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立体教学体系提高语文教学成效

点赞:33688 浏览:156320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当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效率低下成为了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话题,如何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成效迫在眉睫.构建立体教学体系,能够有效延伸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课堂,而是将课前预习与课后拓展有效结合起来,充分整合资源发扬优势,对于语文教学活动深入开展和教学成效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关 键 词 】初中语文;立体教学;分析研究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实践中,笔者发现,将教学活动向课前课后进行延伸与拓展,有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并弥补课堂教学受制于时间与空间等因素制约产生的不足,更加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成效提升.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立体教学体系方面的探究与尝试,本文将做简要论述.

一、教学环节有效前延,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作用

较长一段时期以来,许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课前的有效预习,将教学活动局限于单纯的课堂45分钟,导致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学习重难点不够突出,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笔者充分发挥课前预习这一环节的效用,提高学生预习方面的意识与能力,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前延,对于教学成效提高具有积极帮助.

1.提高学生预习意识

问卷调查显示,有超过百分之六十的初中生在刚进入初中时并未养成充分的预习意识和习惯,预习活动没有成为他们语文学习的必要组成部分.针对这样的状况,笔者首先向学生进行了预习重要性的教育,让学生明白预习活动首先是对新授内容中基础知识的一次清除,凡是能够自己解决和在课前解决的内容,决不应该占用课堂宝贵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预习活动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前提.另外,笔者还让学生认识到,预习活动能够帮助自己筛选出语文学习的难点方面,便于自己在课堂学习中提高针对性,做到重点突出.

2.给予预习技巧指导

许多学生进入初中阶段以后,并没有掌握过硬的预习技巧,这就导致学生想预习而无法预习好.针对这样的状况,笔者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经验,并汲取先进做法、精华,帮助学生总结和推广了四字预习法,即读、查、思、做四步预习法.首先通过反复诵读熟悉教材内容,其次运用工具书、网络等手段,查询自己所需了解的文学常识、背景资料以及解决生字词等方面问题,接下来针对预习提纲中相应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自己努力尝试寻求问题的答案,最后结合课后习题等方面内容,做一做检测一下预习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预习技巧.

3.发挥预习环节作用

预习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学习,因此预习活动成果应当通过一定的形式展示出来.一方面,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解决相应的基础知识与文学常识等方面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于这些方面只是给予简单的回顾式提问,不作为教学重点.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在预习活动中无法自行解决的难点方面,则将其作为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口,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的环节,鼓励学生将其作为本组探究的内容之一,通过这样的方式,让预习活动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铺垫与导向,从而为教学成效的提升发挥作用.

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是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精髓与主阵地,每一位教师都应当紧扣课堂教学这一重点环节,对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研究,优化其中的不足,使其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以有效体现并充分发挥作用,提高语文教学成效.

1.变“单向灌输”为“师生互动”

许多初中语文教师教学中习惯以单向讲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满堂灌输,这样的方式看似能够将全部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而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被动地成为接受知识的对象,成为了知识的容器,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显然是不合适的.笔者在教学中将原本教师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师生互动,多给予学生发言思考的机会,不再直接地将答案给予学生,而是利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深入地分析寻找问题的答案,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方式,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维活跃起来,教师则在关键环节、难点部分给予思维方式的点拨引导,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从而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2.变“单独思考”为“通力协作”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都是依靠自己独立的思维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一个人的思维受制于自身知识能力水平以及思维方向角度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不一定尽善尽美,但是集中更多人的力量则可以发挥群策群力的作用,让集体的智慧得以发挥优势.基于这一点考虑,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将学生从单个的学习主体转变为学习合作小组这样的载体,按照6到8人一组的规模,合理安排优秀生、中等生与学困生,组成一个个独立的合作学习小组,每一个难点问题都需要学生在小组里面进行独立思考与相互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突破.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将学生的智慧集中起来,同时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也能够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意识与能力.

3.变“直接裁判”为“引导深入”

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笔者不再简单地让学生进行放羊式讨论学习,而是注重有放有收,收放结合,该放手的环节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是在他们遇到难处的时候给予思维方式点拨引导,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基本能够按照自己的合作努力去逐步攻克目标.在这一模式学习的最后环节,笔者还为各小组安排了分析与交流活动,各小组依据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相关问题的交流与汇报,小组之间出现认识上面的差异是较为正常的,许多教师采取直接点评和补充的方式进行答案的纠正,这虽然是一种方式,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只有让学生在内心思想深处认识到问题的根本,才算真实实现了教学目标.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上,笔者更多的是引导不同观点的小组代表进行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由其他同学进行完善与补充,辩论与完善的过程也是在逐步纠正偏颇走向正确答案的过程.久而久之,这样的方式也能够培养出学生在辩论中明晰事例的能力,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三、延伸语文课堂教学,充分拓展初中语文教学空间

构建立体教学体系提高语文教学成效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课堂教学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9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完全局限于课堂的教学是狭隘的,正确的做法是应当向前后延伸,其中充分发挥课后活动的作用,能够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种种不足,对其发挥巩固作用.

1.有效发挥竞赛活动作用

以赛促学是许多教师乐此不疲的一种教学模式,尤其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每进行一阶段内容的教学之后,可以结合语文基础知识与相关知识点进行一系列的竞赛活动,如古诗文翻译竞赛、文学常识抢答赛、阅读分析竞赛、口头作文竞赛等等,通过这样的竞赛活动,将相关知识点要求与能力要求蕴含其中,让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实现巩固旧知的目的.有了竞赛这样的形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激发,在竞争性氛围中你追我赶,促进了教学成效的提高.

2.有效发挥专题研究作用

专题研究一直以来都是针对学生语文学习中难点内容的一次巩固与突破,教师在教学与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语文检测反馈情况,适度确定一些难点,组织学生对其进行专题研究,让学生对其集中智慧与精力,实现突破与巩固的学习目标.例如针对阅读分析、新材料作文,以及语法知识等方面难点,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容易混淆与出现错误之处,进行专题研究、逐个突破,以此巩固学生在这些难点方面的掌握效果.实践证明,这样的专题研究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够起到重点突出的效果.


3.有效发挥兴趣组织作用

各种各样的课外兴趣小组不仅活跃了初中生的课余生活,也是对各门学科学习的有效巩固与促进,对于语文学科而言,与其相关的兴趣组织种类繁多,如文学社团、古诗词研究、朗诵、口头作文、书法等等,教师一方面要结合教学实际需要,尤其是教学薄弱环节内容,组建相应的兴趣小组,利用学生课余时间进行巩固,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组建相应的语文类兴趣小组,定期组织他们开展活动,并给予相应的指点,提高他们的活动与技巧,提高实效性.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课堂与课前、课后相结合的立体教学体系,有助于整合资源、优化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成效,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锋锋.也谈初中语文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6)

[2]郭文军.初中语文教学对策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8)

[3]张万龙.浅析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困境与突破[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8)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