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提高政治教学的水平

点赞:27915 浏览:13061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创新教育归根到底是要解决人的培养和发展这一根本问题,因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学校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它不仅是创新教育理论最重要的哲学基础,也是创新教育实践的方法论.本文结合我国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着重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一、课程设计应该贴近生活

课程设计应贴近生活和学生感情实际,内容的选择坚持“近、小、实、亲”的原则,即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提出的问题小一点,回答问题实一点,使学生感到亲切一点.例如说,现在小区生活已经成为许多学生的生活形态.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从书本中直接学习到他们生活中面对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了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情感.相信能更好激发起他们思想、情感上的共鸣.这对培养他们道德水平、亲近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因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品德,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流于虚空、形式、无效.


二、课程设计应该具有整体性开放性

尽管目前的新课程对课程的内容、形式作出调整.重视了知、情、意、行的统一,在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方面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还增加了综合实践课程、校本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和德育基地等多种形式的教育.但是,从我们的实际工作实践来看,这些调整缺乏内在的整体性、开放性和外在的可操作性,有如空中楼阁,学生依然是在教室里完成上述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部门应该着实在系统化的背后,课堂教育的管理、评价制度的完善、对学生和老师都应该建立立体式的综合评价方式.强化生活实践能力的考察、评价,科学地引导老师和学生的价值取向.学校小课堂不应该成为学生唯一的思想品德培养阵地,把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社会实践、德育基地等等教育形式引入日常的课程方案中,给予有效的落实.让学生走出学校的小课堂,走向社会的大课堂,让学生有充分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空间.也给老师们提供更广阔的施展教育技巧的空间.

三、课堂教学联系实际重视实效

1.改革课堂结构,实现教学效果优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有效性这个问题上,我们发现不少老师没有重视课堂目标的生活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目标有效性的达成.例如,课堂上设计了许多游戏、情境和辅助材料,看似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参与性比较高.但是,由于脱离生活层面或浅生活化,所以当我们课后问学生今天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时,得到的结论多是让人失望的.同样在优化课堂机构上,也存在着同样类似的问题.长期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必须要在立足于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建立学生主体参与、教师主导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下功夫.如在内容上主张将自然科学引入思品课,把实验课引入思品课堂,在自然与社会交融中实现感性和理性的交融,让情感得到共鸣与升华.在课堂结构上,课堂的“一二三制”原则,可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切实地把时间、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习惯.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老师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做好科学的引导工作.否则,同样会出现无的放矢的局面.

2.密切联系实际,实现知行统一.所谓实际,就是社会,就是生活.对于初中生而言,从社会生活中获得感知,远比从书本中获得的理论更重要.教学中应该明确的让学生知道“要学生知道什么、怎么去做”,而不是要求知道“为什么”,导致实际与理论偏离太远,所以才出现学生课堂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的样子.老师也索然无味,昏昏然.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精选案例,以例说法,同时也引导学生学会搜集相应事例,通过讨论、质疑等方法,做到事理综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左右提高政治教学的水平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课程设计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四、延伸思品主题,在生活中践行

行,是形成道德四大因素的落脚点、归属.因此学校要在日常校园管理中,重视学生的行为养成.将学校的各项活动与思想品德有机融合起来.避免产生课堂教育与校园生活脱钩的现象.通过校园主题活动,不断的深化品德生活化意识,使教学呈现出动态的富有弹性,使课堂的空间得以延续,让品德教育得以延伸到学生的校园生活中.

让生活回归课堂,是新时期对教育本质的回归.在充满创新、充满挑战的时代,让生活回归教育,教育在适应社会的同时必须超越现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发展创新性创造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这不仅是培育新生代适应社会的需要,也是振兴民族的希望所在.但这并不是说,只要人参加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活动就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和处理人与物的关系,突出人的主体性.“人的发展不能解释为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发展,不能解释为劳动的结合.只有当我们把体力劳动和脑力相结合理解为人的劳动能力获得了多方面的、充分的、统一的发展时,才能与人的全面发展含义联系起来”.人的活动应是生存与发展、工作与享受、功利与理想的统一.“真正做到人是目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