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使教育变味

点赞:32070 浏览:15285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或许是人口太多,或许是就业太难,我感到中国现在的教育其实就是级级选拔、层层选拔,选拔使教育目的丧失,选拔制造挫折、失败.而高考将考试这一手段名正言顺地变为竞争性选拔,变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在这种不完善的考试制度下,教育变了味,迷失了方向.

回想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之际,把用来印《毛选》的优质纸张用来印制了高考试卷,那是多么令人振奋的惊险一跳,不论尊卑贵贱,不论农村人还是城里人,都要参加高考,按高考成绩划线,从而进入人生不同境界.当时具有科举考试味道的中国第一考――高考惊醒了多少年轻的和已不年轻的人们的梦.但时至今日,谁又能料到高考又成了多少中国人――考生、家长们的心头之痛.以省为行政单位划定录取分数线,以省为界分配录取名额,标准化考试、奥赛获奖者可被保送或优先录取、一流高校与二流三流高校贫富不均地位不等、高考对中考的负面导向及引发的中小学择校热居高不下等这无不与选拔性考试有关.


我们的教育目的也是几经改变,难以把握,也难以最终实现.“接班人”说,“建设者”说,“劳动者”说,“四有新人”说,学校、学生、教师都感觉到既抽象又遥远.笔者认为,教育目的还是以实现素质标准为佳,即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其他国家教育目标是什么笔者没有仔细考证,但欧美国家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宽进严出、快乐教学、探究性学习、注重人文精神等做法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其许多名校培养了大批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各行业精英人物,但他们并未以学生身心健康被损害为代价,也不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2006年4月,总书记访问过的美国耶鲁大学是所私立学校,培养出的好几位美国总统当年在校时也并非学业成绩名列前茅.现任校长就认为学生分数只是学术上的一个指标,并不说明其他.我们通过严格的选拔性考试考出了勤奋程度世界第一但近视率极高、身体素质下降、以及创新力和竞争力较差的大批学生,也考出了有学历、有专业技能、有一堆证书(获奖证书或考证)但道德素质并不高的学生.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失误甚至悲哀.

选拔使教育变味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素质教育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现在教育界内外仁人志士痛感选拔性考试必须改革:中国政法大学改变了招生分配名额制度中的不合理做法,人民大学和中科大校长呼吁国家不能再偏爱“两校”,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则大胆尝试选拔高校新生的新途径.我们应对这些有实质性的举措鼓掌叫好,同时也应继续加大中小学课程改革力度,使素质教育特别是探究性教育在中小学开花、结果.我们有理由相信,改革完善后的教育考试制度,终将使之成为实现教育目的的有力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