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教育理念对地方综合性高校音乐教育的

点赞:29413 浏览:13330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音乐教育作为全人教育的内容之一,在高校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综合性高校的音乐教育应建立公共基础教育、提高选修课程、课余音乐社团为体系的音乐素质教育模式,扮演其本应担任的角色.

关 键 词 :全人教育 地方综合高校 音乐教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艺术类考试不断升温、艺考生队伍不断壮大,地方性综合院校也相继开设了音乐类专业,致使在这类高校原本应该担负公共人文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角色的音乐教育偏移了重心、慢慢失去了其审美教育的作用,充当了专门音乐人才和音乐师资培养的角色.“全人教育”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较为相似: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知识经济”观点得到社会高度重视,强调培养个体的卓越性和竞争力,将人看作为“人力资源”,人文教育缺失严重.因此,正确借鉴“全人教育”理念于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建立公共基础教育、提高选修课程、业余音乐社团等音乐素质教育体系,是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可探询之路.

全人教育理念对地方综合性高校音乐教育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音乐教育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4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一、以“全人教育”理念为指导、审美教育为目标,有效开展音乐公共基础教育

全人教育学家认为,“全人”应包括六个方面的基本素质:智能、情感、身体、社会、审美、精神等.从这六项素质可以看出,“精神性”处于统领地位,它对于人的情感、创造力、想象力、意志力、同情心、好奇心以及人格的发展等方面取着决定性作用.音乐教育在塑造人的“精神性”过程中的载体是“美育”,既通过音乐的美育功能引导人们去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培养审美能力,从而塑造健康的心理、和谐地生活.

地方高校音乐公共基础教育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以他们喜闻乐见、通俗易懂且内容健康的音乐作品为引线,逐步将本民族的经典音乐纳入他们的视野,进而引导他们进入世界音乐的海洋,体验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典音乐作品,分析古典、浪漫、现代以及后现代主义代表音乐家及其作品风格.整个过程音乐理论的教学贯穿其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指导学生欣赏音乐、分析音乐、感悟音乐、体验音乐、发现音乐的美,为进一步的音乐提高选修课程打下基础.

二、以构建音乐学科与其它学科领域的通识教育为平台,开设音乐提高选修课

“全人教育是通识教育的目的,通识教育是实现全人教育的有效途径”.地方高校的音乐公共教育不能以简单的知识罗列和堆积为根本,不能是单一乏味的音乐理论知识灌输课程,也不能是漫无目的的名曲欣赏课程,这类简单的音乐通识课程无异于将学生拒之音乐门外.

全人教育强调“关联”,应用到具体学科既:探询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联系.[4]在这种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音乐提高选修课应该上升到“全人教育”理论层面,以触类旁通的方式,强化音乐学科与其它学科间的交叉融合.针对不同学科专业通过音乐与医学、音乐与旅游、音乐与建筑、音乐与理学、音乐与历史等等通识课程的建设,将音乐学科融入相应的学科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其专业知识、开启其思维之门,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音乐与医学,它包括了西方医学与音乐的联系、中医与音乐的联系、音乐治疗研究、音乐与超声的关联等等,音乐与旅游,包括音乐在各类旅游景点的应用、场景音乐在各种特定旅游区域的应用、旅游史与音乐的关联等等.通过音乐这一门学科,关联到诸多学科专业领域,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拓展了专业视野.

这种新型的音乐提高选修课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音乐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各相应学科知识,要有较高的知识融合水平,还要有较好的教学组织能力和灵活的语言组织能力,要激发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汲取知识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的能力水平,在教学中与同学共同成长.

三、以多元化教育思想为指导,建设丰富多彩的音乐社团

音乐社团作为提高大学生音乐素质、提升大学音乐文化品位、活跃校园音乐氛围的主要载体,是高校音乐课程教育的有效延伸,是多元化的教育思想、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的有力体现.当今各地方院校虽然也有各类音乐社团,如合唱团、舞蹈队等,但由于资金匮乏、场地简陋、没有专人指导而组织无序,因此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素养不高、难有展示的机会,最终导致团队凝聚力不高、出现“虎头蛇尾”现象,缺乏内涵和生命力.

音乐社团的建设,应该以全人教育理念为核心,以音乐公共基础教育和音乐通识提高教育平台,以学校政策扶持为保证.经过音乐公共基础教育和音乐通识提高教育可以发现和吸引有较高学习热情的学生到音乐社团,按照他们的兴趣和条件,分门别类组成各种团队.在教师的有序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各种节日和庆典向全校师生进行展示,并且向健康有益的社会活动延伸.经过音乐社团的建设,可以产生良好的效益:一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丰富校园课余文化生活,引导学生快乐地学习、健康地生活,二是在展现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提高团队的吸引力,加大了学校对社会的影响力.


四、学校对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是音乐素质教育推行的保证

“尽管中国传统教育思维中有许多与全人教育思维不谋而和之处,但并不代表以全人教育理念改革大学教学在中国能够顺利进行”.5同样,以全人教育理念为指导的地方综合院校的音乐素质教育的推行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按照美国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的思想:需要音乐教育工作者积极“鼓动”,“鼓动的作用是要使在学校资金分配问题上有权的学校行政领导尽可能强烈地感觉到音乐教育的必要性”6.要求地方综合性高校音乐教师首先认清音乐教育在该类学校的位置,充分地认识音乐素质教育的价值,认识音乐素质教育的独特性和必要性,提升专业思想和信仰,抓住一切机会展示公共音乐教育的魅力和效应.“鼓动”学校转变认识,将音乐教育的重心由专门教育向公共素质教育转移,按照常规课程的要求和标准,从资金、师资、场所、政策等方面给予音乐素质教育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为音乐素质教育创造一个以学习为中心,娱乐、展示相结合的优良环境,让音乐教育在地方高校扮演自己原本应担当的角色.

课题项目:江西省教育厅教改课题“地方综合性高校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编号:JXJG-07-1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