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诚信教育模式实效性

点赞:2999 浏览:783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诚信是一个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石,而高校诚信教育直接关系到当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诚信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我校的实践, 试研究并探讨高校诚信教育模式的创新以及如何提高诚信教育的实效性.

关 键 词 :诚信教育;模式;实效性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根基和本原,也是现代社会契约和责任的核心.所谓“诚”,即说真话,做实事,反对虚伪.而“信”的基本内涵则是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诚”主要是从天道而言,“信”主要是从人道而言.一般意义上,诚信是指诚实不欺,讲求信用,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相待.在我国,大学生被视为国家的栋梁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诚信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与成败.创新高校诚信教育模式,并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诚信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各大高校都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 创新高校诚信教育模式

传统的诚信教育缺乏针对性,重理论灌输,轻实践锻炼;重师长训导,轻自我教育;重群体讲授,轻咨询辅导.根据一项由湖北省高校工作研究会组织的诚信问题调查显示,33.9%的受调查大学生对于“大学生诚信教育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均选择“教育缺乏针对性”.当调查组问到“您认为大学校园开展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哪些?”时,52.9%的受调查大学生选择“建立健全诚信制度”,58.8%的受调查大学生选择“加强个人修养”,均高于选择“利用多媒体大力宣传”(39.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43.8%)、“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31.3%)的大学生比例.大学生对于传统诚信教育模式,如媒体宣传、理论课教学等如此之低的评价,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校诚信教育模式的老化和诚信教育载体的滞后.如何创新高校诚信教育模式,建立诚信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发挥学生在诚信教育中的自主性,是当前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诚信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之互动平衡模式

互动平衡模式是指在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教育过程中,通过构建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双边互动的平衡结构,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大学生教育模式.它的基本内涵是以诚信为本,以师范育人目标性与诚信养成过程性的基本矛盾为动力,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关系为结构,以诚实守信的道德元与科学知识的能力元相整合为内容,以培养专业能力与诚信品质的平衡发展为目标,而构建的道德教育模式.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互动平衡模式中,以“学生为中心”为出发点,视学生为知识建构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的认知建构起到导向和促进作用.学习不再是教师把诚信教育理论知识简单的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只有具有主动吸收能力的学生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诚实守信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坚定其实践的道德意志.与此同时,为人师者首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以师生双方的人格平等为基础.学习的过程应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双向主体关系.依据互动平衡模式的这一原理,我校结合本校特点,以第二课堂、校园文化、警务化管理、社会实践等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积极建构诚信教育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主动接受诚信教育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养成自立、自强、自省、诚实守信的人格.

2.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互动模式中,教育者应当考虑到学生所具有的道德水平和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育,做到因材施教.对于道德水平尚为较低的学生可以从一些日常行为规范入手;而对于一些本身道德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可以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这就对我们教育者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教育者深入到学生中间,发觉学生个体的差异并且尊重了解学生的道德需求,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我校在实践中,设立了“三种考场”,即诚信考场、关爱考场和一般考场.其中,诚信考场不设监考员, 不安装摄像头, 该考场的考生在考试前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关爱考场是针对平时律己不严、诚信表现有欠缺、有违纪苗头或已有违纪的学生开设的考场.该考场设有两名监考老师,监考老师应带以亲情监考,不得歧视考生;一般考场就是传统的考场,即没有进入诚信考场和关爱考场的同学在一般考场完成考试.“三种考场”的建立正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基础之上的,通过这一举措,不仅考验了学生的思想品质,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人格养成教育模式的目的.


(二)诚信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之情景构建模式

情景构建模式是指在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教育过程中,通过设计虚拟场景,设置真实环境,构建先进、科学、互动的情景结构,促进教与学的优化组合,从而对学生实施诚信教育的模式.情景构建模式提倡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主张情景教学,给学生提供真实性的任务,使学生了解所要解决的问题,从中体验到主人翁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诚信教育知识的积极主动性.此外,以诚实守信为切入点和核心,构建情景模式,以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为特点的具有品牌战略意义的人才,是该模式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模拟情景的构建过程当中,教育者可以让每个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与同伴的思想碰撞下得到道德的提升.比如,针对大学生的助学贷款诚信问题,我们在进行宣传教育的同时,可以创设一个相关情景,播放有关助学贷款不诚信的一些行为,以讨论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发表看法,让学生在集体讨论中感受到不诚信可能对将来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使一定的品德规范同自身的基础观点发生矛盾,在这种矛盾的产生和解决中达到诚信水平的提高,并在丰富他们的道德思想的同时提高道德反思和探究能力.依据情景构建模式的优势,我校在实践当中,充分利用各大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所创设的生活情景,以及在平时的警务化管理过程中注重营造具有真实、生动的情感体验环境,使学生在诚信教育的学习过程中不再感到枯燥乏味,而是寓教于乐,更具直观性、趣味性和愉悦性. 二、提升高校诚信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诚信既是思想观念的认知过程,又是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诚信既要求个人的内在自我修为,又需要依靠较强的外在约束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的熏陶.因此,提升高校诚信教育的实效性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途径入手.

(一)加强学管队伍的作风建设,树立“以学生为本”、诚实守信的怎么写作观念

学生管理队伍的诚信作风建设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当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和诚信办公的思想,以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高效及时的办事效率,优质的怎么写作意识和一流的管理水平,赢得广大师生的认可和信赖.同时,保证与师生利益密切相关的有关奖惩的诚信度,在学生入党、评优、评奖学金、就业等奖惩评审过程中,做到公开、公正、公平、透明,增加诚信办公的实效.

(二)使大学生从法律层面全面理解诚信的涵义

传统的诚信教育模式注重从道德层面讲诚信问题,而忽视了对学生从法律层面诠释诚信涵义的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并不适应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容易走入诚信教育的死胡同.相反,法律通过权利义务的双向规定来影响人们的意识并调节有意识的活动.所以只有法律才能最适应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最能满足市场经济社会的需要.因此,要使学生理解诚信是一个法律范畴,是实现自我合法利益的前提,维护诚信其实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其次,道德对违反义务的行为无强制性后果,而法律对违反义务的行为人会明确给予相应制裁.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同时也是一个法律范畴.一方面,通过道德的“自律”来塑造自己的诚信形象;另一方面,必须让学生充分理解诚信是一项法律义务,具有强制性,违反诚信必须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由此可见,提升高校诚信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应当在坚持传统道德层面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法律宣传和教育,使学生清楚法律能为诚实守信者提供什么样的权利保障,而哪些失信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其法律责任和后果如何等,要切实使他们从法律层面上全面理解诚信的涵义.

(三)把诚信教育和各专业相对应职业职责相结合

不同的学科专业具有不同的诚信内涵.比如在专业中,的职责是在公平正义中体现诚信友爱,在安定有序中体现和谐共赢,以的公信力和诚信度带动全社会互帮互动,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营造全社会诚实守信的氛围,以诚信赢民心,创新社会管理,营造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社会秩序,以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取信于民的形象体现的核心价值观.因此,要在教学过程中贯穿诚信教育,通过丰富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式来建立创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和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人格,为他们将来走入社会形成正确的职业判断打下良好物质基础.我校在践行警务化管理过程当中,将诚信教育融入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了铸造忠诚警魂的信念,强化了师生的诚信意识.

(四)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规范信用考评体系.学校要选好诚信教育与管理的“切入点”.在每年新生的入学教育中向新生发起“诚信倡议”,并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与每个新生签订《诚信承诺书》,为他们建立诚信档案.诚信档案将伴随着每个新生度过整个大学生活,时刻监督和约束着每个学生,为开展诚信教育与管理搭建了平台.在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同时,还应规范大学生的信用考评体系,对诸如考试、不按时还贷、不履行就业合同等具体行为进行量化考核,并由学校的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跟踪测评.以此作为学生评优、评先、入团、入党、申请助学贷款、评定奖学金等的依据.

我校在新生入学之初,即为每个学生发放《诚信准则》,建立诚信档案,并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建立了科学的评价标准.比如,定性: 有违纪、失信行为的, 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扣分, 其中, 有偷盗行为, 考试的实行一票否决, 当年评为诚信不合格.定量: 每人每学年按一百分为基本分, 做得好的加分, 不好则扣分.在实施中组织学生互相监督, 互评互学.评选中坚持全程、全面、真实、准确、公开、公正的原则.年终总评为优秀者上光荣榜, 给家长发喜报.不合格者, 定人帮助, 限期改正.

高校诚信教育模式实效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生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五)强化对毕业生及助学贷款学生等特殊群体的诚信教育

在毕业生中要加强开展诚信教育,要把毕业生的违约问题放在个人诚信、社会影响、学校声誉以及学校长远利益等角度来考虑.以毕业生就业实践中政策法规的学习和指导为契机,加大诚信教育的力度,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提高高校毕业生在社会中的诚信地位,促进毕业生诚信择业,充分就业.

高校获得助学贷款的学生的诚信教育尤为重要,关系到高校的名誉及今后贫困生同学的切身利益.高校应当就如何构建个人信用大厦、按时还贷进行诚信教育,营造诚信氛围,在学生中树立“还贷光荣,欺骗可耻”的思想,做好毕业生签订还贷计划和毕业追踪工作.

我校在实践当中,积极为贫困的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工作岗位;如遇到学生特殊情况急需帮助的, 学校动员师生捐助解决.此外,学校成立了学生助贷中心, 开展“校银”合作,每年安排助学贷款为其提供帮助,使他们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在毕业时优先推荐这部分学生就业, 以提高其还贷的能力.学校在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充分考虑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满怀感恩之情坚持诚实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