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德育为首

点赞:3214 浏览:1055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先后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这里的“小康”、“和谐”除政治、经济繁荣两个前提外,其主要内容是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融洽.要搞好各方面关系的和谐,须从这个关系网的核心――人类本身出发,提高人类本身的素质.提高人类本身素质的主要途径是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通过教育逐步提高人类的认识,进而规范人类的行为,以维护人类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关系的和谐.


本篇论文来源:{$getarticleurl}

有人说人类最大的残疾是心灵的残疾,我认为这话说得太妙了.人类目前所面临的最大危险也不是核云笼罩、艾滋病蔓延、恐怖主义威胁,而实际上是人类道德的沦丧.正如有些人为了钱财而制毒贩毒,丧尽天良;有些人为了钱财而拐卖妇女儿童,出卖灵魂;有些人为了钱财而出体,自甘堕落;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人类通过科技创新、生产发展逐步控制了地球,自然界已不会有别的生命体导致人类毁灭,而人文精神、人类道德的滑坡可能会导致人类毁灭性的灾难.由此可见,着眼于青年学生,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德育实效,确立人类与社会、自然共存共荣的思想意识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了.这也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最重要的责任.

德育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教育,是一个未成年人道德行为、道德规范、道德标准、道德准则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形成过程,决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而在这一过程中,老师成为学生道德形成的指路人,学校是学生道德形成的物质家园.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真正加强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使学生在中学阶段形成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创新的精神和实践的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长期思索、不懈探求的历史责任.

笔者在多年的教育教 学工作中,不懈探索,以下是本人的一些浅见拙识,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1.树立教师自己的品德形象,让学生在良好的品德模范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道德准则、道德规范

德育教育不只是班主任、政教处、思想政治课的事,而应是每一位教师(不管你教什么课程)的责任.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工作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应把德、智、体、美、劳诸育的内在联系协调好,做到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着育人的意识和实践,这不仅是教育的本质所在,也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要想使德育教育在学生心中扎根,使学生树立伟大的高尚的品德和节操,首先要求教师先树立自己的品德形象,使学生尊敬你、钦佩你,从而模仿你、学习你,使学生在良好的品德模范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成为学生道德形成的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对于人的态度,对学生未来公民的态度,能为人师表,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准.”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或是在生活细节中,教师的每一细小的言行都在影响着学生.这就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先要做好,真正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比如说,要求学生在打开水时排队,升国旗时肃静立正,教师自己先要做到做好.再如,我们经常教育学生乘车时要给老、弱、病、残、孕、幼等让座,但我们许多老师乘车时并不注意这些,这无形中造成言行不一的不良形象,无法起到对学生的言传身教作用.

2.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感化活动,让学生在浓厚的道德氛围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

班级活动是德育教育的沃土.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对于培养良好的德育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班级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既可以获得满足和展示自己的心愿,更能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对于班主任来说,既可以发现学生平 时难以发现的某些学生的长处,又可以培养学生参与、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更为重要的是能获得教育的良机,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如在母亲节前夕,组织学生开展“为母亲唱支歌”的班级演唱会,许多学生会选择《妈妈的吻》、《母亲》、《党啊,亲爱的妈妈》、《歌唱祖国》等歌曲,能唱出学生心中对母亲、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与责任感教育,在学生中产生了爱母亲、爱家乡、爱祖国的共鸣.

当然,除班主任组织各类班级级活动之外,其他任课老师也应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在课堂上组织一些短小精悍、富于教育意义的活动,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也可以寓教于乐,起到培养和树立学生道德价值观的作用.我是一名历史教师,我经常结合历史教学实际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忧患意识.比如,在讲到辛亥革命的评价时,我就组织学生当堂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孙中山先生伟大的一生,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历史事件的或历史人物,既看到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也认识到其局限性,逐步形成学生自己的认识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素质教育德育为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德育教育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3.改变老师的德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德育教育并非教师把自己的行为标准、行为规范强加给学生,而是教师要根据党和国家以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引导学生、影响学生.这个过程是教师自己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我意识的一个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为人处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尊老爱幼、尊师重教教育的一个过程,更是对学生进行适应社会、参与社会、改造社会教育的一个过程.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际上就是当今的时代精神,坚决反对墨守陈规的愚人教育,提倡创新教育.

是啊,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道德观念、德育内容、德育要求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还以传统道德观念去要求新时期的学生,无 疑是在束缚学生的思想与智慧,不但无益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还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增强,师生关系紧张,给我们的学校教学和教育实践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适应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就是说,德育教育应把传统德育教育和创新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德育教育中既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观念,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时代精神的培养,真正培养出德才兼备、顺应时代需求的社会劳动者.

综上所述,为顺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趋势,中学阶段必须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培养国家和时代需要的高精尖人才同时,更要以德育教育为首,培养德才兼备、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社会劳动者.

收稿日期:200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