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职学生心理教育

点赞:25318 浏览:11817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中职学生的心理正处于转型时期,面临着专业学习及就业等诸多压力,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中职学生的心理教育,对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地干预与矫正,才能促使其心理健康地成长.本文从学校的心理教育现状、中职学生的身心现有的心理问题出发,就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剖析,最后,就如何加强时期中职学生心理教育的相关策略进行了探析.

关 键 词 :中职生 心理教育 对策


心理教育是一种直接关注“人的心灵深处”的人本性教育,也是一种关注社会对个人心理影响的社会性教育.从深处讲,它直接触及人的“心灵根部”;从广处讲,它直接关涉个体与周围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探究心理问题的社会根源.年龄一般为15一20岁左右的中职生.面临着复杂的社会转型环境.具有特定年龄的心理特点.正处于人格塑造的“关键期”.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需要更高的艺术性和更大的“心理投入”.更需要“社会学的想象力”.对中职生进行心理教育.需要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与发展规律以及社会的要求.正确、慎重地定位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的实施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心理教育化解人的心理矛盾和提升人的心理素质的功能.使它成为青少年学生心灵成长的建设性桥梁.[1]

一、心理教育的存在问题

1.学校方面.中职学校教育只注重专业技能和就业方面的学习,而不注重对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疏导和处理.有的学校以为学生在校平安无事就行,而认为没有必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教育与辅导.有的学校将心理教育误认为是个别教育,只能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不宜大量的实施,担心大规模开展心理教育会对学生的就业和学校招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还有的学校虽有心理教育机构,但进行实际辅导的效果不明显.没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心理状态.

2.中职生自身方面

2.1自卑心理

中职生在初中读书时成绩差,是被老师们排斥或忽略的对象,基于家庭原因,选择职校多半属于无奈之举.到中职学校学习以后,中职生在面临着学好专业技能压力的同时,还面临着就业压力.他们因为学习基础差,接受能力较弱,在学习专业技能的时候会感到力不从心,就会使自己的自卑心理越来越重,导致了消极的学习状态,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兴趣也不高,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自卑心理对学生的正常学习产生了阻碍作用,也是极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2.2交际障碍

刚入校的中职学生带有一定的幼稚性、幻想性、依赖性等特征.在处理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异性关系中,出现种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有的因羞怯,缺乏与人交往的勇气而不敢与人交往,有的因自负而不屑与人交往;有的在交往中缺乏宽厚、包容,而无法与人交往.特别是部分学生为独生子女,舒适无忧的成长环境以及家长的不正当溺爱,使其任性自我,在与人交往中往往过于注重自己的感受,而不能进行换位思考,很容易与人发生矛盾;另外,中职院校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5 岁到20 岁之间,价值观、人生观还不够明确,个人不够成熟,在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际时,部分学生会因不够自信而出现语无伦次现象,形成恶性循环.[2]

2.3青春期

中职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上也发生变化.一些学生情感上有了纠葛,情绪变得不安和烦躁,有时感到孤独、忧虑和苦闷,也称为青春烦恼.

探析中职学生心理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心理教育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4不良个性

有些中职学生性格急躁、冲动,过分争强好胜,自我评价过高,碰到力所不能及之事,为了“面子”勉强撑着去做结果往往导致失败.久而久之,这种挫败感使其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今后即使遇到有能力去做的事情,也会怯弱退缩.由于不同生活习惯和个人性格的差异,在人际交往中或多或少地出现矛盾也是正常的.但有些同学不能把握自己,采用自私、冷漠的态度对待他人和集体,同学关系紧张、不合群.

二、影响中职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

1.家庭方面的因素.从很多中职学生家庭来看,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候,缺乏必要的沟通.不能经常性的对孩子的成长进行必要的关注.孩子有时处于失控状态,极其容易养成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一旦问到孩子的学习不理想时,就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极易使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更大的创伤.

2.学校方面的因素.学校一味地采用严厉的管束教育,用苛刻的标准要求学生,对学生出现错误后严厉批评,甚至有些学校采取体罚情况.这些学生从心理角度而言更加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关注和赏识,但是他们往往难以得到必要的激励,因此,就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不良心理,对教育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很多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不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疏导,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不良行为的产生.

3.社会方面的因素.一是不良社会风气,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攀比心理等,对中职生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导致很多中职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二是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喜欢上网的中职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为网络信息鱼龙混杂,中职生凭着自己的阅历、心理品质等,难以辨别真检测、分清是非.其中,网络、暴力对中职生的影响最大,导致中职生出现很多不良甚至是违法犯罪的行为.很多中职生在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三是从社会评价来看,普遍认为职教要低于普教.在中职生就业时,容易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严重影响了中职生的积极进取心理.

三、加强中职心理教育的策略

1.加强心理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做好学生教育的基础.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加强中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增加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同时要组织相关教师积极外出参观学习、参加心理咨询培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并使他们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教师.

2.认真做好入学指导,积极开展心理辅导

中职新生对即将开始的学习生活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可以组织新生参观学习、生活环境,利用参加集体活动来增进与新同学的友谊.同时教师尽管的让新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主要学习内容,提高新生的职业意识,清楚以后的就业方向.另外可以建立心理咨询室,新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科学的开展自我调节,在学生自愿和隐私权受到保护的前提下开展心理辅导,提高学生自我调节能力,保持学生的积极情绪,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肯定其取得的成绩,挖掘学生的潜能,争取更大的发展.[3]

3.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新生入校后,应根据学生情况建立新生档案,跟踪心理变化情况,关注有问题倾向的新生,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咨询的有效性,同时要及时与家庭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工作.

4.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管理工作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紧张、压力大的新环境极易让新生压抑自我,不能放松心情.所以应努力营造温馨的校园环境,让新生在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尽快消除人际之问的隔阂,使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能彼此敞开心扉,增进感情,解除心理压力.

总之,中职学生心理教育问题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关系着中职生能否适应社会就业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中职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不断创新中职学生的心理教育与辅导方法,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心理教育策略,采取激励性教育方式,鼓励中职生树立积极的心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家校携手确保心理教育质量,提高中职教育的社会地位,加强对中职教育的正面宣传,以促进中职生心理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