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模式

点赞:4487 浏览:1672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以适应未来和个人发展的需要.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在上级领导的督导下;在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下,在课堂教学方面不断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一开始进行了“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课堂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主体探究性学习,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

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生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8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一、关于教学模式

什么是教学模式?从相关的研究得出:所谓教学模式是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的为保持某种教学任务而相对稳定又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不同的教学理论、教学目标,对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者地位、作用、相互关系的不同观点与处理、安排,以及所具有的时态序列,就构成了不同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模式探究的必然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许多地区已经进行了不少教育教学的改革,进行了不少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并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形成了各自的风格与特色.但这种探索是远远不够的,远远满足不了教育发展的需要,并且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与片面性.因此,探索出符合我国现代教育需要的现代教学模式,是现代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条漫长而艰巨的道路.

三、应遵循的原则

1、先学后教: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基础,教师的教要怎么写作于学生的学.学习首先从学生的自我尝试开始,让学生自己发现难点、疑点.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自己能教会的教师不教.教师要以学定教,因学而导,增强教的针对性,提高教的效率.

2、先组后班: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要先在小组内进行,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再进行班级交流.先小组后班级,既保证人人参与,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伙伴的作用(这一环节高段教学中常用).


3、先练后导:让知识化作智慧,让规律形成技能,就要加强运用.在运用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先独立尝试,根据练的结果和练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进行针对性地点拨、引导,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技能的强化和智慧的转化(这一环节数学教学中常用).

四、常见的教学模式及运用

(一)合作学习模式(Cooperiative Learning Models)是在认识主体说,团体动力学说,动机激发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的理论支撑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步骤:

1、明确任务.针对关键概念解释:Who, When, Where, Why, What.

2.充分交流.学员逐一加以解说,互相提问、交流.

3.展示成果.个体讲叙完后,其它成员提问、讨论,教师解释、补充.

4、及时反馈.向学生说明开展探究过程应遵循的规则,使学生明确如何去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然后教师写出问题情境,呈现给每个学生.

(二)课堂讨论模式(Classroom Discussion Model)课堂讨论模式用于提出问题,培养洞察力及促进批判性思维,它类似于我们教学实践中运用的启发式教学,但它比启发式教学更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发挥,也更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和相互影响.

步骤:

1、阅读材料,设计问题.教师选择并阅读要讨论的材料,设计事实性、解释性和评价性问题.提问涉及三类问题:事实性问题,指根据课文的内容可以直接回答的问题.解释性问题,这类问题不仅探讨作者的观点而且探讨课文的含义.评价性问题,是关于读者自己的观点与课文中观点是否相符的问题.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是成功运用课堂讨论模式的保证.好的讨论问题首先必须精确,要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问题的性质:事实性、解释性或评价性;其次不要太宽泛,具体、特定的问题有助于引导讨论的方向;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问题应该反映真正的疑问.

2、与合作者共同规划,设计问题群.教师最好能有一个合作者共同规划教学,讨论应该提出的问题,预测学生的反应.综合两个人的意见,可以得到比一个人单独设计更好的方案.合作者可以是一个志愿的家长,一名咨询人员,另一名教师,或者班级的一名学生.

3、向学生介绍课堂讨论过程.向学生介绍课堂讨论的过程,对中学生可以逐步将如何设计三种类型的问题传授给他们,然后分发材料,让学生阅读材料并写出三个希望全班讨论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纳入教师的问题群,这样学生慢慢就会学会如何准备事实性、解释性和评价性问题.讨论之前,还要让学生再一次仔细地阅读材料.

4、进行讨论.教师指导全班进行讨论,但注意不要充当控制的角色,鼓励学生倾听彼此的意见,学习运用课文提供的资料证实自己的观点.讨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问题是呈开放性,不存在唯一的答案,因此每个问题都要让学生充分地发表意见,接受各种合理的解释,对不适当的回答不要否定,而要进一步提问予以引导.重要的是讨论的过程,而不是讨论的结果,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批判性思维.

5、回顾讨论过程.总结各自的观察和体验,在结束讨论时,要求学生反思讨论过程,回顾如何和在何时得出结论,讨论不同观点的价值,并鼓励学生交流各自改变思想的方式,从而提高思维技能.

【作者单位:青岛市明村镇中心小学 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