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我国教育技术历史的问题

点赞:23212 浏览:106247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分析和探讨了目前我国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领域存在的问题,即软硬件建设不能同步,重效应轻效果,理论研究与实践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实践领域的管理体制欠缺完善,教育技术的资金投入不充足,长久照搬国外理论和经验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教育技术未来发展的有效思路.

关 键 词 :教育技术 发展误区 未来思路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教育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教育的发展.但我国的教育技术工作确实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问题还很严重,如果不重视、不解决,势必会阻碍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

一、教育技术发展中的误区

(一)硬件、软件建设不同步

这是一个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老问题.往往是重硬件、轻软件.80年代初,我国出现过一哄而上搞“电视课堂搬家”的现象,造成了很大的浪费.90年代以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兴起,教育信息化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据2000年不完全统计,全国中、小学各类计算机设备242万台,建立校园网的学校5700所.至此,硬件建设已取得一定成绩.但软件建设还是跟不上硬件建设的步伐,软件匮乏成为开展教育技术工作的瓶颈.因此,我们应该关注硬件和软件的并行建设,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软件建设的道路.

(二)重效应轻效果

这反映在多个方面:其一,重技术轻理论.教师热衷于学习技术,而对教育技术理论则持怀疑、否定甚至拒绝的态度.其二,重制作轻应用.人们在制作教育教学软件时,认为“只要运用了教育技术,就一定能够促进教学”,而不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的反馈和评价,致使真正优质的教育教学软件稀缺.其三,重评奖轻实用.许多教师运用教育技术手段只是为了获得参加各种比赛、公开课的机会.

(三)理论研究与实践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一方面,教育技术的研究人员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另一方面,教育技术的实际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学人员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教育技术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实践是理论的先导,同时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和修改理论.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教育技术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各有优势和不足,如果能够协力合作、交流沟通、优势互补,将会促进教育技术在理论和实践领域的更快发展.

二、教育技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一)实践领域的管理体制欠完善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一般都设有专门的教育技术机构,比如电教中心、教育技术中心、计算机中心等,但相应的管理体制不健全,教育技术机构应有的功能得不到发挥.管理体制疏漏的根源在于人们对教育技术机构的功能没有形成清晰、正确的认识.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于教育技术的看法各异,比如认为它就是拍摄和播放电视录像、管理配有电教设备教室、搞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教学等.正是这些不尽全面甚至错误的认识,使得教育技术机构的地位得不到足够重视,很多电教人员常常只是维修工,或者课件制作人员、网络维护人员等,而他们的专业背景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此外,电教人员与学校其他教学人员之间不能实现良好的沟通与协作,也是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二)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

迄今为止,资金一直是困扰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从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需要设备、软件的支持,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支持.教育技术在我国起步之初,主要是国家投资,现在更多的是学校自筹解决,资金主要来源于教育系统内部.在国外,企业投资教育可以用来弥补教育资金不足.美国的—项调查表明,2000年5月份,私营机构对教育的投资达到15亿美元.近几年,我国也出现了企业投资办学的方式,不失为一种解决资金来源的新思路.

(三)照搬国外的理论和经验而忽视中国国情

上世纪80年代初计算机进入美国的中、小学,我国也纷纷在中、小学引进计算机.而美国全国教育政策规划及组织协会对全国中、小学微机使用调查后发现,计算机技术在学校中的开发及应用状况,使那些原指望靠这种新技术给教育带来一场革命的人们大失所望,许多教师拒绝使用由软件公司提供的教学程序,理由是这些软件的使用效果不尽如人意.中国也因此面临着同样的情况.

从1996年开始,美国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网络教育,兴建中小学校园网.90年代末,我国的许多中小学校园网迅速崛起,但由于缺乏相关研究和政策的支持,大部分校园网并没有给教学和管理带来实质性的帮助.而美国1999年、2000年的教育技术标准,对教师和学生的相关技能与评判标准都有明确规定,美国兼顾了硬件建设和人力资源的建设.此外,我们在引进国外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时,往往是不加改造地使用,而不管国家之间的历史文化差异.当然,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例如人们在教育技术的定义问题上已经有了深刻的思考.但是,国际上先进的理论、技术、手段等如何本土化?如何建设和发展真正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技术?中国的教育技术人才如何培养?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教育技术未来的发展思路

(一)强化理论研究,注重实践环节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有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教育技术的实践活动,需要科学的教育技术理论来指导.目前加快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已是当务之急.从电化教育过渡到教育技术,不仅仅是名称的变更,其内涵与外延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倘若我们不考虑国情、不加过滤,盲目照搬西方的理论,那只会将理论束之高阁,无法与中国的教育技术实践相结合.因此,加强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首先应遵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对教育技术的发展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既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夜郎自大,要踏踏实实、讲求实效,切忌赶时髦、喊口号、做表面文章.应采取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努力把握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脉搏.准确定位、探索规律、揭示特性、澄清谬误,引导学科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努力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 (二)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现代教育媒体技术的发展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为核心.我国的教育技术经历了无线电技术、音视频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三个发展阶段.随着教育媒体的发展,音视频媒体技术向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过程将会加速,数字化将是必然的趋势.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卫星通讯技术将成为主体性技术在教育领域被广泛推广应用.其中,多媒体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已成为核心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新技术将在实践应用领域中崭露头角.教育技术正不断将新科技吸取转化为适合教育技术的新观念、新媒体,进而促使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模式产生更大的改变,使现代教育技术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这一中心,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进一步完善教育技术学科体系

目前,教育技术领域的学者和专家,就教育技术的本质和特点以及教育技术的学科体系,教育技术发展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新的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教育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等不断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对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是一件好事.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为大家所公认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标准和培养方案.因此,教育技术学科的人才标准培养、课程体系设置,也是完善教育技术学科建设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四)调整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

培养目标是育人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培养什么样的人不仅是课程结构设计的依据,也制约着学科体系的建设,决定着专业发展的方向.许多院校在确定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时,过于注重就业的适应面,而忽视了精品人才的打造.培养目标模糊笼统,导致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总想面面俱到,结果顾此失彼,造成课程设置庞杂,毕业生样样都知道却都不精.所以,确定适合于本校情况的人才培养目标,精心设计校本课程,是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培养目标应该具体明了.建议将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为:中等学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教育媒体编制人员、教育技术和管理人员.

刍议我国教育技术历史的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育技术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四、结语

教育技术其实是一种方法、一种理念、一种发展的思路,并不是拿在手里就可以运用的工具,而我国该技术目前的发展应该说是“拿来主义”.以至于教育技术的诸多理论和经验照搬发达国家,因而忽视了中国国情.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一种资本主义理论和技术的最初借用,必然会接受一次不尽人意的洗礼,这就是一种高新技术如何潜移默化进入人们生产生活的缓慢过程.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已日渐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那么,教育技术如何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进而如何把握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这已是众多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