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的若干

点赞:3628 浏览:916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相反,如今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也应反哺教育,切实的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以达到教育和国力双向增长的良性循环.本文立足于我国教育现状,分析十二年义务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旨在为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提供可行意见.

关 键 词 :十二年义务教育 教育资源 财政支持

二、我国教育体制现状

(一)基础教育薄弱

基础教育是国家教育之本,更是社会发展动力之源.我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小学以及普通中等教育,但现行体制是过分的重视高等教育,不仅忽视了基础教育的发展,更忽视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在笔者看来,基础教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幼儿、小学教育,在这个阶段中,教育目的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一个是普通中等教育,该阶段的教育重在掌握必要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据有关资料显示,2010年,财政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将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高100元,中西部地区达到小学400元、初中600元,东部地区达到小学450元、初中650元,对不足100人的农村小学教学点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补助资金.可以看出我国在教育事业上的不断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资源短缺和受教育人口不断增长的矛盾,但是综合教育支出占GDP以及财政支出比重逐年递增的速度以及与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水平和质量的对比来看,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仍不容乐观,首先,我们对教育的投入增长速度没有GDP增长速度快,更没有行政管理费在财政支出的比例增长速度快,换句话说,国民经济的蛋糕虽然做大了,但是教育的份额却少了.其次是因为在我们保证“有学上”的时候,却忽视了基础教育的质量,基础教育本是教育之基,可是国家和社会却总是偏向高等教育,试问一群早已被定格的学生就算考上了知名大学又如何,只不过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模子罢了.

(二)教育差距

教育资源的不平等直接导致了硬件设施的落后,间接影响学子接受教育的软质量.

1. 地区之间

一系列研究显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后期,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和教育投入的差距呈拉大之势.例如,1990年,东、中、西部的教育经费之比为1∶0.63∶0.55;1995年,这一比例扩大为1∶0.50∶0.36.地区基础教育之间本身就已存在差距,加之政策的“锦上添花”倾向,就使得差距越来越大.

2.学校之间

2006年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就明确规定,不得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分为重点中学与非重点中学,其旨在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然而现实情况是“不挂牌”的重点中学依然“抢手”,义务教育阶段不公现象仍然存在.

以同位于北京城区的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高井中学相比,学校之间的差距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硬件水平要比北京市确定的初中办学标准高出一截,拥有篮球馆、天文台、科技厅以及校办电视台等一批超出基本办学条件的场地设施.而高井中学与北京市办学标准相比,多配的设施主要是十几张乒乓球台.二是师资.两所中学在一线授课的初中教师都是40多人,其中,高井中学有高级教师10人,市区两级骨干教师两人.而首师大附中,高级教师的数量几乎达到高井中学的一倍,接近20人,市区两级骨干教师数量更是超过高井中学的五倍,达到10余人.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的差距带来的是两所中学生源质量和升学状况更为巨大的落差,教育公平的天平已经倾斜.

三、探求教育体制改革的措施

教育体制改革的措施非常多,但创设一种新的体制对于缓解已存在的差距矛盾以及教育本身的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我国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如今实行的是9年义务教育,涉及小学六年、初中三年.但针对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现实情况,我们深刻的认识到9年的义务教育已不再满足国民的对于文化素质的需求,更不再适应与时俱进的新兴社会和竞争激烈的国外环境.据了解,2009年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70多个已经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其中发达国家大多普及了十二年免费义务教育,并向十五年免费义务教育迈进,即使在不发达国家,十二年制免费义务教育也正在成为共识.所以十二年义务教育在我国势在必行.

(二)我国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的可行性

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只有3%到4%左右,这相对于发达国家要低的多,我国的如今的现实是国富民弱,而国家把大部分财政都投入到了经济领域.如要缓解教育方面的财政压力,那么就先在教育资源最稀缺的农村等落后地区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据资料显示,我国福州、深圳、珠海、浙江和山东的某些地方普及了十二年义务教育.因此,我们也可以向这些教育改革地区的先行者学习经验,避免弯路,节省资金,提高教育普及度,打破教育资源不均的现象.

(三)国外十二年义务教育的经验

1.人口因素.在20世纪90年代,实行12年义务教育的就有13个国家或地区,比如比利时、德国、美属萨摩亚、新西兰等.可以看出这些国家经济比较发达,人口也比较少.所以针对我国人口规模大的现状来讲,可以率先在农村地区,尤其是特困的地区实行12年义务教育,这样可以减少人口,集中资金办实事.

2.资金因素.和地方有关教育的财政支出不仅要加大,也要使教育比例的增长速度等于或大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教育支出和其余的支出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所以就要适度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支出,比如我国逐年增加的行政管理费支出.其次建立十二年义务教育保障基金以作后盾.作为一个走向现代化行列的大国,不仅要在政治上觉悟高,更要注重经济和社会的,厘清政府职能,增加有关民生的财政支出.

(四)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的具体措施

首先,针对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划分十二年义务教育实施的范围以及确定批次时间,较为发达的地区可靠地方财政支持,支持所占比重小,甚至完全“放手”,而财政支出的主要方向是落后地区,结果是实现和较发达的地区双重渠道支持落后地区的义务教育,延长期限,保障质量.其次,建立十二年义务教育保障基金,主要投资于教育所必须的资源上,如教师工资,教学设备等.基金使用遵循着先小范围后大范围,先基础后发展的原则.再次,设立专门的执行和监督机构,保证十二年义务教育分批实施以及保证教学质量.在执行和监督的同时要协调教育发展的矛盾以及及时向决策机关反馈信息,以做到不断调整,不断适应,确保十二年义务教育的落实.最后,需要提及的是十二年义务教育不应只包括高中,也要包括专职教育,针对不同选择的人,有不同的教育方针.这样可以弥补我国专职教育的缺口,完善人才结构,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奠定完备的基础.

21世纪是科技、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义务教育是国民发展之本,是经济发展之基.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等各方面的提高,义务教育的年限也需随之加长,以促进综合国力的继续增长.本文从教育体制的薄弱环节切入,探求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同时借鉴部分发达国家的经验,力求全面考虑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的措施.希望国家和社会更为关注国民教育的发展,为大国的崛起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