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音乐审美教育

点赞:4413 浏览:1534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音乐审美教育是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音乐美育能培养高尚情感,音乐审美教育能建造完美的人格.

关 键 词 :音乐审美教育大学生

音乐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开拓人的思想和视野,培养人的创造才能,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广泛开展音乐审美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文化素养的需要.

一、音乐审美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首先,音乐审美教育是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美育是通过对艺术美、社会生活美、自然美等的感受、鉴赏和创造、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使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健康的审美情趣.音乐教育是向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强调音乐对建立正常秩序、改造社会风气的作用.二十世纪初清政府颁布学堂章程中对“乐歌课”的开设给予认可.从此,各地新学堂的乐歌课才形成风气.“学堂乐歌”的出现,在思想和启蒙方面给予当时的青少年学生以深刻的影响.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比起其他教育都重要的多”.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提倡科教兴国,提高素质教育.音乐审美教育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很多高校都纷纷开设了音乐欣赏选修课程.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次,音乐美育能培养高尚情感

作为现代化的有较高文化知识和素养的大学生,应学会通过音乐审美摆脱自然的束缚,进入理性领域,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情感.音乐美育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使人感情从本能升华到高尚、纯洁的境界.人的音乐综合素质对道德品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主体的音乐审美情感作用于道德情感而实现的音乐的审美情感对道德情感有强化作用.并引导道德情感不仅要趋善,而且要趋美.当人们在欣赏贝多芬《命运》交响乐时焕发的情感,便是道德情感和审美情感的交融,但道德情感具有功利性,而音乐审美情感,由于审美过程的观照性,因而滋养了它不带政治、等非功利性特征.这样,音乐审美情感对道德情感有净化作用.倾听优秀的音乐作品,人们可以暂时忘掉功利,在音响的情感激流中体验壮美,感受优美,怡神悦智,获得人性的最大自由.

大学生的音乐审美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审美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再次,音乐审美教育能建造完美的人格

完美的人格是大学生作为现代化人的一个重要内涵.人只有德与美的结合,才会具有人格魅力.培养人们美好、和谐、完整的心灵、情操和个性,美育以内化的方式,从人身上唤起那些真正具有人的价值的属性,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鲜明的音乐形象生动地反映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音乐教育中的完美人格的建造,并不是通过说理的,强制的方式,而是通过优美、动听的音乐本身潜移默化地产生的,这种熏陶和感染,不是生吞活剥式的灌输,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使人受到教育.

二、大学生的音乐审美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探索生活的时期,音乐教育教学要提倡探索性.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周围世界的一切对他们来说是新奇、神秘、富有吸引力的.柏拉图说过:“好奇者,知识之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熟悉的旋律感兴趣,对陌生的旋律不感兴趣.熟悉和陌生是一对矛盾,在音乐欣赏时的熟悉感受和陌生感受制约着审美者注意时的兴趣.探索研究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及其规律是深一层次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路径.

音乐审美欣赏活动是高级的情感活动,是音乐审美教育的重点环节.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欣赏能力,必须以音乐审美鉴别能力为基础,能比较鉴别,才能领悟和评价音乐作品,达到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整体把握和审美判断,进入审美境界.音乐审美欣赏教育是在教师的诱导下聆听优秀的典范音乐作品,使学生从音乐的形式到内容,从对音乐的感知、联想、想象,到音乐的理解都获得由浅入深的能力.从而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训练出“音乐的耳朵”,提高音乐素养.音乐欣赏必须紧紧地抓住其形象性与情感性的统一性这一重要审美特征.引导学生实现审美联想、想象,进入形象再创造,激活他们内心的情感体验,达到审美愉悦的高级欣赏阶段.首先,教师要选择内容与形式都高度完美的或文化内涵较深厚的作品.歌德说过:“鉴赏力不是靠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成.”除了经典性的作品,也不要忽视当代各种类型的优秀作品.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其次,所选择的音乐作品要与作者和时代背景相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思想和技巧性认识的高度.再次,音乐作品中的德育内容要与音乐审美欣赏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德育要通过音乐美育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