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素质教育思想探析

点赞:3306 浏览:880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素质教育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界流行的话语,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教育领域最重要最长期的决策.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模式.素质教育不但被确定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目标和长远方针,而且被看作是马克思关于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在当代我国本土化的一个教育价值取向.党构想的素质教育的理念,不是凭空构想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的,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当前的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马克思本人并没有提出“素质教育”这一概念,但是在他的有关教育思想的一系列论述中蕴含了丰富的“素质教育”的理念.马克思的素质教育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素质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想结合;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278-02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

1993年,由、国务院制定发布的《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一年后,李岚清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重申:“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同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正式在文件中使用了“素质教育”的概念.1999年6月,在我国召开的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地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把素质教育提升到关乎国家发展大局和民族复兴大计的地位.

马克思的素质教育思想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育思想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二、马克思的素质教育思想的形成

(一)马克思素质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三大空想主义着关于资本和资本主义制度对工人及其子女在智力和体力上的摧残,在道德上的毒化等等罪恶的揭露,对宗教及宗教教育的批判,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或和谐制度)教育的设想等方面的观点,深刻地影响着马克思的素质教育思想.

圣西门对当时存在的宗教教育、古典教育和资本主义教育进行了尖锐和深刻的批判.傅立叶严厉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是违反儿童的本性、需求和兴趣的.他说:“在文明制度的教育中,你在任何地方地方都找不到符合本性的方法的一点点痕迹”[1].欧文也严厉地揭露和谴责工厂对童工的剥削和对童工的体力、智力的摧残.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揭露批判是他们教育思想中有价值的部分,是马克思素质教育思想的素材.

马克思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全面发展观点中有价值的部分,去掉其人性论的杂质,从唯物史观出发,科学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不是从人性论出发,而是从生产力发展到社会化的大工业水平,从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角度来论证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然性.在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方面,马克思肯定了欧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肯定了把废除私有制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的杰出思想.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方法上,马克思高度赞扬了欧文把生产劳动与智育、体育结合起来的实验,并从理论上概括了生产劳动与智育、体育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二)马克思素质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的素质教育思想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构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政治经济和自然科学等条件也是马克思的素质教育思想产生的条件.这是因为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就不可能产生马克思的素质教育思想.近代科学技术和近代生产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近代教育和人的发展.

19世纪的30年代至四十年代,英国的产业革命已经基本完成,法国的产业革命开始不久,德国才刚刚进入产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造就了造就了大批日益贫困的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时刻面临着失业、饥饿、死亡的威胁.面对着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压榨和摧残,无产阶级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从自发的捣毁机器、厂房,到自觉的罢工、起义.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纺织工人两次起义.1844年开始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还有在英国,从1838年开始的无产阶级争取权利的的宪章运动.联合起来的无产阶级已经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走上了政治舞台,但还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

三﹑马克思的素质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马克思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阐述

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从十四世纪中叶至十六世纪末期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经过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到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运动,许多思想家和教育家都有所论述.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是最早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家之一.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以上经济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研究成果,全面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现实和趋势,系统地阐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说.马克思指出,“尽管工厂法的教育条款整个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还是把初等教育宣布为劳动的强制性条件.这一条款的成就第一次证明了智育和体育同体育劳动相结合的可能性,从而也证明了体力劳动同智育和体育想结合的可能性.”[2]也就是说,它第一次证明了,在现代大工业生产的条件下,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既是教育方面的要求,也是生产劳动方面的要求.教育的要求是社会要求的反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归根结底体现着现代大工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由科学技术在机器生产中的运用所决定的.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此,马克思以童工的教育为例,引用了工厂视察员的材料证实说,“道理很简单.他们只是半天在学校里,所以总是精力充沛,几乎随时都适于并愿意学习功课.半工半读的制度使得两种活动互为休息和调剂,因此,对儿童来说,这种制度比不间断地从事其中一中活动要合适得多.一个从清晨就坐在学校里的儿童,特别在暑天,不可能同一个从劳动中来的活泼愉快的儿童相比.等虽然工厂儿童上课的时间要比正规的日校学生少一半,但学到的东西一样多,并且往往更多.”[3]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去深思.尤其应反思我国目前中小学生负担过重这一社会现象.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

马克思指出:“把有报酬的生产劳动、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就会把工人阶级提高到比贵族和资产阶级高得多的水平”[4].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的基本内容,它是随着共产主义运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而日益发展和丰富起来的.为什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学说中,不提德育和美育?不提德育是因为马克思在当时工人阶级尚未掌握政权的条件下,考虑到“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5].所以,马克思在《宣言中》只是强调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而不是要求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子女进行灌输资产阶级道德原则的教育.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学说,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二是只有使社会全体成员都得到全面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消灭私有制、社会不合理的分工和由此派生出来的阶级及一切压迫和剥削,因为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占有全面发展的生产力和交往方式.三是只有使全体社会成员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才能达到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使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到“自由王国”.

四﹑马克思的素质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

(一)马克思素质教育思想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的素质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人类社会工业化以来的全球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全球市场化的过程,并从而构成了全球化市场经济语境中人的生存方式.当代人面临的两大困境之一是由对物的依赖性所造成的人的“物化问题”.马克思曾指出:“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6]“人的物化”不但表现为以物的效用价值看待人,是人的价值被物化,即物成为衡量和评价人的尺度.而且在人的思想观念上反映为拜物教,“对商品和金钱的崇拜会成为一种时代性的社会心态”.[7]由此,在大众文化中也就形成了实用主义工具理性的价值观.它迫使教育一步步地走向遗忘目的理性的价值观即育人为本的境地.应试教育的盛行,其重要原因在于学校教育承载着升学、就业、致富、、成名等各种高期望值的社会压力.这些高期望值作为一种社会心理,实际上就是学校、社会公众以实用主义工具理性看待教育的结果.在马克思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倡导素质教育,有利于清除实用主义的工具理性对教育的干扰,进而构建真正体现育人为本和以人为目的的教育功能观.马克思的素质教育思想从教育本体的高度,提出了“人本”的立足点,是作为终极价值(自明、自足的价值)而言的,它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价值尺度,促使教育的目的性功能和工具性功能有机结合.

(二)马克思素质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素质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有重大指导意义.在马克思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

1.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之间的关系

当时马克思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前,强调教育中第一是智育,而未提到德育.而列宁根据十月革命后的经验以及根据新中国革命的需要,都强调提出要把加强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放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教育的首位.实践证明这样做是非常正确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主管教育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学校教育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他指出:“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使他们立志为人民做贡献,为祖国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从小养成守纪律、讲礼貌、维护公共利益的良好习惯”[8].当前我们的教育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培养的人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识,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要正确处理好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的关系

对于全面发展的教育的基本要求大致上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是过分强调每个学生都要在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上达到一样的要求,至于各个人是否视其所长进行因材施教,那就顾不上了,实际上这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在德、智、体、美、劳上平均发展,强求一律,这是“一刀切”的平均主义思想在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反应.它和马克思所要求的要使每个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和运用的思想是不一致的.因为,由于历史、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生理遗传等各种因素,形成每个人的体力、智力、兴趣、爱好、才能的差异.教育就是要培养每一个孩子的兴趣、爱好、才能.我国教育事业培养人才,要因材施教,扬长补短,以便人尽其才,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种是过分强调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才能,忽视首先要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基本要求上大致相同.各级学校课堂,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课本教材、教学参考书,就是为了达到这个基本要求来制定的.

第三种就是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和按照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进行因材施教.当前要特别注意在教育教学安排上,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在达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再进行因材施教.利用马克思所提出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条件的观点,加强和搞好班集体教学和学校各种团体的集体课外活动,使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这也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作者简介:白伟涛(1982— ),男,河北宁晋人,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