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课堂教学的实验报告

点赞:15454 浏览:6851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器乐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实验把葫芦丝引入课堂教学,在初中三个学年中,经历兴趣培养、熟练、提高三个教学实验阶段.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实验班学生的各项音乐素质发展情况明显优于普通班.器乐进课堂给音乐教学增添了无限活力,提高了音乐课堂的有效性.

关 键 词 :器乐教学;葫芦丝;初中音乐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209-02

一、课题的提出

1.《中学音乐教学大纲》指出:“器乐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以及音乐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应予以重视.”

2.根据省、市教委下发的《关于对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建议》文件精神,要求各学校认真开展器乐进课堂教学活动,使器乐教学为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增添活力.

3.探索素质教育的另一有效途径——器乐课堂教学,发挥器乐教学的优势,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发展学生的音乐智能,推动音乐课堂教学改革向前发展.

二、葫芦丝引入课堂教学的实验动机

1.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的音乐素养普遍不高,非港、台的流行音乐不“发烧”,常见的中、西乐器不“感冒”.结合这实际情况,故选择音色优美、亲切,略带鼻音,擅长表现温柔细腻的情感,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具有独特表现力、感染力的傣族乐器——葫芦丝,引入音乐课堂教学之中,为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增添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葫芦丝乐器比较便宜、携带方便,且有固定音高,有利于学生掌握,演奏起来富于,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3.笔者对葫芦丝的演奏技巧比较熟悉,有利于课堂教学;通过学习该乐器,让学生了解傣族的一些风俗习惯、音乐风格,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4.葫芦丝可以独奏、齐奏、合奏等多种演奏形式,让学生在愉悦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独立的个性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三、实验的时间、对象及配备

1.实验的时间为三学年:即2009年9月至2012年7月.

2.实验对象:初一(1)班,其它3个班作为普通班,仍按照传统教学法施教.

3.实验配备:1台YAMAHA多功能电子琴,一套5筒爵士鼓,181根葫芦丝(1根/每生)及各种民族打击乐器.

四、实验的实施过程

1.兴趣培养阶段.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因素.”对于刚入门的学生来说,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在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进行葫芦丝的音阶、指法、气息的练习,掌握基本的吹奏方法,学生练习起来比较枯燥、烦闷;当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后,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得到培养,学习积极性逐步高涨.具体做法:(1)把枯燥、烦闷的音节、指法练习曲与学生以前学习过、喜爱的歌曲结合起来学习,像《新年好》、《欢乐颂》、《四季歌》(日本)、《粉刷匠》等都是练习音阶、指法的好曲子.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去练习,并发现自己每天都会有进步,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这样即达到了练习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充分发挥电子琴、爵士鼓和民族打击乐器的作用,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如:教师用电子琴或爵士鼓为学生个人、小组、集体伴奏,师生合奏;组织师生之间音乐接龙游戏、学生之间吹奏竞赛等.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时刻充满新意,给学生以新鲜感,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学习,激发学习兴趣.(3)经常让学生从网上听龚家髴、严铁明等葫芦丝演奏家的讲座以及欣赏他们演奏的名曲,让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多了解与葫芦丝相关的人文知识,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鼓励学生树立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4)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在教学中注意查缺补漏,我自己不仅要“扶贫”,还让尖子生与学困生相互结对子,定期交流、检查学习情况,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他(她)们已经爱上了这门乐器,且已掌握了葫芦丝演奏的基本方法.

2.熟练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抓以下四个方面的训练:(1)气息训练:气息的长短以及呼吸的技巧对葫芦丝的演奏非常重要,如果气息不够,呼吸方法不到位,就很难把乐曲演奏得完美、流畅;特别是开音和收音掌握不好,会影响乐曲的演奏效果.在气息训练中,我巧妙地利用吹奏与演唱呼吸中气息的异曲同工之法,由短到长、由易到难,把演奏时的气息控制,乐句的换气、吸气,开音结实,收音无“咕”音等方法、技巧,讲给学生,让学生逐步地熟练掌握.(2)各调音阶、指法训练:让学生每天在熟悉的乐曲中由慢到快,对常用的各调音阶、指法进行练习.老师定期检查、评比、小结,鼓励学生之间竞赛,看谁吹得最快、最好!(3)音准训练:这是教学中的难点.在训练中,我用钢琴弹奏出一个或一组音,让学生先模唱,再用葫芦丝模吹出来,比一比谁听得准,唱得准.这样的练习,从单个音到八度内的自然音程,再到音乐短句,最后到和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就用练习曲进行练习,鼓励学生先视唱,后视奏.(4)、节奏训练:这是培养学生提高乐感和加强识谱能力的关键.在教学中,通过拍手、拍腿、口念、跺脚、摇头等身体律动,以及让学生敲打民族打击乐器和爵士鼓的游戏活动中掌握各种节奏.另外,由于葫芦丝乐器的特殊性,我把教材中的节奏练习与葫芦丝演奏技巧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如:

葫芦丝课堂教学的实验报告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课堂教学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等等.经过将近一年半的训练,学生对以上四个

方面的训练内容能较好的过关,初步掌握了葫芦丝的演奏技巧,能熟练地演奏乐曲,校园内经常飘来葫芦丝优美的声音.

3.提高阶段.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掌握葫芦丝的齐奏、合奏技巧,突出对音乐情感的表现力,并与合唱练习、音乐欣赏等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1)加强练习曲的难度训练,让学生掌握葫芦丝演奏更高的技能、技巧.(2)训练学生在齐奏、合奏过程中音色、节奏统一、协调,换气连贯、流畅等技巧.(3)训练学生对乐曲情感的理解,演奏时,突出对乐曲情感的表现.(4)在合唱教学中,利用葫芦丝把握音准,由合奏过渡到合唱,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益.(5)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欣赏前,先让学生演奏部分主旋律,增加感性认识,然后再欣赏;欣赏后,再让学生演奏主旋律,并加上电子琴和打击乐器伴奏,以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增强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记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去感受音乐、享受音乐、学习音乐.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能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探索艺术的奥妙!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实验班的90%以上的学生都可以娴熟地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美丽的金孔雀》、《竹林深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名曲,大多数学生在学校艺术节和校外的器乐比赛中获奖.

五、实验的测试方法和内容

实验教学前,对实验班与3个普通班学生的音乐素质进行了综合测试(前测),测试方法和内容如下:

1.视唱测试:选一段2/4拍(包含各种常见音符、休止符)的16小节视唱曲进行测试,全对为优,错一处为良,错两处为中,错三处以上为差.

2.音准测试:用钢琴弹奏单音(g—e′),学生伴唱,八度内旋律音程及和声音程各两组,让学生用a模唱(和声音程由两个学生合作完成),各评定等级同上.

3.节奏测试:(1)出示8小节节奏型,学生用手拍击;(2)老师用爵士鼓敲出4小节节奏型,学生模拍;(3)根据老师的提示内容,学生创作4小节节奏,各评定等级同上.

4.情感表现力测试:让学生演唱一首自己最拿手的歌曲,根据其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情感的处理和表现而评出等级.

5.联想力、想象力测试:播放一段音乐作品,让学生发挥其丰富的联想力和想象力,在答卷上写出音乐作品的情绪、表现意境及感受或体会,依据答案而评出等级.

经过三年的实验教学后,我再以相同的实验内容对实验班和3个普通班学生的音乐素质进行了综合测试(后测).

六、结果分析

表1:实验班与普通班入学时音乐素质差异

P等于0.398>0.05,差异不显著.说明三年前入学时,实验班与普通班学生的音乐素质不存在明显差异.

P等于0.000<0.05,差异显著.说明使用器乐课堂教学的实验班各项音乐素质的发展情况明显优于普通班.

七、讨论

从结果分析可以看出,经过三年的课堂教学,实验班和普通班学生的音乐素质都有一定的提高,由此可以看出音乐课教学对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作用明显.从表1可知实验班和普通班在入学时不存在音乐素质的差异,而表2则说明经过三年的器乐课堂教学,实验班各项音乐素质的发展皆明显优于普通班.由此可见,器乐课堂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明显优于传统教学.

八、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以181名初中生入学时和入学三年后进行音乐素质测试,结果发现:器乐课堂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明显优于传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