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点赞:17514 浏览:8036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新课程改革将语文教学带进了一个新的天地,给现有的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探索并构建一个体现新的语文阅读教育理念、符合现代教育教学发展方向、又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化语文阅读教学体系就成为一个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根据本人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语文的个性化阅读教学要做好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首先要求教师了解每个学生,找出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差异,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层指导、分层评价,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是了解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困惑、疑难才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因此应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案,有时还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学生,可能会对哪些情节兴趣?对哪些问题有困惑?”总之,一切从学生个性差异和学习需要人手,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2.为学生走进文本、读出自我创造条件

首先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是为了追求热闹,而是要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实践,不管是朗读、阅读还是讨论,教师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要让学生走进文本.第二要素是设计巧妙的问题和活动.问题要富有趣味性、启发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比如在教《曹刿论战》时,如果问:“作者为什么详写曹刿的言行,略写战争的经过?”学生可能不以为然,但如果改为“用长勺之战做课文的标题好不好”则会大大激发学生探求的.又如教《变色龙》时,可设问:“那些人对赫留金大笑,他们笑他什么?”总之,问题和活动的设计都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带着他们走进文本,去和作者的心灵碰撞,在走进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读出自我,让学生敢于提“为什么”,敢于说“我不同意”,敢于说“我认为”.

3.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

3.1激发兴趣,促进学生感受与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通过激发兴趣,增强感受,唤起体验,深化理解,触发创意,促进个性化阅读.如在教《看云识天气》、《咏雪》时,就可以结合当时天气状况,深入仔细观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唤起学生的情绪,深入探寻局部情感信息,在近距离心理状态下读破作者深层的情感意蕴.又如在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在细读之后,激发想象,使人仿佛看到劲风席卷大地,雪花随风狂舞的情状,仿佛听到风吼雪嘶的声音.如此体味,使学生加深对塞外雪景的感受.通过想象、品味,作品的情感就会流入学生的心田,如百川汇大海,从而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3.2设置探究点,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挖掘文本内涵.

阅读教学没有普遍的模式常规.个性化阅读,是学生阅读机智的灵动闪现,是个性化体验的自由释放.在教学中要想以最少的时间获最大的效益,我认为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3.2.1突破三点.“三点”指的是重点、难点、疑点.因为“三点”之中包含着丰富的知识文化信息,可供发挥的余地很广,由此可自由驰骋,个性飞扬.

②突破难点.课文中的难点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因为难,阅读中更易见出个性,对课文难点的解读,宜采取“见仁见智”的辨析,允许学生课堂上,评头论足,共鸣.

③突破疑点.由于学生知识面不广,有些地方往往会弄不懂这就是课文的疑难点.直面文本,在疑点处生疑,“山重水复疑无路”之中,尚可见“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观.

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阅读教学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3.2.2开展互动.课堂阅读环境较为特殊.它既能进行个体的独立思考,又会受到群体的阅读制约.因此,阅读必须互动.

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两人各自交换一个苹果,结果每个人手上还是一个苹果,两人各自交换一种思想,结果一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个性化阅读结论的开放交流交换,畅所欲言,无所顾忌,可提升思考质量.

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个性化阅读教学,师生都是探究者,都面对着新问题,这也就决定了要相互探讨,相互启迪,而最终达成相互提高.

③阅读主体与文本、作者的互动.文本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思想,只有作者本人才清楚,读者面对文本所存在的时空差异,从而导致读书人对原作作出各自不同的阐释.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一互动过程,其乐无穷.

3.2.3方法多样.弘扬阅读精神,展示阅读主体,离不开方法的多样性.

①联系生活法.生活就是一本无字书,让生活走近阅读,让阅读亲近生活,生活和阅读相接,阅读感悟就愈多,阅读所激发的思维就会活.

②逆向思维法.不以现有的结论为最后的定论,不受别人思想的支配与左右,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是成功.逆向反弹,观点出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这是阅读创新的体现.

③怀疑批判法.新课标要求“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进行阅读反思和批判,以提高阅读的质量”.如《皇帝的新装》,有的教参认为主题是: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丑恶,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但这只是强调了政治批判性,其实还可以从人性批判的角度解读.作者在鞭挞了皇帝、大臣的丑行后,有善意的嘲讽了老百姓的虚伪,即爱慕虚荣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弱点.这样的解读更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或者说丰富了学生的阅读.

3.2.4大胆地整合教材,拓展阅读,深化体验.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及时调整,进行大胆整合.如从每单元的文章中选一篇典范的文章作为精读范本.另两篇作为略读,其余的作为自读.以腾出时间,引进适宜的作品进行迁移训练,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另外加强拓展阅读,如教《济南的冬天》,就选择《济南的秋天》进行比较阅读,就文章的内容、写法、主题等方面对照读,让学生全面深入了解作者及文风.这样,学生阅读的文章多了,感受多了,思路拓宽了,阅读、分析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激发和培养.

4 注重个性化阅读的评价(延时评价):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个体的禀赋、素养.时代文化的差异会暴露无遗.教师作为阅读的相似度检测和评价者,应该让更多的同学有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更美的创新灵感,使个性思维和品质得到充分发展.检测若一味死抠答案,过早地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的问题给予终结性评价,而忽略或藐视个体阅读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那势必会扼杀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

总之,个性化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