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教育的自由人性

点赞:32608 浏览:15450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教育的真谛是帮助人认识自我和改造自我,使其能够全面、自由和主动地发展,以个体的自我改造为基点进入公共生活场域去完成个体的社会化进程.自由人性的回归意味着教育不再仅仅以传递知识和训练技能为业,而是以塑造完整的人格和博爱的精神为务.教育回归自由人性必须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人格平等”的原则,以及建构“和而不同”的公共精神.以自由个性的培养来实现共生世界的创造,是教育回归自由人性的终极指向.

关 键 词 :自由人性;公共精神;以人为本;共生世界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89(2013)10-0005-03

一、“教育与人性”是教育人学的永恒命题

教育学是人学,以启蒙人的自我意识、培养人的发展能力以及建构人的情感世界为己任.教育“成”人不仅意在使人通过接受教育而成为拥有知识和智慧的“社会人”,而且更重要的是使人在学习知识和增长智慧的同时明确个体的发展路向和生命价值.教育引导人摆脱自然物欲的束缚而走向社会文明的教化.教育不仅要清晰地告诉那些初生懵懂的人理解“‘人’究竟是什么”,而且还要谆谆教导他们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展开对自我的追问:“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且应该如何实现呢?”

教育即人性建构.“教育家们确立教育目的,或为了达到目的而选用的方法,主要取决于他所认同的人性观,或人性是什么,或人性应该成为什么.”[1]人性观俨然成为制定教育目的和选择教育手段的重要坐标.“性善论”教育观认为“人性本善”,人生来就具备良善的本性,将人性定位为“善”,而教育就是要充分借助人的主体因素来使人的这种天性得到自然的发展;“性恶论”教育观认为“人性本恶”,人生来就有邪恶的本性,将人性定位于“恶”,而教育就是要积极利用环境等外在因素来使人弃恶扬善从而养成善良的品性.时至今日,再去执着地考究“性善论”和“性恶论”的根源和利弊,对动态发展的教育实践来说似乎并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因为人性是生而自由的,教育是存而变化的,任何给人性和教育先念地设置一个逻辑起点,并以此对它们那宽敞的意义空间进行人为规范的做法,都是违背人性和教育科学的,即使将二者辩证统一也难以真正摆脱自设逻辑框架的局限.因此,“教育应该有自由的自觉,应该秉持‘教育就是教育’的精神取向,教育精神的实现只能寄希望于个体持续的自由生长过程.个体基于自己的本性是有能力自由生长的,从而成为独特的自己”[2].

但是,在现实教育情境中,我们总是习惯于为教育选择一个能够自我辩护和维持存在法理性的“逻辑前设”,然后用它来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内容、实施教育过程和展开教育评价,使整个教育流程处在一个固定的逻辑规则的约束下,致使教育活动成为训练人、束缚人和限定人的过程,不再以启蒙人、培育人和生成人作为自己“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实践旨趣.所以,我们才极力呼吁“人性自由”精神的回归与重建,寄希望于它能够促使教育“返璞归真”,尊重和关爱人的生命本性,呵护和培养人的独特人格,以及引导和建构人的精神世界.探讨教育与人性的关联建构是教育人学的永恒命题.教育的真谛就是帮助人认识自我和改造自我,使其能够全面、自由和主动地发展,以个体的自我改造为基点进入公共生活场域去完成个体的社会化进程.

二、自由人性及其教育意蕴

对人性的理解其实就是对人之本质的认知,“人的本质实现于一系列自由的选择之中,人的本质就是自由的存在.”[3]实现“自由的存在”既是人维护生命尊严和独特人格的重要基础,也是人实现全面发展和深化社会属性的实践诉求.自由是人性的核心构成.以自由为旨趣的人性,其要旨是启蒙人的主体意识和培养人的丰富个性,在遵循基本的人伦原则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来达成对自我的认知、解构和生成,最终引领个体走向精神解放的道路.“自由人性”的教育观就是教育要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帮助受教育者建构致力于完成自我实体改造和走向公共生活世界的精神家园.

自由人性虽以实现个体的完满改造为直接目标,却以建构个体的公共精神为价值取向.人不可能走向“无所忌惮”、“为所欲为”的“自由世界”,换句话说,人的“自由”本身就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张力.人渴盼自由,却又为存身环境所拘囿;人行使自由,却又为社会规范所左右;人的自由发展只能是在追求精神解放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精神自由”是人性自由的最高境界,是人性重建的理想状态,是人直面客观世界纷繁复杂的万千物象、芸芸众生无法躲避的悲欢离合以及社会成员不懈谋求的发展愿景的力量源泉,是人将个体的主体性与社会性融合在一起的完整表达.“人有意识地提出目的并实现这一目的的能力,正是人走向自由的能力.自由是人在天然的自然中打开了的可能世界,是对这个可能世界的实现,这同时也是人自己的生命活力与潜能的实现,是人的认知、意志、情感和信念的展开与发挥.”[4]2所以,教育的存在并不是要将人塑造成“知识人”,而是要赋予人一种积极探索和主动发展的精神信念来引领个体对“可能自我”和“可能生活”的创造.

对人而言,“自由”意味着人性的“定位”,而不是身体的“放逐”.自由人性带给人的是一种对主体角色的认同,是一种对价值意蕴的诠释,是一种对博爱精神的引领.教育乃人之主体性的开放.“自由”为人之“主体性”打开了身体紧缩的“牢笼”,将其引向更为宽敞的生长空间从而拓展了它的丰富意蕴,将其引入更为频繁的交往活动从而磨炼了它的坚韧性格.“自由”让人的“主体性”不再受制于个体狭小的皮囊,而是要通过主体间性的交往行为使个体走向他者、走向生活以及走向世界,最终更好地提升人的人格魅力和建设人的精神家园.


自由人性的回归意味着教育不再仅仅以传递知识和训练技能为业,而是以塑造完整的人格和博爱的精神为务.教育引导人的根本要旨是要把人培养成主动的建构者,促使个体与外部世界建立起复杂的生活关系,给人以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对美好共生世界的向往之情.“教育既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形成自己的生活视域,同样也要帮助学生在不断丰富和扩大生活领域,在多种主体间的对话和交往中,在学习人类所积累的各种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拓展和转换自己的生活视域.”[5]良好的教育就是要激发人对共生世界的体验,并且把个体引入对共生世界的追求当中,从而完成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文化转向. 三、回归自由人性的教育建构

“人的天性就是喜好自由、追求自由,过一种不受强制、不受奴役、不被欺压的自主自为的生活.可见,自由是人的生命中永远活跃着的、变化着的因素和向度,它总是通过否定向着未来敞开而寻找着新的可能,所以,人生和社会才能不断地推陈出新、激浊扬清,才不至于停滞和僵化,才让人充满希望.”[4]3教育的本意就是要想方设法去呵护人的这种喜好与追求自由的本真天性,在满足个体合情合理的“自由”的同时促使个体学会用社会规范来自觉地指导自己的实践行为,从而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个体的整体发展.

教育回归自由人性意味着教育不仅要尊重人的个体尊严,而且也要尊重人的社会尊严;不仅要促进人的自我改造;而且也要培育人的公共精神;不仅要实现人的自我认知,而且也要升华人的生命价值.教育既要充分地挖掘个体的发展潜力,又要将人成功地引入群体的公共生活世界.“进入公共生活,直接地意味着超越孤立个人的存在,进入公共交往的基本场域之中,使得个人超越私性自我的存在,让公共性的、超个人化的大我融入自我之中,由此而扩展个体生命的内涵.”[6]教育所要追求的正是这种“大我”境界的实现,因为只有人彻底抛却了狭隘的自我私欲,将个体的存在真正融入到万千世界的关联建构当中,人才能“始于自由”并“终于自由”,人才能“超越有限”并“追求无限”.

回归教育的自由人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自由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8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人性渴求自由的空间,教育规范自由的内涵.我们之所以崇尚“自由教育”的客观践行,并不是为了让人成为反叛现实社会规范的“绝对自由者”,而是为了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人性品质来完善自我和改造社会.自由教育的实质是在倡导主体人格平等观念的前提下实施个性化的人文教育,从而引导人的理性精神建构和促进人的社会化进程,让人成为社会和谐群体中的“自由人”.在此,我们必须明确的是,“真正的自由人今天最急迫的责任莫过于要全力对抗那种堕落的自由主义,这种堕落的自由主义宣扬人的唯一目的就是只要活得开心而不受管教,却全然忘了人要追求的是品质高贵、出类拔萃、德性完美”[7].培养“真正的自由人”是教育不可推卸的永恒使命,是教育走向人性解放的理想彼岸,是教育回归自由人性的鲜明体现.

那么,教育究竟应该如何回归“自由人性”呢?

第一,必须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必须时时刻刻都要以人的健康成长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启蒙人的自我意识,培育人的主体精神,引导人的和谐发展,使人在接受良好教育之后能够成为集智慧、美德、个性为一体的卓越人才.教育的原点是身在实践情境中并经历着实践锤炼的每一个受教育者,所以,教育活动要把培养身心健全的人作为自己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二,必须始终坚持“人格平等”的原则.教育要走向自由之境的前提是在教育实践情境中的个体能够真切地体感到自我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不只是口头言语上的“呼吁”,更重要的是客观实践中的“确证”.教育并不能真正促使“人人平等”的实现,再说那也已经超出了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所要坚守的是人格层面的“互尊”、“互爱”和“互助”.况且,建构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前提也就是师生的“人格平等”.

第三,必须始终建构“和而不同”的公共精神.教育塑造人的鲜明个性是要给人的发展提供一个自由、敞亮和普适的生长空间,而不是将人培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边缘人”.人不可能独立于世,而只能和睦共存,人的存在与价值只能在共生共荣的社会世界中获得实现.教育应将个体带入社会群体中去接受各种主体际生存关系的考验,在与他者的对话交往中,逐步形成追求独立人格和培育公共精神的信念,从而建构成熟的公民品格.

教育回归自由人性,既是教育彰显人文精神的诉求,也是人养成独立人格的诉求,更是社会实现文明教化的诉求.对教育中的人而言,自由人性就是个体能够自觉、自主地选择真正属于个人的生活样式和发展路径,使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能够保存自己的典型特征,从而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博爱精神的人.“以人为本”的教育实践活动不止是标榜“教育成人”的理论宣言,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它在塑造个体之自由人性的同时也在建构个体的公民品格;不止是要把人带入“自我之境”,更要把人带入“他者之域”.教育成“人”的基本要求是引导学生学会规范个体的自由行为、学会选择个体的生活样式、学会拓展个体的生命蕴含以及学会建构个体的交往世界,使学生理解人的价值追求实质是对自由人性、平等人格和博爱精神的憧憬与践行,是对实现人与人交往世界的公共精神的崇尚与养成,而不是“最终指向自由个性的实现”[8].以自由个性的培养来实现共生世界的创造,才是教育回归自由人性的终极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