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建设适应社会需求探究

点赞:10981 浏览:4540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本文针对高职高专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基点,从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以及院校教师队伍方面,论述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职教育建设问题,旨在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提高就业率和人才培养效率,使之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对策

目前,全国高职高专院校1295所,在校生近764.2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几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与此并不相称的是近几年多数行业企业出现以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代表的“招工难”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现象并存,说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与岗位需求差距明显,基本技能及职业素养有待提高.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都比较滞后,不能满足实践技能培养需要,二是学校和企业沟通渠道比较单一,职业教育集团作用发挥不充分使得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三是职业素养缺失是加剧高职生就业市场供需矛盾.

《教育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办学机制”问题做了明确的阐述,要求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切实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完成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科学的人才质量观.

伴随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大好形势,我们应当看到,师资队伍问题是一个较为突出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如何使师资队伍尽快适应高速增长的高职高专教育的需要,是一个长期不容忽视的任务.

高职教育建设适应社会需求探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企业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对此要脚踏实地地落实《纲要》精神,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师不仅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统筹兼顾学生现实就业和未来终身发展对知识素养的需要,保障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避免形成单纯迎合市场需要,培养制造“工具人”,急功近利的教育观念.

二、适应形势的需要,用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丰富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的内涵.

我个人以为,高职院校在努力怎么写作产业、扩大在企业的影响力以及吸引企业加深合作之外,还需要政府介入提供政策支持和法规、制度保障.这样,整个社会都来推进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工作则事半功倍,工作也就有了更深层次的保障.国家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尽快建立及完善有利于推动“工学结合”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支持、规范和管理企业的参与.通过政策、法规和制度的建立,明确校企双方在“结合”中各自的地位作用、权利义务和相互关系等, 明确其责任和义务,把开展工学结合的情况、实效和由此推动的企业技术进步,纳入各企业法人任期考核内容;把开展工学结合纳人企业发展规划,通过考核评估对合作办学成绩卓著的企业予以表彰和奖励.

三、在政府的扶持下,多渠道地增加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投入.

加大投入是提高高职教育办学水平的基本保障.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更高技术含量的设备、场地和职业技术人员.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转型期,仅靠学校自筹和市场的运作,难以保证高职教育所需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实训条件.所以,要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

建议建立高职专项经费制度,特别是实践基地和“双师型”教师培训经费制度.政府在财政支持的同时,还要鼓励企业将部分税前利润转为联合办学资金, 对这部分利润不再征收所得税, 以激发其投资职业教育的热情,更好地为高等职业院校提供实践培训基地.

四、建立有效的政府主导机制,搭建区域经济和职业教育的交流平台,探索建立新的现代大学制度.

政府掌握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的信息应适时向职教院校通报,以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紧密联系.高职院校及时了解区域行业现状,把握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才能紧跟区域经济的发展.

政府应该主动参与制定职教集团的宏观规划和发展政策,研究职业教育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整合方案,职教集团的发展规模等,对职教的发展给予更多的指导.


在职教集团建设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建立新的适应教育发展需求的现代大学制度.在有条件的企业和高职院校深度联合方面,可以尝试依照现代大学制度模式进行体制改革,改变高职院校的举办方式等,确立企业在职教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增加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热情,有效改变目前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探索中的被动性,使校企真正实现最大程度的融合,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水平.

五、在更多专业举办四年制高职教育,培养能够适应岗位变化的高端技能人才.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一批智能型的职业技术岗位,并且岗位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变化而变化.在这样形势下,需要一批具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又有较强实践技能、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毕业生充实到就业岗位上.而三年制以“必须、够用”为度的文化基础教育满足不了这种类型岗位的需要.而且由于三年的学制学生实践工作时间较短,对工作岗位不能有深入的认识和锻炼,不能做到真正顶岗工作,也使企业无法充分的考察和评价他们的表现.

四年制乃至五年制的高职教育加重了基础科目的学习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具有较好理论基础和发展后劲,能迅速补充、调整、提高知识与技能,既拓宽专业适应面,又可以应对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所带来的生存环境的变化.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还应当引导高职院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环境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作用.要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上、细节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要在使学生获得理论知识和工作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将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训练有机融合在一起,成为适应岗位变化的高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