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在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点赞:11443 浏览:4671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也是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他重视音乐等艺术教育,培养人的“艺术的兴趣”;主张“音乐教育要从小抓起,培养人才幼苗”.在音乐中应培养幼儿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身体与其进行“对话”,发挥音乐教育对幼儿认识周围的世界重要的作用.

[关 键 词 ]陶行知思想;音乐;想象力;创造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重视艺术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和主张影响着音乐教育.教师应运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更好地指导音乐教学实践,让幼儿通过系统的音乐教育,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开启他们的音乐智慧.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音乐教育中的运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音乐教育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一、渗透舒适音乐陶冶幼儿性情

陶行知主张生活教育:认为“生活即教育”.生活是艺术,艺术寓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利用音乐去陶冶幼儿的性情,善于利用音乐让幼儿体验生活的情趣,让音乐走进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学会倾听、鼓励幼儿表达,培养幼儿的自信.“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音乐是最能打动人的,音乐的力量是强大的,音乐能够触动幼儿心中最柔软的那根情感之弦,唤醒人类心底最最美好的情感,让音乐在幼儿的心中播下最美的种子.

如果在美丽的清晨,小孩一进幼儿园,就能走进一个有音乐的环境,处处有轻声舒缓的音乐.玩积木时,有美妙的钢琴曲伴奏;娃娃家时,有灵动的儿童歌曲陪伴;连起床、分餐都有不同性质的音乐相伴.包括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如搬椅子、坐半圆、排队做操等,都是用固定的音乐去引领,久而久之,幼儿的生活充满着音乐,他们的倾听兴趣也就会慢慢提高.

二、挖掘多样音乐释放快乐情绪

音乐能烘托环境氛围、培养美感、陶冶性情、净化心灵,还能调节心理的情绪、促进身心健康.教师应挖掘不同的音乐作品,分析和表现音乐作品的各种情感基调,如《幸福年》是热烈奔放、喜气洋洋的;《摇篮曲》则舒缓优美,旋律细腻等;《红绸舞》将喜庆、爽快、俏美的东北秧歌同豪放、粗犷的陕北秧歌有机结合,互存互补,形成了新时期舞台秧歌热烈、舒畅、明快的特色,极富感染力;一些经典的乐曲却如水柔情,如梦迷离,也是优美动人的风景画.教师要区别不同的音乐情绪上的细微差异,让幼儿释放心中的快乐情绪.如唢呐《抬花轿》,教师可以让幼儿说出音乐中高兴的感觉,并让幼儿去表现出高兴的情绪.经过这样的熏陶,幼儿的情感体验、情感表达会逐步变得细腻、深刻.

三、调动多种感官激发创造

陶行知的音乐教育思想观点与主张,可以指导音乐教学中幼儿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人格.因此,在日常学习中,教师应该科学地调动幼儿感官,让他们积极参与活动,体验音乐,充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1.听觉能力.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幼儿怎么写作的,可他们长大了都是听音乐的人.”可见,听觉对于幼儿园的幼儿学习音乐的重要性.学会倾听是理解音乐的基础.由于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教师应让幼儿用耳朵去听、去感知,以此来培养幼儿倾听音乐的能力,提高幼儿通过生活中的音乐发挥想象.

2.视觉材料.视觉材料具体形象,便于幼儿感知和理解.秋天到了,活动室里有浓浓的秋天感觉,教室的苹果树、橘子树上挂满了成熟的果实,幼儿都喜欢这片“果园”,常常走进果园用鼻子闻一闻,拿着水果篮走一走.借着这些对视觉有冲击力的场景材料,教师可以在苹果树旁放了音乐“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等”幼儿们纷纷不由自主涌进“果园”,抓住幼儿的兴奋点,与幼儿们一起唱起了这首歌.幼儿们个个兴高采烈,边唱边拿着篮子里的苹果“吃”了起来.幼儿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词,学会了新歌.幼儿在充满魅力的环境中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歌曲生动的美感,激起了学唱歌的兴趣,感受到了唱歌的乐趣.


3.动作训练.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强调音乐与动作的结合.他说“上帝给了每个人一部乐器,让我们来演奏最美的音乐” .这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充分调动身体的感官,通过动作辅助,这样的感受必然会更生动、更深刻.如在教幼儿认识节奏的时候,就可以从模仿妈妈洗衣、刷牙、打扫卫生中去体会节奏的变化.还可以让幼儿通过身体各部位动作来表现节奏的快慢,如拍肩、点鼻子、拍屁股、绕指、身体晃动等,让幼儿们在音乐与动作的结合中感受快乐.

责任编辑 沁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