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点赞:15791 浏览:6940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在小学的实际教学中,品德教育课并没有受到学校、老师及家长的重视,他们仍然将其作为辅助科目放在了次要位置上.特别是在教育资源相对缺乏、教育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更是形同虚设.本文以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为起点,分析了如何加强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小学时期的儿童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助于儿童形成初步的善恶美丑的价值取向,对儿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想品德教育必须从小学生抓起,让小学生及时了解相关要求,以此来规范和指导自己的行为,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知道应该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从小做道德观念强,思想品德好的人,长大后是很少违法犯罪的,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教育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树立为人民怎么写作的思想,从小养成勤俭节约、尊师爱生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学好知识,立志成才.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关键字:思想品德教育;农村小学;课堂效率;提高

根据国家教委《 中小学德育纲要(试行草案) 》精神,中小学德育即学校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要求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农村,农民已经认识到了学文化的重要性,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以便将来能够跳出农村,脱离繁重的农田劳作.这样的思想意识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成为了最高关注点,孩子学习成绩好,学校就是好学校,老师亦即好老师.在基层工作的老师中,相当一部分人也认为学生的文化课优异,升学率提高,就是对本职工作的完全负责了.但是,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的道德情操、人生观、价值观等都深受其影响,因而思想品德教育不容忽视,教师应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挖掘品德形成的内驱动力

作为品德的形成只有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才能使品德的形成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强制变成自觉,最终使道德行为落到实处.素质教育要求努力改革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是灌输者,对于一些道德理念他不去考虑学生能不能接受、愿不愿意接受,把学生当作是接受知识的机器.因此,学生的学习有着被动性,这样不利于学生品德的形成.而交流正是依据学生认识过程的特点,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没有兴趣的获得是不快乐的,是枯燥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抓住学生的兴趣,就等于激发了学生自觉行动的意向,就能使他们产生强大的内驱力,就使他们自觉的兴致勃勃地去进行行为实验,去主动的加深道德认识、推动道德行为、坚定道德意志.这样也就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的主体性.实践也可放在课后,让学生在实践中去验证、加深道德理念,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情是贯穿在品德的形成过程之中.道德情感成了学生道德行为的巨大动力.所以,重视学生情感的培育的激发,使之有终身难忘的情感体验,才会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和义无反顾的道德行为.

二、老师须以身作则,以情感人

一个人的情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感染别人,使对方产生相同或与之有联系的情感,这就是情感的感染性.在进行思想品德评价中,教师要针对小学生思想敏捷,接受新事物快、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心理特征,设置评价标准.老师又往往是孩子心目中的神,老师的一举一动,自然就成了他们有意或无意中模仿的对象.老师的行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认知.礼貌用语十个字几乎人人都知道,但是运用起来却总不是那么的顺利.教孩子们懂礼貌,不是光靠老师教会十个礼貌用语就大功告成了,真正的学会就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三、利用家庭教育和校外教育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但家庭教育毕竟不同于规范化的学校教育,它必须接受学校教育的指导.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研究教育学生的方法;定期召开家长会,反馈学生信息,沟通学校与家长的教育思想、教育目的,达成教育共识.实行教育开放周,让家长到学校看学生上课,参加学生的活动,密切学校和家长联系,建立学校和家长之间各种联系机制,如教师家访制度、书面联系制度、家长和教师互访制度、家长会制度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抓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使我们的学生从小学会做人,做好人,将来成为社会有用的人.

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是质朴的,农村的孩子尤其多一份乡土气息.教师和他们如何营造浓厚的感情,融洽的氛围呢?第一,平时多与学生接近,别嫌弃孩子的乡土味,谈谈乡间的趣闻乐事,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下课后,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一起谈天说地,和他们一块玩一些有意义的游戏活动等.第二,以身作则,以理服人.教师的言行就是学生的表率,中肯的说理才能使人心悦诚服.第三,多一点关爱.特别是对现在农村的留守学生、特殊学生(如残疾孩子),他们渴望亲情,渴望帮助和关爱.老师的爱犹春风化雨,会让学生心里希望的小草长起来、绿起来.第四,多些微笑.在设计、引导讨论时,要掌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层次性原则;要注意引导学生辨是非、明事理,是非不辨则事理不明;要注重贯穿,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坚持知行合一观;要充分发挥教学,让学生各抒己见,哪怕是很幼稚甚至错误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这种融洽鲜活的关系的背景下,学生乐于接受、信任、喜爱老师,自然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