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院校教学改革

点赞:23741 浏览:10713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是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环节.当前,民族院校教学存在观念陈旧、教学途径和内容单一、管理松懈等现象,民族院校必须加强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学管理工作,改革教学方法和途径,使民族院校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多元文化民族院校教学改革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专业性人才的任务,发展科学文化,促进现代化社会建设的步伐.因此,作为民族院校不仅要适应国际的竞争,同时还要适应国内教育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尤其是要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需要.因此,民族院校需要根据社会的需要设置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教学体系,以便加强基础建设,开拓专业,适当地调整学科的布局和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新形势下,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办学效益.

一、树立创新的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如果教学的观念不创新,那么所谓的创新只能停留在书面和口头上.作为民族院校,在多元化的背景下,必须用新的思想来指导教学活动.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民族院校的办学主动权越来越多,因此,民族院校必须学会运用这些主动权,利用自身的优势,走上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之路.同时,学校应该在师资队伍、办学资金、教学设备、生源、有形及无形资产等方面进行创新.民族院校要充分利用师资队伍的力量,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把学校的一些能源都高效地利用起来,做到人尽其职,物尽所能,形成新的教学观念,提高办学效率.21世纪,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地注重学生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以及心理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院校教学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学改革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二、调整专业结构

目前,对于我国大多数民族院校而言,专业设置存在着划分过细、过窄,专业宏观结构不合理,部分专业设置的不科学,老牌的专业创新力度不够,新增的专业又无从下手等问题.这样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新的发展阶段,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能仅仅满足于现有专业,这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了,跨专业培养人才已经成为了主流.因此,民族院校要调整专业的结构,扩展专业层面,增强学生对于岗位的适应性是目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但是,专业结构的调整必须符合民族院校教学改革的实际,认真分析现有的专业设置,根据教育发展规律,坚持科学性、创新性的原则,以满足社会岗位的需求去培养人才,善于借鉴其他院校优秀的教育经验,使得专业设置更加地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所在,是一个国家发达的动力.然而,创新需要人才,人才则来源于良好的教育,良好的教育则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民族院校只有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推动素质教育的前进,有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才能站在教育的前端,鼓励学生大胆地去创新和实践,只有拥有丰富知识的教师,才能教会学生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作为民族院校,教师队伍的素质对于学校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目前,民族院校的教师都是围绕着学校发展,职称结构、年龄不合理,人才流失严重,学术梯队难以形成,从而导致教师队伍建设任务重、困难大的问题.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坚持教授和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优秀的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稳步提高,逐渐形成教师梯队,积极的引导和启发年轻教师,聘请知名的学者和专家来学校演讲,大力地引进优秀的人才,不断地扩大和补充师资队伍.

四、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民族院校教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作为民族院校,教学改革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创造出符合自身发展的方法,在新形势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整体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体系,逐步地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程上,民族院校要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相关专业的调整,在加强培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便学生在未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岗位的需求.


五、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过程是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的过程,老师起到引导的作用,而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都是满堂灌的形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缺乏主动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都缺乏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因此,老师要根据新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及当代学生的思想特点,强调教学的双向交流,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不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老师要根据课堂的实际需求主动的去探究和创造讲授的方法和教学的途径,做到以渊博的知识和活跃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六、改革人才培养方式

当前,社会所要求的人才是复合型和综合型的人才.因此,民族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民族院校要打破传统的专业设置理念,积极地探索适合民族院校需求的学分制,大力地实行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鼓励学生不断地扩充自身的知识,培养复合型人才.

七、改革教学管理途径

民族院校是一个很大、很复杂的组织,需要良好的管理机制来保证其正常的运营.教学管理在高等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民族院校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强化教学管理的工作.显然,教学管理改革的方式必须从教学过程入手,其改革的途径是: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及专业和年级的计划和任务,建立完善的教学计划体系,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约束机制,使得教学工作有的放矢.另外,还要制定完善的评价体制,以保证教学质量.采用先进的教学管理手段,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强化学风和校风,使得教学工作落到实际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