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教学案例

点赞:3594 浏览:1237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导入新课

在我的印象里,济南是属于冬天的,在这深秋,我来到济南,来到山师附中,虽不能感受济南的冬天,却有幸可以品味一下济南的秋天.不同的人生体验使人对秋天有着不同的理解,那么伟大诗人杜甫笔下的深秋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杜甫的七律代表作《登高》.

杜甫不是为了作诗而作诗,他是用生命在书写人生.明朝学者胡应麟曾这样评价《登高》:“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杜甫作诗追求“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二、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本诗,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分析杜甫诗歌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过程

1.走进文本,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2)教师范读,读准字音.(3)结合注释,疏通大意.(4)齐读全诗.

2.再读文本,理清思路.古人有登高必赋的传统,登高诗也成为一种常见的诗歌题材,比如《登鹳雀楼》《登金陵凤凰台》.本诗中,伟大诗人杜甫登临高地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概括出首联、颔联写登高所见所闻之景,颈联、尾联写登高所感所想之情.

3.深入文本,品味赏析.齐读前四句,赏析前两联写登高之景,有人称它“四句之内,句句皆奇,字字皆奇,无一虚设”.请同学们说说杜甫写景是如何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

自主赏析,可以选择一联、一句或者一个字,体会“字字皆奇,句句皆奇”并说出奇在哪里.

教师总结:杜甫真的是做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一字不能更动,各有各的妙处.一俯一仰,一山一水,有闻有见有感,有动有静有色,表现了诗人遣词造句的精湛功力.所以我们从中总结出诗歌要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程度,就要选准意象,丰富意境,锤炼文字.

4.品味情感,感悟升华.本诗作为“七律之冠”,能够流传至今,不只体现在意象、意境、炼字上的惊人,更是在情感上的丰厚和深沉.

品读诗歌后两联,宋人罗大经指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联中含有八层悲意.请同学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品读,看能品出几层悲来?

结语:言简意赅,情感丰厚,真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

《登高》教学案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自主学习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9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八层意思丰厚之至,但这只是杜甫“个人身世之悲”,这只是作为诗人的杜甫,那么作为“诗圣”的杜甫,还有怎样的悲情.品读最后一联,还能品出怎样的情感?

结语:忧国忧民、心怀国家.这就是“诗圣”杜甫更为深沉的情怀.杜甫精神的伟大就在于:以饥寒之身而怀济世之心,处穷迫之境而无厌世之想.

5.回扣目标,总结全诗.通过学习本诗,我们明白了古代诗歌要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就要锤炼文字,选准意象,丰富意境,还要凝聚丰厚而深沉的情感.

6.华章感读,当堂成诵.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最后,让我们再次靠近杜甫伟大的情怀,诵读全诗.


四、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非常传统的诗歌,思路非常清晰,当初考虑要在全省比赛中有优势,必须得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经过和组内几位老师商量,决定在诗歌语言的挖掘上做些文章,最后大胆地把本首诗的学习目标定位为“体会杜甫是如何让诗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这种目标的设定就我个人而言是个全新的尝试和挑战,所以在整个课设计的过程中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个人的思路与新思路之间融合不紧密的毛病,有些环节处理得比较生硬,衔接不太自然.主要是时间紧迫,自己没有很好地把这个目标领会透彻,没有真正变成自己能驾驭的东西.

在确定了这个目标之后,整节课在思路安排上基本还是紧扣诗歌鉴赏的重点,并围绕这个目标切分了几个小的目标.首先赏析前四句的景,依然是意象、意境、情感这条主线,只不过是将“惊人之语”恰当地融入其中,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完全放手给学生去赏析,但是教师这头始终抓着“语言惊人”这条线,最终回到诗歌是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的意象、创设典型意境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目标上来.其次是对后四句的赏析,主要抓住丰厚与深沉的情感,依然以学生自主赏析为主,深入体会凝练语言中蕴含丰厚情感的惊人之处,主要以前人一句评价为引子适时切入,品味诗中的八种情感,能激发学生兴趣,打开学生思路.从课堂情况来看,学生的理解能力非常强,多重情感把握起来并不困难.因为本诗情感上最有价值的地方是杜甫伟大的爱国情怀,所以在八种关乎个人的身世的悲情体会出之后顺势提出一个问题:“诗圣”杜甫还会有怎样的情怀?这个问题就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杜甫“悲天悯人”的圣人情怀上来了,结合尾联的品读,能将诗句中深沉的爱国情怀品读出来.最令我满意的是总结语,杜甫精神的伟大就在于:以饥寒之身而怀济世之心,处穷迫之境而无厌世之想.这就是整堂课的思路和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