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新课程视野中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点赞:4639 浏览:1155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教师能否灵活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主要标准.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教育技术是开阔学生视野的重要保证.本文针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相对较弱的问题,认真分析其表现和成因,并探索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途径.

关 键 词 : 基础教育 新课程改革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指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的掌握、运用、评价和创新的意识和行为.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其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新课改的生命力,是新课改在基础教育阶段落到实处的评测标准之一,是不断提高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相对较弱的问题,认真分析其特征和成因,并探索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途径.

一、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构成

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要求,我们可以将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分为理性认知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两大类.

1.理性认知能力.教师的理性认知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是对教育技术和教育技术能力的基本理解和认识.这是一个人教育技术能力所有外在表现的思想基础,也是他最终能否自觉应用教育技术手段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保证;其次是指教师对教育技术能力概念所具有的个性化认识.而个性意识是和教师的生活环境、个人修养和教学经历相联系的.最后要求教师在对教育技术能力的定义或概念基本理解的基础上能进行创造性的理解,甚至创造性的发展.

2.实际应用能力.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这是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基本条件,也是我们探讨教育技术能力的前提;其次应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知道怎样上网、使用浏览器、检索资料、上传下载信息、发E-mail等,甚至可以学习使用网络软件制作工具制作网络版的多媒体课件或建立自己的教学网页;最后应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能熟练将各种信息整合到教学内容中,不但要掌握检索、识别、选取信息的要领,还要掌握分析、评价、重组信息的方法.

基础教育新课程视野中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育技术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二、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

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对教育技术能力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不少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即是计算机技术,只要掌握了计算机中的一些主要的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就掌握了教育技术,其实这是一种很褊狭的观念,存在严重不足.

1.一部分教师信息素养存在一定的误区.相关资料显示,通过对大连市20所中学和30所小学的1000名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经分析在调查中有54%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与教师平时教学工作的关系非常密切,33%的认为比较密切,另外有7%的认为有一些关系,而6%的认为没什么关系.由此可见,在被调查者中大多数中小学教师信息意识比较强,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深远影响,仅有少数老教师还比较推崇黑板教学,不愿学习新的事物.但是信息意识强的青年教师又缺乏对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的培养.

2.重技术轻理论.只重视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不重视作为教育技术重要部分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设计等内容的学习和研究.有些教师对教育技术特别敏感,勤于学习,善于钻研,他们不断地把新技术引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却很少考虑这些技术可能会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在教学内容的展示过程中忽视新课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欣赏中模糊了学习目标,忽视了需要注意的问题,错过了课堂重点.

3.教师在媒体的熟练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就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经常使用的教学软件,如Word、Excel、PPT、Flash、Photoshop、Authorware、Cooledit等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应该了解掌握的一些软件,教师在这些软件使用的熟练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出现一部分教师根本不知道有这些软件的现象.


三、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新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计算机能力,而是强调课程与教师的融合,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计能力及对学习者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合理分析,从而使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真正掌握课程改革后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真谛,使教学活动不断满足新课改提出的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新要求.

1.新课改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理论要求.根据新课改对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的新要求,教师首先应进行现代教学和学习理论,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并自觉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在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的相关规律,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机制,明确教育技术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其次,应加强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让教师从整理原理的角度分析教育技术应用对实际课堂教学所能产生的作用和意义,合理确定教学目标,精心筛选教学内容,科学选择技术手段,能设计出符合课堂教学需要的学科教案.最后,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在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基础上,脱离教育技术本身来评价教育技术的应用,从而有效合理地进行教育技术应用的评价.

2.通过合作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合作学习不仅适用于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而且适用于教师之间的学习.教师之间要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利用自己掌握的教育技术去帮助其他教师,积极探索新课程要求教师应具备的各项技能,向别人学习,取长补短.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认知水平,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促进.

3.通过各类活动来检验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一方面可以在校际之间进行教师教育技术的交流活动,通过定期开展校际间的教育技术的交流活动,提高各级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让教师通过一些正规的考试,拿到相应的证书来证明能力等级,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使其更好地达到新课改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

4.通过体现教师价值,培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教师作为知识传播者,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对于教师价值的充分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适应新课改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新要求,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要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校内外的一切教育技术活动,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如硬件设施的支持、资金的支持等;同时最好能每隔一段时间组织各种观摩课、专题活动等,充分展示教师的实践能力,满足教师个人价值的实现,从价值观的层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5.新课改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

基础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基础教育改革体现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即教育应该顺应时怎么发表展的要求.而在基础教育中,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越来越值得关注和探索的问题,深入研究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构成要素,进一步剖析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不断探索新课改下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技术的培养措施,对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