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中教师涵义的

点赞:5234 浏览:1924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传统教育向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现代教育转变的今天,教育的各方面和层次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面临着挑战与革新,教师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也发生了变化.本文从现代教育中教师的思想、地位和角色三个方面,对教师的涵义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关 键 词 】现代教育;教师;涵义;探讨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进,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现代教育成为传统教育的革命.使的建立在工业社会基础上的传统教育的思想、观念、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学习方法、评价手段都发生了相应变化.在这场变革中,作为教学活动中“教”方面的老师,其地位与作用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为教师的思想观念的转变,确切的讲,应该是在教学活动中以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为基础,吸取传统教育思想观念中的精髓,通过一定的教学实践,将二者有机结合,不断探讨真正适应于现代教育的思想观念.

现代教育中教师涵义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现代教育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9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教师进行教育思想的转变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关键.因为只有思想转变才会使教师自发的掌握现代教学手段,改革教育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但是这种思想转变并不是简单的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接受现代教育的思想观念,而是寻找传统教育思想观念与现代教育观念的切入点.虽然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是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的进步性,对现代教育也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发展时间比较短,缺乏教育的实践经验,难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建构主义竞争意义的缺失,又如人本主义过分强调学生的能动性,忽略教师的作用,而传统教育的思想观念,相对于今天的教育现状,也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这种理论毕竟发展时间比较长,理论体系相对完整,易于被学生和教师接受,而且有不少的优点.

传统的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宰教学过程,决定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长期处于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习惯于跟着教师的脚步走,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思维总是禁锢在教师的思维中,创造性长期受压抑.当信息技术进入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今天的教育界正在研究探讨我们的教育如何迎接时代的挑战,学生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越来越关心学生与教师在教学中的关系,教学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也要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应该偏重于教学设计方面.这种设计是全方位的,它包括对资源的设计,对情境的设计和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


1.教学资源的收集和设计者

现代社会,由于信息量大,信息传递手段和途径的多样化.收集、整理、利用和创造信息,并将其用于构造情境和怎么写作于教学成为现代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这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够利用现有的通讯工具,在教学设计中,通过计算机、网络,从纷繁杂乱的信息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重组,采用合理的信息媒体表达方式,形成教学资源库.根据学习者自身的特点和教学活动的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设计,选取不同的信息和信息表达方式,方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这些信息进行接受和处理,达到对学习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由于人们心理上模仿的天性,教师的收集活动也会成为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榜样,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参考和指导.而且这种教学资源库通过网络共享,将会为学习者的学习构造更为广阔的空间.

2.学习情境的设计和创造者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活动其实是一种建构过程,是学生获取的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系统进行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教师以管理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身份参与到这个过程中.传统教育中,由于忽视了情境的作用,使教学脱离了社会,成为一种单纯的人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或传递的过程.这样的教育使知识变得相对抽象,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收,而且忽视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将知识转变为生产力.现代教育侧重的不仅是简单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对学习者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这种教育目标的变化更需要教师注重对教学情境的设计,成为学习情境的设计和创造者.教师要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料、媒体和人员,创设与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在学生自主建构认识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典型性、针对性和创造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并适时的提供“反省”示范,使学生自主完成课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者

当今,社会分工更加细化,知识再全面的人,他完成的也只能是团体工作的一部分,自己与团体关系的和谐是成功的关键,也是每个人生存必备的素养之一,因此,现代教育一方面强调对学习者能力的培养,注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的培养.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管理者,要根据教学内容,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采用集体教学和小组学习等方法,为每个学生指派一定的学习和研究任务,通过学生对任务的完成,一方面使他们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使他们意识到集体的重要作用,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学会同他人协作的基本能力,具备协作意识和精神.

总之,现代教育中的教师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教师范畴,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赋予了它新的内容.现代教育中的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素质、个性和团体精神的培养;不仅要注意更新自身的知识,还要注意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注重教学的改革;不仅是教学的工具,更是教学的管理和组织者.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涵义还要进行不断的更新、与时俱进.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怎样把握住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思想状况,怎样切入到教学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仍需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丁卫泽.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师的角色定位[J].电化教育研究,2002(3).

[2]胡凡刚,马秀峰.简论e-learning环境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塑造[J].电化教育研究,2002(4).

[3]杨开城,李文光,胡学农.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2(2).

[4]郭庆松.面对教育信息化的师资建设[J].电化教育研究,2003(2).

[5]顾顺达.现代教育技术与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关系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2(5).

[6]李芒.建构主义到底给了我们什么:论建构主义知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J].中国电化教育,2002(6).

[责任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