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点赞:18014 浏览:8165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人力资源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其开发与积累的水平、拥有的数量与质量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而人力资源的质量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程度、水平与活力.2010年在党的十七大的有关部署下,、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

我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育改革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关 键 词 :人力资源;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6-0185-01

一、教育与人力资源

(一)教育的涵义与理论.

什么是教育?我国自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记载,《孟子尽心上》中提到“得天下才而教育之,之乐也”;宋代的无名氏《儒林公议》卷下写到“今朕建学兴善,以尊士大夫之行,而更利革弊,以尽学者之才,其于教育之方,勤亦至矣.”可见,早期的教育一词带有“教诲,培育”之意.古今中外,关于教育的定义不胜枚举.我国的词典给出了两种解释:一种是教诲,培育和教导;一种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

(二)人力资源的涵义与理论.

人力资源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人力资源开发是指对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上的全面和全过程的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主题,与我国当前所处的国际环境密切相关,这也是由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的.

(三)教育与人力资源的关系.

1.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

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地位是由教育的本质和功能所决定的.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无论对于我国整体意义上的现代化建设,还是对于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等,教育都具有基础性地位.教育对于培养劳动人口的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工程也具有基础性作用.

2.教育是培育优质人力资源的主要手段.

第一,教育促进人力资源的生成,人力资源不能等同于人口资源,并非有了一定数量的人口就能自动生成人力资源,而是需要去开发和建设.第二,教育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既是联结社会需求和人的发展的桥梁,也是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或形成优质人力资源的主要手段.教育的育人本质和现代功能,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和再生性特征,决定了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主要手段.教育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其二,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其三,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创新能力.第三,教育引领人力资源培育的方向.优质的人力资源必须做到适应社会的需要且要求人才结构合理.因而,人力资源的培育就应当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和方向性.


二、我国教育发展的改革与完善之路

(一)大力推进依法治教,保证教育环境安全、合理.

依法治教,就是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通过教育法制建设,保证教育工作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全面依法进行,推动和保障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健康有序进行,保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实施.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方略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依法治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教育行政部门改变领导方式,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是培养跨世纪新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有力保证.

(二)教育体制改革,建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终身教育体系与学习型社会.

21世纪是知识教育大发展的时代,教育将更加注重人才素质的培养.国务院2010年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一批改革目标明确、政策措施具体的教育改革项目完成备案程序,标志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需要建立更加开放的教育体系,调整教育结构,推进相互间的转换和协调发展;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必须从教育事业的实际出发,重组教育资源.同时,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实现办学和教育投资的多元化.在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的前提下,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充分利用民间资源,实现多元化办学.与此同时,还要大力发展教育资源信息化,构建学习型社会.

(三)加大政府教育支出,优化国民教育结构.

一方面,加强教育事业的制度建设与立法监督工作.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的软肋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制度、法规的欠缺和不完善所造成的.因此,要使教育支出得到可靠保证,就必须进一步完善教育立法,健全教育制度体系.另一方面,扩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增加教育经费总支出.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

我国在教育上的财政性教育支出分配不合理导致了基础教育上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高等教育上的经费投入过剩,面对此种情况,和地方政府应当明确义务教育经费支出在各级教育经费支出中的优先地位,把有限的教育经费更多地投入到基础教育中去.同时还要优化地区和城乡的财政教育支出结构,建立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鉴于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不均衡的地区经济发展,单靠地方政府的财力不足以保证对教育的充分投入,为此,政府应当通过平衡各地区间的财政及教育条件,保证各地区间合理的财政教育支出.

(四)大力提升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是目前我国开发人力资源,实施人才战略的现实需要.教师需要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适应综合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的新要求;促进学生道德、学识与个性全面发展的综合水平.总之,“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