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释是文学教育的基石

点赞:4524 浏览:1482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内容摘 要 :当前文学教育存在着方向不明和理论依据模糊的现象,笔者试图围绕文学阅读的对象和理解的方向,作出合乎文学教育规律的解释和说明,为文学教育在中小学的成功实施提供理论借鉴和指导.

关 键 词 :文学解释 作品意义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是师生共同面对文学文本的话语解释,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建构其精神境界的活动.这种话语解释既应遵循文学解释学的一般规律,也要合乎阅读教学的特殊规律.因而有必要探讨文学解释学的共性规律和个性特点,以提高文学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一、文学解释学曾经发生的重心转移

文学文本解释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学教育的成败,因为文学文本是其主要凭借和依托,是呈现和重构文学教学内容的基础和前提.长期以来,文学解释的重心何在的争论和变迁,影响了语文教师处理文学文本的策略和方法,并在特定时期对文学文本的正确解读产生了游移.

建国后相当一段时间,文学解释是以作家为中心的.以作家为中心的文学解释,势必要重视作家的思想变化对作品意义的重大作用.在这样的目标追逐下,遇到了文学解释的现实困境.因为作家的人生经历伴随岁月的流逝永不再来,加上作家的思想变化并不能直接接触,这样时代背景的真实性也就难以得到还原.因此在有限的背景材料和作家生平中,并不能真正找到文学解释上的科学依据,给文学解释带来现实操作的难题.这样以作家为中心的文学解释虽貌似客观,却主观性很强.语文教师单凭只言片语的权威话语印证并不能奏效,就只能依附于教参的权威解释,跌跌撞撞地奔行在毫无目标的文学教育的迷途中.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文学解释开始回归自身,强调以作品为中心,将目光聚焦在作品的原始意义上.这势必要强调作品中固有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韵味,这样作品的原意追逐和审美探询已经成为语文课堂的阅读方向.而现实的情况却是,作品的意义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阅读者的审美经验和生活阅历的制约,随着读者的不同而发生改变.不但不同时代的读者面对同一文学文本会产生不同的意义结论和审美价值的判断,甚至同一读者在不同人生阶段或心路历程来阅读同一文学文本感觉也会发生变化.这些足以证明,文学解释对作品原意的探寻已经变得十分渺茫,这种刻板僵化的追逐很不切合文学阅读教学的客观实际.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文学解释学悄悄地转向以读者为中心.在文学阅读教学中,关注到了读者独特的解释文学文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文学教育转变为要充分发挥读者的阅读心智和审美潜能.阅读教学开始赋予读者灵活而聪慧地解释文学文本的权利,语文课堂已经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结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众多语文教育者的眼里,文学文本自身因其形象的灵动和多变、语言的模糊和多义,所以文学文本的意义和文学文本的结构都具有不确定性,每个阅读者只能借助想象和联想恢复文学作品所描述的生活全貌.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引领学生把被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把不连贯的图景整合得连续有序,把文本潜在意义给予重新拆解和重新建构.

文本解释是文学教育的基石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教育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进入新世纪的短短数年内,文学教育开始关注语文教学的自身规律,开始探寻文学解释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特规律和路子.事实上,在众多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眼里,文学解释不必拘泥于作家的个人身世,作家的生活经验仅仅作为辅助的参考.文学解释也不必绝对真实地描述复活作品的原意,作品的原意仅仅作为方向的参考.文学解释也不必压抑读者的审美创意和合理推测,只不过读者的推测要合理节制.在广大的语文教师眼中,文学解释学不是复原作家历史,也不是复活作品原意,也不是任读者毫无根据地妄加猜谜.这时候的文学教育巧妙地将上述三者结合起来,让作家、作品、读者连动形成鲜活的生活图景,在这生活图景中完成复杂的心灵交流和思想碰撞.而联系上述三者的就是文学文本的语言形式,抓住语言形式而进行富有创意、贴近生活的联想和想象,是当下文学解释学的亮点.这是由于“国文科的学习工作,不在从内容上去深究探讨,倒在从文字的形式上去获得理解和发表的能力.凡是文字,都是作者的表现.不管所表现的是一桩事情、一种道理、一件东西或一片情感,总之逃不了是表现.我们学习国文,所当注重的并不是事情、道理、东西或情感本身,应该是各种表现方式和法则.①因此引领学生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品位和作品内涵的领悟,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和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已成为语文教师的自觉追求.

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证明,文学解释离不开对文学文本的语言形式的细心把玩和耐心品味,离不开读者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的参与,离不开读者富有创意地再造文学文本.只有这样作品的形象才会跃然纸上而呼之欲出,只有这样作品的意义才能不断地被发现并不停地刷新或重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解释是创造,也是欣赏.没有了创造,便没有了欣赏.

二、当下文学解释学的理论借鉴和现实缺陷

当下文学解释学的重大突破是把原本抽象的语义学、语法学、修辞学等复杂理论移植嫁接在语文课堂上.从语言形式入手,从语言形式组合的逻辑来推测作家的创作意图和说话意图,从语言形式组合的结构缝隙中去洞察作品的可能意义,从语言形式的语法反常和修辞错误上挖掘读者应该坚持的意义指向和审美判断.例如通过《荷塘月色》中的感情隐晦和景色直露的对比反衬,可以发现作者的创作意图,那就是不安于现状的纷扰之苦而寻找理想的诗性家园.同样地,通过朱自清有意编织的“出门”和“归家”的矛盾结构,可以发现作家执着寻找的理想精神家园只能复活于头脑幻想之时,而无法与作者共存一生一世.此外透过作者设计的语法对立和语义对立,在这充满张力的空白结构中寻找到作家可以坚守的人格操守和精神家园.从这个层面上说,文学解释学的理论借鉴显示了生命力,这不仅让作家的生命穿越时空,而且让作品意旨芳香十足、意味幽远,同时让读者的心灵超越了时空局限,文学的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开放与多元也就势成必然.


当下文学解释学的重要贡献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文学解释的中心,否定了传统教学带学生钻一连串“圈套”,跳一个个“陷阱”,从而强迫学生进入预设好的“游戏程序”的做法.读者这种优越位置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热情,会极大地刺激学生的生活联想和审美品味,会极大地调动学生挖掘作品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潜能.由此而引发的必然结果是:意义的不确切性与逐渐明朗化的和谐促进,审美意味的模糊性与审美价值判断的逐渐定格和相互补充,作家创作意图的多样性与创作动机的逐渐推定的完美组合.这样说来,文学解释学似乎走上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理想坦途.

当下文学解释学的重要转折是语文课程观的改变,从结构主义的课程观转变为建构主义的课程观.从对结构主义坚持的课文意义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怀疑出发,发现了文本意义变动不居的解构主义的合理性,进而洞察到文本意义重组重建的建构主义之必要.在文学解释学的烛照下,文学教育实践应是:语文教材尽可能增加人文精神引导的内容,语文教学目标尽可能地减少预设目标和增加有效生成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尽可能关注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多元趋向,语文教学过程尽可能发挥出熏陶感染作用,语文教学方法尽可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然而上述这些并不能充分证明当下文学解释学已经走进了合乎理想的家园.相反,当下距文学解释学的理想蓝图仍然十分遥远,文学解释学的现实状况仍然不令人满意.正如王尚文大声呼吁的“当务之急,是坚决纠正非语文、泛语文的倾向”②.甘其勋老师也提出“要改变‘过正’的思维模式”,语文课程改革应“进亦‘悠’,退亦‘悠’,矫枉不过正”③.这些话语点明了文学教育的误区和走出误区的艰辛努力,正确的文本解读理论和策略正是摆脱这一困境的重要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