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现状

点赞:24389 浏览:115901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当前教育信息化正进入融合创新的发展新阶段,在这创新发展阶段的教育越来越要求技术以智慧性方式推进教育变革,实现教育创新,智慧教育成为信息化教育应用的一个新范式.该文通过国内外文献,分析智慧教育在国内研究现状,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提出智慧教育发展策略,以期对我国智慧教育的发展与建设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智慧教育;智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2-7674-03

Abstract: The current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s entering a new stage,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ion innovation is being more and more requirements in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stages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to promote education intellectual way change, realize the innovation in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bee a new paradigm of information-based education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paper analysis the research status quo of art education, from the Angle of knowledge traner, put forward art educ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art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Key words: art education; art learning

1.概述

网络技术、智能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以前有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为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促进硬件设备和无线宽带通信成本愈加低廉,技术应用更为方便与普遍.这些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我们教育信息化深度发展提供了充分条件,也为我们智慧教育提供了契机与挑战.

无线网络、传感技术、机器人、3D打印机和多屏技术等,为智慧教室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条件,从而为实现智慧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环境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建设个性化学习环境,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和怎么写作,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最终达到深度知识建构,培养21世纪创新型人才?智慧教育正在这一矛盾中孕育而生.

本文拟对智慧教育概念、智慧教育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提出智慧学习策略,认为要促进智慧教育与教学一线相结合,必须把教学环境建设与教学理念相结合[1],这样才能使得智慧教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智慧教育的内涵及现状

2.1智慧教育的内涵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深入应用与推广,使得我们教育被赋予新的内涵和特征,各个领域的研究者分别从各个不同领域开始探究智慧教育的内涵,如教育技术领域研究者纷纷从信息化视角对智慧教育概念进行了阐述.祝智庭教授在《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文章中分析了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s),运用智慧教学法(Smart Pedagogy),促进学习者进行智慧学习(Smart Learning),从而提升成才期望,即培养具有高智能(High Intelligence)和创造力(Productivity)的人,利用适当的技术智慧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并不断地创造制品和价值,实现对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灵巧机敏的适应、塑造和选择.[2]

我国学者靖国平从教育视角提出广义智慧教育,认为智慧教育是一种更为全面、丰富、多元、综合的智慧教育,它主要包含:即理性(求知求真)智慧的教育、价值(求善求美)智慧的教育和实践(求实求行)智慧的教育,这三个既相互区分又彼此联系.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促使受教育者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智慧本质,成长为理性智慧、价值智慧和实践智慧的统一体.[3]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智慧教育既具有“教育的智慧”属性,还具有“信息技术智慧”属性.信息技术属性是手段,通过信息化手是促进教育和人的智慧发展.智慧教育的本质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并创新有效的智慧教学模式,实现个性化、智能化和体验化学习环境,形成优质教学内容和合理资源分配机制,多层次培养并提高学习者信息化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数字教育阶段的目标是实现学习者打破时空界限,实现随时随地学习,在智慧教育的目标:促进学习者的随时随地的深度学习,促进学习者智慧建构.

2.2智慧教育研究现状

1) 国内外智慧教育案例分析

(1)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个性化云

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雷汉姆小学开展的教育云计算项目,该项目通过云计算技术,多所学校间实现了互联互通,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为自己设定不同的学习路径,既可以选择本校的课程,也可以选择其他学校的课程.该州所采取的做法的好处学校就不需要管理云端复杂的技术架构,而只需要提供开放的标准,使得其教学资源、方法、工具能够在网络上被购写支付、被使用.[4]

(2) 新加坡――智慧教育

新加坡在其 iN2015 计划中提出实施智慧教育计划[5],该计划目标是培养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学生.在新加坡2015计划中,主要通过 EdVantage 项目的实施来落实,目标是提供一个延伸至课堂以外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包括三部分:(1) Iaccess,为学习者提供随时随地的学习机会;(2) Ilearn,为学习者提供交互式数字学习资源,激发学生进行独立的、个性化学习;(3) Iexperince,通过整合各类应用程序和信息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交互式智能学习,促进师生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该项目中特别强调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和过程评价. (3) 韩国――与传统并行的数码教科书

韩国《智能教育推进战略》中指出:自2015年起,韩国将在所有学校建设以云技术为基础的教育环境,在一线学校正式实施“量体裁衣”式的智能教育,用纸张制作的传统教科书将从学校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数码教科书,学生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智能平板、智能电视等各种数码终端灵活使用.特别强调电子课本的设计与学生智慧学习(art learning)之间的关系.[6] 韩国智慧教育战略体系的核心是数字教科书的普及推广,期望通过教材的彻底革新来带动整个教育体系的升级改造.

(4) 南京――智慧教育

南京“智慧教育”系统在硬件部署、软件应用、怎么写作方式等多方面可以紧密依靠南京市政务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所提供的 Saas、Paas、Iaas 怎么写作,进行建设.信息技术应用深入开展,镇海教育门户网站成为全区教育系统信息发布、政务公开、资源共享、业务交流的重要平台,E- MAIL、FTP、DNS、区域版杀毒软件、VOD视频点播、音频点播、网络直播等应用全面展开.[7]

2) 综合国内外我国智慧教育案例分析,智慧教育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忽视软实力的发展.智慧教育的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在智能设备的购写和资源的建设,而对创新人才培养系统开发,公共教育资源标准和怎么写作和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的资金相对较少,所以有效的智慧教育系统没有被完全建好,这对于实现智慧教育将是一重大挑战.[8]

(2) 信息孤岛,各个学校内容资源可以共享.[9]但是这与我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目标校校通还有差距,特别是高校资源的建设,还存在低质量教学资源重复建设,而高质量教学资源不能实现共享.

(3) 目前智慧教育的建设方案主要是由教育资源出版公司和电子学习(e-learning)公司和政府一起合作承建.这相对于智慧教育的目标,这些力量有些薄弱,应该需要更多学科的专家参与,共同建设智慧教育建设方案.

(4) 教育体制保障问题.由于智慧教育从提出到应用时间比较短,目前还只是处于建设和实验阶段,对于教学评价还仍借原有的教育评价体制、教育管理体制等,这些与智慧教育重视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9]

(5) 我国现阶段智慧教育的建设都是以政府和学校为中心,从上往下的方式.而智慧教育的目标是赋予学生于智慧,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智慧学习环境,实现学生进行个性化、体验式地进行智慧学习,从而培养创新型人才.所以我们在智慧教育建设时应该从下向上的方式进行建设,充分考虑学生特征与学习方式.

智慧教育目标是通过信息化手段赋予于学生智慧.一个完整的智慧教育系统,必须包括教师、数字资源、信息学习环境和学习者,所以要促进智慧教育向前发展,还需要更多研究智慧教育环境下教师信息技术技能、信息化教学策略及信息化学习策略的研究.

3.智慧教育的发展策略

如何使智慧教育的发展促进更好的创新型人才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一直探究的问题.该文根据钱学森“大成智慧”的理念以及智慧教育存在的问题,以下往上的发展方式,从知识传递角度出发,结合影响智慧教育环境因素,提出智慧教育发展策略.

在教育系统中,知识的传递是连接师生的桥梁,是整个教育过程中重要的因素.知识传递是以学习活动为媒介的,学习活动主要由:学习者、教师、资源、评价、工具五个维度而展开[10],如图1所示.该文分别从学习环境、教师、学习者、工具、评价五个维度提出智慧教育发展策略.

1) 在教育机构中首先建立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的、交互式、丰富的学习环境.

丰富的、智能的、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将能更有效的促进学习者进行学习.在智慧教育发展中,通过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上下文情景技术、学习分析技术,创造智慧学习环境,能够识别学习者特征,感知学习情景,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与便利的互动工具,并在学习者学习过程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和评测学习成果,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11]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资源的使用变得更加方便.但并不是说拥有了这些技术就有了相关的资源或这些资源就是好的资源.学习资源的建设要围绕实现学科交叉,学习内容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以富媒体和交互性呈现,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例如贾斯珀案例,把一系列的科学、物理、化学等知识设置在具体情景中,培养学生综合问题处理能力.同时在资源中实现语义检索,利用语义网络建构知识体系,可以实现知识化、智能化的搜索.这样同学们平时讨论、发言的资源在合理地组织下也能发挥巨大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资源师生共建.

2)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策略,加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很多人过分强调信息技术使用,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教师只是课前的资源制作者和发布者.显然这一观点与智慧教育观念相背.所以再智能的教育,都不能缺乏优秀的教师.祝智庭[2]认为智慧教育以智慧教学法为催化促导.在智慧教育中,教师要更加结合信息技术,建构文化共享(、责任、价值认同、利益观)的学习共同体,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学习工具和实践机会,实现学生进行个性化、自我建构学习.所以在智慧教育中,我们需要更好的发挥都是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技能,运用信息技术,积极引导和推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习者智慧学习的发生和智慧行为的涌现.

3) 培养学生集体责任意识,提供信息化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自我组织能力.

很多文献研究都关注智慧学习产生的条件,而忽视学习是学习者的事,在智慧学习环境中,如何促进学习者智慧学习,创新思维的产生,首先需要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真实感、责任感、安全感,同时还要求学习具备一定的自我组织能力和学习策略.所以在智慧教育系统中,我们除了创建学习体验情境,促进学习者参与式学习,缩短“认知鸿沟”和“经验鸿沟”,调动学习者的情感动力系统和认知意动投入,要根据学习者特征和学习方式,提供具体的学习策略,帮助学习者更好学习.同时为了更好的学习者之间进行合作学习,还需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集体责任意识,认识知识的建构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集体的事,在进行知识建构中,根据个人要不停地向集体知识进行贡献,这也是钱学森所指的每个人贡献自己所学的新知识,大家一起共同进步. 为了能够更好的锻炼学习者的自组织能力,在学习环境中,借助信息技术,提供多样化工具,同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支架,学习者通过这些帮助怎么写作,渐渐锻炼出很强的自组织学习能力.

智慧教育现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信息技术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4) 建立方便、便捷的协作会话工具和知识建模工具

在智慧学习系统中,工具是师生、生生、学生与学习内容交互的桥梁.通过协作会话工具和知识建模工具,可以保证学习活动顺利的进行,知识建构.然而在大量的学习资源建设时,大多数都考虑学习内容的视觉化、动态的呈现,而忽视学习工具的建立.如在韩国智慧教育中,有专门研究基于电子课本学习工具的分析,通过分析基于电子课本的注释功能及应用,来探讨学习工具在知识建构中的重要性.[12]

5) 建立电子学习档案袋过程评价机制.

智慧教育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赋予学生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在智慧教育实验基地,要建立符合智慧教育理念的评价体制和评价指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design of a structured plug-in art education system》文献中,指出智慧教育系统必须包括即时学习评价系统,通过学习评价系统,对存储在数据库关于学习者的学习档案袋(注意力、理解力、参与、交互、答疑等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整体、全面的评价,进而促进学习者的发展.

4.小结

随着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实现教育信息化持续良好的发展越发显现出其重要性和迫切性.智慧教育将利用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手段,创建具有一定智慧特性的学习时空环境,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科技和社会文化的高度融合,以最终实现对人类的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