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种理解

点赞:29564 浏览:14081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传统教育以灌输式为主,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客体,这种方法更多地重视了教育者主观的意志,而忽略了被教育者内心的感受,存在很大的弊端.而理想化的教育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理想化的教育应是一种理解,它要求教育者对教育的理解是全面的,既是学生对自身内心的理解,又是学生个体对人、自然和整个社会的理解过程.

关 键 词 :个体;教育;理解;自我主动认识

教育是一种将人类几千年来经过沉淀积累后的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各种形式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处于教育规范体系的从属地位,教师在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时,未能从实际出发考虑学生内心真正的需要,多是将外部知识以一种灌输的方式强加给学生,学生像物品一样被批量加工生产.与此同时,教育的社会功能被大大地彰显出来,而其个体功能常常被忽视,学生往往机械地学习以应付繁杂的考试和社会对其的要求,忽略了自己内心的声音,他们学到了知识(也很可能什么也没学到),却缺乏自己作为一个个体而应具有的独特个性和价值观.这可谓现存教育的一大弊端.

考察当代教育中现实存在的问题,我们不禁思考:理想化的教育究竟是什么?怎样的教育才能真正促使个体身心更加全面地发展?回顾历史,我们在古希腊教育学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中找寻到了答案.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所提到的理想化的教育能解决这一问题,它最终能实现个体的“灵魂的转向”.我们可以把理想化的教育视为一种理解.在横向上,理解多指个体对知识的主动认识,对自身能力的培养;从纵向上来说,它以个体的自我认识为根基,从而发展形成了其对自然、对社会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理解更像是一种不分历史空间、地域差异的对话.

首先,教育应是一种使学生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实现自我理解的过程.“教育的秘诀在于它能加强受教育者的想象力,同时能帮助受教育者认识有关人性和人性的种种价值.”所以,教育真正的目的不应仅仅是向学生僵化地传授一些理论知识,它应当致力于引导教育主体转向对自身的认识和理解,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曾经有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不同于智者的感觉主义和相对主义,苏格拉底认为真理是客观存在的,而认识真理和外部世界的前提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无知和需要,从而认识自己应该学习的内容.所以一切对外部世界秩序规则道德的认识,最初是源于我们对自己内心世界的理解.

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对于教育者做好教育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任何情况下人们都应该确立一个自己认为最健全的原则,然后设定,凡是符合这个原则的事物都是真的,反之,则不是真的.这条简单却赋有哲理的信条没有随着时间的洪流离我们远去,它深刻地阐述了理解自己内心价值观、世界观和不断审视自我的重要性.教育工作者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在自我理解的不断深化中,审查自己、反省自己,从而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真正缺乏什么,无论是知识技能、文化素养,还是道德情感.只要是他们由心而发的需要,他们就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与渴望不断地充实自己,寻找到自己理想的人生信念和价值.而教师只要根据学生的内心需要有选择地组织教学,就能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热情.这样一来,问题便能迎刃而解,也就自然不存在我们所谓的灌输式教育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自我理解活动并不仅仅局限于外部条件的影响(教师的引导教育),它同样也是在学生个体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动机下进行的.

其次,教育是个体对人、自然和整个社会的理解过程.个体在实现了自我理解后,便开始遵循其内心世界的需要来探索外部世界,丰富自己的经验和认识.这便开始了个体对外部世界的理解.而教育为人类不断进行这种理解,从而为完善和发展自身提供了可能.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理解过程.德国文化教育学派代表狄尔泰认为:“我们的理解体现在一个物质符号中的精神现象活动,其结果是以自身体验去使对象感悟,在你中发现了我.”在这种精神活动中,自我理解和理解外部世界密切相连,融为一体,理解自我是理解外部世界秩序的前提,而对外部世界深入的理解也有助于个体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


个体理解外部世界时多通过历史留下的一切人类表达的文本――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交流时碰撞出的思想火花以物质载体(文本)的方式被保存下来.“一经理解,其文化产物就失去了它陌生不可思议的特点.”我们要同它建立起一种类似于对话的关系,在这种交流中,我们倾听着它对于外部世界的理解和看法.由此以来,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学生对“文本”的学习,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主体对客体的单向输入”的过程,而是其作为“另一个人”同学生进行对话和交流.它对个体身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个体受到的教育是鲜活的、赋有生命力的.而个体也可将自己投入到历史文化进程中,并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日常经验使自己所理解的外部世界形成新的“文本”.

正是在这种理解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确立了互为主体的地位,学生学习时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大大提高,教与学所组成的教育活动不再是教师灌输、学生被动学习.学生个体在对文化符号的理解中,实现了自己与他人思想、情感的交流.通过这种交流,学生从多方面了解了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达到了对自己的超越、对历史局限性的超越.

教育是一种理解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育思想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正如德国文化教育学派教育家利特所倡导的:“人只有不断接受文化精神的养分才能去掉狭隘、自私丑恶的本性,而将人领到光明的世界中去,使人朝着善和美的方向不断完善自身,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陶冶自己,改造自己.”可见,理解教育对个体知识的增加和情感的陶冶所造成的影响是相辅相成的.

纵观人类的教育史,我们不敢断言这种理想化的教育能够完全实现,甚至是在三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柏拉图是否在其所创办的阿卡德米学园里真正实现了他理想化的教育思想,我们也不得而知,但是值得肯定的是柏拉图和其老师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教育应该使学生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实现自我理解,理解自己的无知,理解自己所应学习的范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丰富完善了自己的知识体系,道德情感产生了变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应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化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