声乐教学,一直遵循专业音乐院校的声乐教学体系,以意大利美声唱法为基础,这种由西方的声音概念而生成的唯一的“科学”和“规范”的教学体系,导致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陷入声乐教学中的“技术”的泥潭,为了解决这一命题,必须将传统民歌,戏曲,曲艺等民族文化内涵的音乐拉回我们的视线,弘扬民族音乐,本文重点探讨高师声乐教学的民族化问题.


关 键 词 :高等师范院校 声乐教学 民族化

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对象,大部分是未来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教育机构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这些人是最基层的音乐教育启蒙者.因此,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以及合格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就成为高师音乐教育的关键.长期以来,高等师范院校的声乐教学,一直遵循专业音乐院校的声乐教学体系,这即不利于声乐教学的民族化,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因此,在高师音乐专业强调民族化声乐教学意义极其重大本文重点探讨高师声乐教学的民族化问题.

高师声乐教学的民族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音乐教育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5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一、高师声乐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高师声乐教学中缺少民族音乐

高师声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为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打好基础,作为音乐教育必修基础课程声乐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能进行正确的歌唱,对于歌唱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但是,在目前的高师声乐教学中,专业化的倾向比较突出,高师音乐教育一直遵循专业音乐院校的声乐教学体系,以意大利美声唱法为基础,这种由西方的声音概念而生成的唯一的“科学”和“规范”的教学体系,致使高师声乐教学教材内容主要以美声唱法为主体,多选择歌剧咏叹调、西方艺术歌或我国现代创作歌曲,而民族民间声乐作为我国传统声乐却很少被关注,导致高师声乐教学中缺少民族音乐.虽然也有少数声乐教师在声乐教学中教授民族唱法,但是主要局限于民歌演唱这一范畴,极少涉及民间说唱、戏曲等民族音乐.在实际教学中,一些高师声乐教学教师只注重进行单一模式声乐教学,忽略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以及实际教学目标,这就影响了学生在民族民间声乐演唱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毕业后基础音乐教育中,缺失民族民间声乐演唱能力.

(二)理论建设薄弱,教学内容片面化

在教学上,高师声乐的教学体系长期效仿专业音乐学院,教师过于关注学生声乐歌唱技能的训练,觉得声乐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学生能胜任音域更宽、难度更大的声乐曲,所以,在教学中,主要选择歌剧咏叹调、西方经典声乐曲、或我国现代创作歌曲,很少关注民族民间歌唱内容,就算是选择了民族声乐歌唱内容,歌唱民族旋律时也也多采用美声唱法,如此的声乐教学内容,无法彰显,民族音乐蕴涵的特色、韵味,所以,也无法培养学生们民族民间歌唱兴趣.还有,高师声乐教学把重点放在了歌唱技能上面,对未来职业相关的儿童及青少年歌唱特点、儿童及青少年歌唱心理以及声乐基础理论知识传授甚少,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综合化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高师音乐教育过分关注声乐技能提高,就会忽略专业音乐教师应具备的音乐素养的培养,教学内容上,会影响学生中外声乐曲目的积累以及声乐作品审美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会影响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方法

近些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师声乐教学方式已经不再是原来的“一对一”方式,集体声乐教学“一对多”的教学方式比较普遍.这一点,对于高师声乐教学的发展是有利的.但是,由于专业化的惯性,不少声乐教师在在声乐课堂上还是重点关注声乐基础较好的学生,同时,在教学方式上不少声乐教师仍按专业院校标准进行教学,按照男(高、中、低)、女(高、中、低)声分类,在教学方法上仍采用单独纠正、个别指导,一对一的方法,所以,声乐集体课学生学不到东西的现象比较普遍.大部分学生不被关注,上述个别指导以及过细的分类是高师声乐教学的误区,高师声乐教学不是培养专业的声乐演唱艺术家,是培养中小学音乐音乐教师,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目标应该是让学生胜任将来的职业,个性化、专业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不利于声乐教学的民族化,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很少关注我国民族民间歌唱.

二、高师声乐教学民族化的必要性

高师声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为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打好基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高师声乐教学要么教授通俗唱法,要么教授美声唱法,要么教授民族唱法,其结果是唱通俗的学生不会唱美声,唱美声的学生不能唱民族,随着声乐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声乐演唱方法已经不再对立.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曾经说:“只要你掌握了正确扎实的基本功,既有科学的歌唱机能调节能力,又能把握各种作品的不同演唱风格,是完全可以横跨民美两界的” .从本质上说,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没有界限和区别.由于受专业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传统高师声乐教学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声乐演唱技能上,这显然偏离了国民本土音乐诉求,因此,很难完成声乐课程的培养目标.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应调整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在具体的内容安排上,尽可能引导学生浏览不同体裁民族民间声乐曲,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传统民歌、戏曲、曲艺、创作歌曲、艺术歌曲等歌唱内容.以凸显民族音乐的主体性.另外,高师声乐教学还需要关注自弹自唱、教唱、范唱以及准确的语言表达等教学能力的培养,不但要教学生‘唱’的能力,同时还要教学生‘教’的本领”, 体现艺术性和师范性的结合.声乐教学不能墨守陈规,教学方法要灵活,要把握好民族化的音乐特色.声乐教学的民族化,不仅体现在民间音乐内容,还体现在与地方语言的紧密结合.要突出体现民族声乐韵味美感,这样,学生才能够略到民族声乐的文化蕴涵.

三、结语

高师声乐教学要勇于创新,明确目标,与时俱进,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加大民族声乐教育的力度,建立高师声乐教学民族化体系,要使教学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同时,促进中国民族音乐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