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普15年基础教育

点赞:15274 浏览:6912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这是省委省政府基于我省现实省情和发展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我省基础教育保持着争先创业、领先创新、率先创优的良好势头,进入了发展提速、内涵提升、质量提高的新阶段.当前,必须把握新趋势,强化主抓手,突出着力点,营造好氛围,全面落实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的各项举措.

一、把握我省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的新趋势

高水平普15年基础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基础教育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8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一是把握由“面向现代化”走向“建设现代化”的新趋势.我省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的过程是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实质是其“现代性”的提升过程,基础教育“现代性”的核心价值就是“自由、创新、快乐”.恩格斯说:“人的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与一切旧社会的本质区别”.创新是“基于实践、始于问题、系于想象、成于实验、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产生新颖的有价值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过程”.快乐是“人的需要得到了满足”、“最高的善”、“人类行为的动因和生命愿意成长的原因”.只有自觉地把这些体现“现代性”的核心理念落实在基础教育“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之中,才能切实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

二是把握由“面向未来”走向“引领未来”的新趋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发展更科学、社会更和谐、文化更繁荣、生态更文明、人民更幸福”,这就要求基础教育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既要解决实现“有教无类”的困挠,又要推进“因材施教”的障碍,真正实现全面发展与充分发展、因材施教与因需培养、课堂教学与实践锻炼的有机统一.

三是把握由“面向世界”走向“融入世界”的新趋势.面向世界的江苏基础教育是“独特的精神生产”,是依托现有的人培养未来的人,她的使命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性潜能,教师的有效教学意味着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增强,教师的成功在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快乐进步,最好的教育就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江苏基础教育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必须强化共同基础和个性发展目标、横向分类的办学模式所体现的教育公平、课程的丰富性和可选择性、学生发展指导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四是把握由“面向实际”走向“立足实际”的新趋势.我省正处于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阶段.因此,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反映在基础教育领域就表现为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与教育单一化培养的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激发基础教育自身办学活力与现有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实际,时刻不忘“办好每一所学校”是良心所系,时刻不忘“发展好每一位教师”是责任所在,时刻不忘“教好每一名学生”是本领所为.

二、强化我省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的主抓手

首先,强化以“公益普惠”为主抓手,突出“先中之先”.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做到事业规划在先、布局优化在先、投入保障在先、狠抓落实在先.强化各级政府的责任,认真贯彻《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扎实推进“五年行动计划”,有序实施学前教育普及与提高工程、省优质幼儿同创建工程,加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在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同时,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明确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性质.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坚决防止“小学化”倾向.

其次,强化以“优质均衡”为主抓手,凸显“重中之重”.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一是形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共建机制.把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共同发展、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共同提高作为重要政策取向,建立教育资源向困难地区、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的动态机制.通过整合、重组、结对帮扶等多种途径,打破校际和城乡之间的分割,促进区域内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形成稳定的共建机制.二是创新教育管理运行机制.按照“七个一样”的要求,认真总结示范区实行学区管理、集团化办学、九年一贯制、热点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初中以及优化校长和教师统筹调配、定期交流等方面的经验,把这些好的做法和经验转化为制度性成果,在总结完善的基础上逐步推广.三是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价体系.将义务教育整体优质水平、均衡发展水平、资源共享水平等,作为评价地方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上级政府督导下级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方面.

再次,强化以“特色多样”为主抓手,“难中之难”.高中教育之所以是“难中之难”,是因为她集“普通教育”、“基础教育”、“大众教育”、“多样化选择性教育”和“大学预备教育”为一身.破难之策在于:一是推进办学模式、办学体制的多样化.形成公办高中、民办高中、普通高中、综合高中、职业高中和特色高中全方位发展的格局.二是推进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式的多样化.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强化自主、合作、探究,以满足不同潜质、不同特质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条件地开展新型综合高中、特色高中建设试验,鼓励普通高中走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探索建立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互通立交桥”.

第四,强化以“关心关爱”为主抓手,落实“特中之特”.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继续提高普及水平,通过努力使残疾儿童学前三年入园率、残疾少年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均达到85%,并适度扩大随班就读规模,实施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免费教育.实施特殊教育师资提升工程,依托高等特殊教育学院,建设“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建立稳定的特殊教育办学经费投入机制,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三、突出我省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的着力点

(一)突出“与时俱进”.在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的新征程中,越是强调“优先发展”,越要坚持科学决策程序不能变、勤俭创业传统不能丢、清廉务实要求不能忘;越是强调“育人为本”,越要坚持不忘以学生的生命存在为本、以学生的人格尊严为本、以奠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为本;越是强调“促进公平”,越要坚持以“有教无类”促进“起点公平”、以“因材施教”促进“过程公平”、以“人尽其才”促进“结果公平”;越是强调“提高质量”,越要坚持改革“接受性学习”、拓展“研究性学习”、增加“体验性学习”;越是强调“改革创新”,越要坚持以“优先改革”促进“优先发展”、以“深化改革”提升“科学发展”、以“完善改革”推动“持续发展”. (二)突出“育人为本”.首先,坚持德育为先.探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融入社会实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学校管理的措施和方法,自觉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中小学德育工作,注重价值引导与自主学习、分层实施与统一要求、实践体验与知识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其次,坚持“能力为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克服“重传承而轻创新、重选拔而轻选择、重理论而轻实践、重灌输而轻探究、重他主而轻自主”的弊端,注重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做到“名师出高徒、兴趣出高分、激励出高兴”.再次,坚持“体美俱进”.切实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推进艺术教育常态化、生活化和制度化.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中的各项规定,努力实现“三升一降”目标,扎实推进体艺“2+1”工程,开齐开足课程.

(三)突出“改革创新”.古人云:“尊新必威,守旧必亡.”扎实推进我省基础教育承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任务,力争在考试制度改革、多样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有所突破.推进评价制度改革,启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包括品德修养、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学习兴趣、学业负担等要素构成的中小学教学质量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课程基地建设,推进百所“E学习”学校试点,探索建成较为完备的“E学习”平台和丰富的“E学习”资源,为“电子书包”开发和学习方式变革提供支撑.

(四)突出“保障支撑”.继续加大投入.充分认清教育投入是支撑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发展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切实提高财政教育支出比例,不断提高预算内基建投资用于教育的比重.多渠道筹集财政性教育经费,加固改造、重建新建农村校舍,扎实推进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试点工作,启动实施农村校车安全工程.加强队伍建设.制定义务教育学校与学前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标准,高质量完成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完成招收男幼儿免费师范生任务.强化督导职能.落实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完成对县级政府的教育督导.进一步健全规范办学行为日常受理与督导责任落实的工作机制,完善督导责任区建设,建立督导约谈和问责机制.

(五)突出“教研先行”.面对教研内容变化快、教研手段更新快、教研要求提升快、教研成果推广快的现实,“教研先行”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具有时效性、富有创新性.创新教研工作方式.贴近学校,完善校本教研;立足区域,开展连片教研;依托技术,推进网络教研.创新教研工作机制.建立基本规范,完善运行机制,落实推进机制,加强质量监控.创新教研组织领导.加快建立起以各级教研机构为骨干、以高校基础教育研究机构为指导、以中小学为基础、社会性专业怎么写作组织积极参与的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体系.强化教研室的研究、指导、怎么写作职能,并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委托,积极承担教学管理任务,努力把教研室建设成为课程教学研究指导中心、课程教学资源集聚中心、教师专业化发展引领中心.

四、营造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的好氛围

一是营造“善谋致远”的好氛围.“不审天下之势,难应天下之务”.当前,我省基础教育变化之快、变动之广、变革之深,远远超出人们的意料.应当看到江苏基础教育在“高普及率”基础上,保持“高巩固率”难度很大;在“高投入”基础上,保持“高增幅”约束很多;在“高期待”基础上,保持“高满意率”任务很重.教育创业永无止境,教育创新永需人谋,教育创优永随时进,必须坚持科学决策、决策、依法决策,加强理论研究、顶层设计、实践探索,使基础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举措,既体现时代要求、切合客观实际,又反映基层诉求、表达群众意愿,全面提升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水平.

二是营造“求真务实”的好氛围.“求真务实”就是求“认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规律”之真、务“践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规律”之实.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任务艰巨,必须自觉落实省委书记罗志军的要求,做到“成绩面前不懈怠,奋发有为抓落实;任务面前不推诿,强化责任抓落实;困难面前不退缩,勇于创新抓落实;矛盾面前不回避,敢于担当抓落实”,努力营造锐意进取、敢担责任、昂扬向上的好风气,打造责任心强、执行力强、感召力强的好队伍,形成层层负责、一抓到底、创先争优的好局面.


三是营造“和谐共进”的好氛围.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必须把握发展是第一要务、改革是第一要求、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总要求.深入开展“三解三促”活动,了解教情校情,改革难题,化解发展矛盾,促进师生关系融洽,促进学校发展稳定,促进机关作风转变.认真研究绩效工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科学化解历史遗留的老问题,审慎从严控制学校撤并,严格布局调整程序,妥善解决学校撤并遗留问题.探索校车怎么写作管理有效方法.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警机制,发现在早,动作要快,处置在小,确保教育系统的和谐稳定,为党的十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责任编辑:刘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