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的选择

点赞:18238 浏览:8196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音乐的功能和作用已经被人们所认知,高等院校开展音乐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认真学习当代先进教育思想和手段,从改善音乐教学模式出发,讨论适合高校音乐教学模式,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音乐教学 教学模式 公共音乐

大学音乐教学已经不像初高中那样得到充分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有淡化的趋势,虽然国家教育规定对于艺术课程的设置,制定了教育计划和范围,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还是存在种种弊端,教学模式有待改善.本文试图探讨一种高质量的公共音乐教学模式,争取最短时间普及音乐教育功能,指导教学,为培养优秀复合型人才做出贡献.

一、高校教学模式的特性

一种教学模式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安排的一种可行的教学活动框架.高校公共音乐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上,根据教学任务和目标,构建一种稳健而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框架.这种教学模式至少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特征:

(一)可操作性.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是根据一定指导思想去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形式,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有规律可循,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可以说,这是一种程序化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被模仿、被传授和学习,被高校公共音乐教师学习后,用来运用指导自己的教学,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教学中,不能把学生当成观众,而是参与者、创造者和表演与欣赏者.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设计一套情景,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解决问题,最终得出结论,这样就是一种可操作的模式.

(二)完整性.一套教学模式,必须是完整的.首先,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有其完整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操作过程是完整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去参与课堂,唤起学生对未知的探索.最后高校公共音乐教学也有完整的评价系统,对于课后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三)针对性.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是有针对性的教育,有自己的教学目标.培育学生审美能力 ,进行德育美育教育,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所以课程设计,内容选择都决定了这种教学模式的针对性.

二、高校音乐教学模式的功能

高校音乐教学模式提供了一定有规律规范的教学框架,依据一定的教育理念,其对音乐教学意义重大.

(一)可以更新教学观念.高校公共音乐教学不是为了培养艺术专家,重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健全大学生人格魅力,培养适应社会的复合型人的才.无疑,音乐是融德育、智育、美育等为一体,学习音乐可以铸造完美人格,培养高尚的情操.这种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脑、乐于探究,培养自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旧有的一人堂的教学不适合高校音乐教学,音乐教师应该寓教于乐.高校公共音乐教学首先是人的教育,而后才是音乐的教育,育人是基础.高校教师,能够用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来支配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有一定的思想指导,达到教学的目的.

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的选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音乐教学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1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二)可以改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是两个概念,很多人把他们弄混.教学模式是较为系统化的操作体系,而教学方法是具体操作手段,是教学模式体系中构成要素或有机的组成部分.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是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在选择过程中不断的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是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

(三)公共音乐教学模式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过程是在考虑所有教学规律、方式、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内外部条件,选择最优的的组织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模式的选择,正式考虑了优化教学的原则,认真进行贯彻执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本身教学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过程,而是随着时间和环境、要求的变化而不断改进和提高,经过修订的教学模式,更能灵活指导教学实践,是教学过程不断优化,最终能够改善和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三、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最初我国高校设置公共音乐教学是为了陶冶情操,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之后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主要是为了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培育情感,完善个性.当前教育部提出把音乐教育纳入正规本科教育体系,设置公共音乐课.但是由于我国高校公共音乐教学起步比较晚,很多教学模式都是模仿正规音乐院校的教学,教学模式古老传统化.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使得课堂气氛凝重,学生学习被动消极,尤其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实施随意性强,偏离学生课堂主体的思想,不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思维,课程设置流于形式.特别是一些高校,只把音乐作为公共选修课,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教师也是为了应付任务,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另外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模仿了艺术院校的方式,没有根本上形成自己独立的模式,片面强调音乐文化教育,成为应试教育的变形,与普通高校教育目的偏离,不能完全去感受音乐的内涵和情感,完全成了知识的复制.尤其是高校课堂要留有固定的作业,其实就是复制和背诵原有的观点,没有创新性,音乐中隐藏的,潜移默化的情操没有被挖掘和探讨,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创新审美能力.在以灌输知识为主的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成了复制他人思想的课堂,过分强调教学一致性的高校,执行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忽略大学生个体差异,限制了个性发展.

由于高校公共音乐教学的种种问题,切实需要一套全新的适合时怎么发表展的教学模式,高校音乐教学模式改革是必要的.

四、建立新型的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有三个因素起着主导作用,而这三个因素的结构,是决定现代教学模式的基础.这三个因素是教师、学生和教学媒体.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改革教学与实践,进行有效的指导,灵活运用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升华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可以发挥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而依靠书本等媒体为主的教学,可以丰富课堂氛围.通常情况,一套优秀的教学模式,是合理组合三者的关系,调节三者结构才能让教学模式发挥最大效能,有序进行教学.探讨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应适合时怎么发表展.

(一)以人为本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教与学重新解读

现代认知理论以人为核心,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符合高校公共音乐教学特点,学习是获得信息后经过理解加工的过程,重视人的内心和感悟,是发现价值的过程.但是实践中,如果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网络媒体等,实现视觉和听觉并用,提高教学效果.关注学生,以人为本,让个体的个性最大限度发展.学习是知识在学生心里重新构建的过程,学生作为主体,主动的学习才能达到知识构建,改变教学中心,以学为主替代以教为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媒体,以人为本,教为辅助,学为目标,构建知识.

(二)由知识传递向学生自主转变,由学生接受到学生参与转变.高校公共音乐教师应当以“导”和“助”为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创设环境,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教师摆正位置,变教为导,课堂上教师多加引导,给学生提供积极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大学生自由联想能力,领悟音乐真谛,并且在不偏离音乐的共性基础上,让学生对音乐进行再创造,感受音乐美感,升华音乐的美.独立思考,认知音乐,发现音乐的美感,达到审美育人的目的.

(三)由单一发展向多元发展转变.高校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多元文化,大学生已经有自主的思考和多方面发展的能力,不能依靠统一标准来教学.高校公共音乐教学重视多元性文化,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背景.思维智力本身就是多元的,理解音乐、感知音乐,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创造力,突出学生的个性学习.

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的时代赋予教学不同的使命,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新的发展契机会促使各种教学模式出现,选择最合适的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为美育教育选择正确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