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强化习惯

点赞:14599 浏览:6753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学生最大特点是天真、活泼、求知欲强、爱表现.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教学内容又必须在课堂上让学生尽可能撑握好,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在课堂上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学得温馨和谐,乐于学习,我在创新教学改革的理论指导下,在实践中思考,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我工作的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激活课堂气氛,让学生参与其中

教学是一门艺术,精心的设计,浅显易懂的课堂教学带给学生的幸福感,是架起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教给学生正确简单的解题方法,奇特的设想,大胆创新,以肯定的评价,并以丰富的表情和多样的手势,抑扬顿挫的语调,调动学生的热情,让他们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另一方面,依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措施,诱导学生努力去做,使学生真正得到提高和发展.

教学强化习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素质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1.培养学生兴趣.

“鸡兔”同笼问题学生很难接受,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从上面数35个头,下面数有94只脚,鸡兔各几只?如果鸡抬一只脚,兔抬两只脚,此时有多少只脚?鸡、兔各自再抬一只脚,这时让学生观察、想象等,站在地上的那些脚是谁的,有几只?学生觉得这类问题很有趣,从而让学生感到“鸡兔”同笼问题并不难,再引导学生用检测设法和列方程解决.

2.开拓思路,化难为易.

数学学习中存在一题多解的方法.比如:一袋面粉,第一次用去50%,第二次用去剩下的30%,还剩下35千克,这袋面粉多重?一般解法是:统一单位“1”:(1-50%)×30%等于15%,50%+15%等于65%,1-65%等于35%,35÷35%等于100千克.步骤多,计算繁琐.如果换一种思维,利用检测设来解题,就会更简单,检测设第一次用去后剩下的为单位“1”,用35÷(1-30%)等于50千克,50÷50%等于100千克,将这两种方法列出来对比,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利用检测设方法解答其他类似题型,帮助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二、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处理教材,教师,学生三者关系问题的过程,教材既是学生认识的对象,又是他们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界的工具.学生在通过教学向书本学习的同时,又从个体实践经验中去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其主导作用,把某些学生个别经验积累起来,总结出带有普遍的教训,从而化为全体学生的经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错中取经,是非澄清.

在教学上,教师总是希望自己所讲的内容都能为学生接受,学生总希望在回答问题、作业和考试时不发生错误,然而,错误又常常难以避免,错误往往又是正确的先导,能收集错误,深入进行剖析,找出致错的原因,及时进行纠正,无疑时澄清是非观念,提高学生能力有特殊作用.比如:把8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5段,每段长多少?每段长占全长的几分之几?这类问题学生分不清是用长度这个具体数量除以5,还是用单位“1”这个量除以5,教学时反复强调求长度是用具体量÷份数,求分率就用单位“1”÷份数,剖析错误原因,让学生真正懂得解题方法.又比如:小红家今年养花60盆,今年比去年多养20%,去年养花多少盆?求去年养花盆数,本来用60÷(1+20%),但有些学生不但不会用除法,对应的分率却用1-20%去计算,此时教师应画线段图,找准单位“1“,教会学生求单位“1”用除法,并让学生知道用具体量(60)÷对应的分率(1+20%),剖析错误原因.

2.改编习题,剖析错因.

一些容易发生的理解性错误,可通过编拟类似题目帮助学生判断.如:从A地到B地,甲车要4小时,乙车要5小时,甲车比乙车快20%(判断题),改编为从A地到B地,甲车要4小时,乙车要5小时,求甲、乙两车速度各是多少?将这两题对比后就知道前一题是错误的,快与慢是相对速度而言,而不是时间,时间应该说成甲的时间比乙的时间少百分之几?


只要我们转变观念,对教材肯下功夫探讨与研究,从学生自身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真正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改变作业的单一要求,加强学生能力培养

1.每次做作业前先写出这节课的知识要点;

2.作业中简要写出每题的特点和方法;

3.写出作业中错误的原因;

4.鼓励优等生去攻克难度更大,思维含量更高的习题.

这项工作在老师课内指导下,由学生课外作业完成的,学生学会总结有一个过程,老师通过引导和讲评来培养,由于教师每节课末小结的不断渗透,有每次作业小结为基础,学生对这种作业很感兴趣,一学期结束,有一套完整的总结,这使学生所学知识多而不乱,有条理,有效地提高了理解,记忆和综合能力,优化了学生的数学认识结构,提高了数学素质.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数学保驾护航

习惯好坏对孩子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好习惯小到取得一个好成绩,达到受益终生,坏习惯则开领孩子走向懒散,马虎的深渊,越陷越深,所以,良好的计算习惯,作业习惯,补错习惯,做题习惯等仍需不断加强,巩固,使孩子从细节做起,从基础做起,为学好数学取得好成绩打好基础,保驾护航.

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实践中,要创新于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课堂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