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的现状与反思

点赞:19176 浏览:8408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由于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认识存在差异,大陆高校目前形成了两种主流的通识教育模式,在课程体系上以经典研读、文明文化类课程及模块划分为主要内容,但在师资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对大陆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后,对通识教育的模式选择、课程构建、师资队伍培育等方面进行了反思.

【关 键 词 】大陆通识教育现状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7-0019-02

大陆通识教育起步很晚,从1998年教育部提出《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司〔1998〕2号)算起,不过十多年.“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实际上是大部分高校的全校通选课或通识基础选修课,先由学校有关部门拟定开课原则,而后由教学基层单位组织教师进行申报,申报的课程经审批后统一归类,供学生选修,内容以概论课程、讲座类课程为主,通常浅显易懂.但此类课程开设十多年来,并不成功,早已成为学生逃课混学分的主要对象.不仅如此,“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仅仅是学习专业教育课程后的一点“甜点”,适当弥补了自中小学起就严重缺失的人文情怀、审美情操和艺术修养,与真正的通识教育理念尚有差距.


近年来,一些高校开始探索在本科培养中开展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并做出了一些初步的探索.虽然尚未形成成熟的模式,但从中可以看出基本的价值取向和模式选择.本文的目的是对当前大陆高等教育中的主流通识教育做一个初步的梳理、比较,以期对进一步探索未来大陆的通识教育的基本模式提供参考.

一、大陆通识教育推行的现状

1.通识教育的改革模式

大陆目前的通识教育,是在专业院系和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单独设立另外一个通识教育系统,独立进行通识教育,这实际上只是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延续和改进,未能与专业教育整合,形成完整的本科教育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这是大陆通识教育生存的客观环境,决定了通识教育目前只能是夹缝中求生存.通识教育最终的完善,必然会触及整个本科教育的改革,但在大陆通识教育的起步阶段,没有大规模撤并专业院系,而是从开始,通过设立试点学院或其他独立机构进行,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慢慢向文理学院过渡,不但是客观环境下选择,也是改革代价最小、最稳妥、最可取的选择.

目前,大陆高校的通识教育大略有以下两种改革模式:

第一,以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为代表.这种改革模式的基本方式是本科统一招生或按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不分具体专业,由复旦学院和浙江大学本科学院统一管理,进行通识教育,一年或一年半后,再通过学生与学院的双向选择,将学生分配到各专业院系接受专业教育,实际上是将原部分专业教育课时或公选课课时集中起来进行通识教育.这一模式虽未打破专业院系的分立,但至少在一年级实现了学生的统一管理和通识教育,让学生有机会通过一段时间的大学学习,再按照兴趣并通过竞争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第二,以中山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采用两种方式同时进行通识教育:(1)设立试点学院,在小范围内按照国外文理学院的模式办学.(2)改造原来的全校通选课,建立共同核心课,在全校范围内小规模开展通识教育.这种模式一方面在本科招生模式不变的情况下,在学生入校后通过遴选进入博雅学院或文科实验班、社会科学实验班的方式接受特殊的通识教育.(3)改造全校通选课,由边缘化的选修课改造为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同时将一些院系的专业课采取双重编码的方式,开放给全校学生,作为通识课程的一部分.

2.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最终需要落实为通识教育的基本模式和课程体系,但和基本模式相比,课程体系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可以说课程体系是通识教育的核心.不同的课程体系反映了不同的通识教育理念,也反映出不同学校在通识教育模式、规模及学校自身条件上的差异.

大陆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的现状与反思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通识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5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目前大陆通识教育的课程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重视经典著作的研读.中山大学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院校,在借鉴国外通识教育中的“Great Books”方案的基础上,特别强调经典著作的研读.经典著作的研读是古典自由教育的传统,常常被视为通识教育中最核心的部分.经典研读课程的开设,对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阅读、思考、评判、表达、写作能力有显著的成效,对落实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也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第二,重视文明文化类课程.大陆几乎所有的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中都有文明文化类课程,特别是中国文明文化类课程,实际上国外通识教育,主要以文明文化类课程为核心,无论从培养完整的人和自由的公民来说,还是从传承文明和凝聚社会共识来说,文明文化类课程都是必需的选择.

第三,重视对课程进行分类.大陆的通识教育在借鉴欧美通识课程设置的基础上,通常要进行课程分类.如复旦大学分为六类: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鉴赏与艺术创作.学生必须在每一模块中选修一门课程,计2个学分,毕业前修够12个学分.中山大学分为四大类:中国文明、全球视野、科技经济社会、人类基础与经典阅读.学生必须在每一模块中选修4个学分,毕业前修够16个学分.

3.通识教育的师资队伍

通识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一支高素质的、并对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着良好的理解与热情的师资队伍是尤为重要的.在大陆由1952年院系调整所形成的整个高等教育体制,以及整个大陆教育的大环境,其本身是与通识教育理念背道而驰.这个旧体制已经存在并运转了六十余年,由这个旧体制生产出来的师资,自身的学术修养、分析和阐释的能力与通识教育的实践所提出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

同时,大陆高校系统存在着激烈的学术竞争和数字化的绩效考核机制,通识教育实践在这套绩效考核中并不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大陆理工大学的通识教育,在师资问题上面临着更严重的制约.受制于旧体制,传统的理工科院校的文科发展相对落后,缺乏一支高质量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的教师队伍.而通识教育恰恰高度依赖于人文与社会科学中的一些基础学科,这就对传统的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的师资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二、大陆通识教育的反思

1.模式选择

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截然分开是否合理?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如果通识教育并非专业教育的基础和必然前提,那么集中一年或两年进行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何在?将通识教育分散到本科四年当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同时进行,是否可行稳妥?

客观上来看,大陆现行的通识教育模式不够完善,由于受到专业分化、师资、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可以看作是在有限条件下的一种探索和尝试.从国外通识教育的历史和现状来看,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特别是一流学校,往往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创设自己独特的模式,中国通识教育的发展,应该鼓励不同模式的探索,避免将无数充满生命活力的年轻学子“制造”成整齐划一的“标准件”,扼杀其创造性和想象力.

2.课程设计

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面临师资、专业课挤压等诸多问题,在培育出足够多的师资和彻底改革本科培养模式之前,几乎无法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因此只能在现有条件下设计出一套相对可行的方案.这套方案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全校范围内的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应该考虑到文理科的不同情况,分别设计.理科中强化文明文化课程,而文科中适当增加一些与社会和人伦相关的自然科学课程.(2)课程设计不应过分追求分类的完美和数量的庞大,应该集中有限的资源,从一些特别需要的核心课开始建设,而且某类课程对于某些学生不应是选修,而应该是必修.(3)在建立一些必修的核心课程后,可在一定范围内开设一些大平台课,既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又作为专业课的交叉基础,而且能够实现从通识教育对专业教育的过渡.(4)通识教育课程应置于本科培养计划的核心和基础,课程可以不多,但要严格要求.

3.挖掘和培育师资队伍

鉴于大陆通识教育师资严重缺乏这一现实,各高校相互之间应互通有无、互相借鉴、互相支持,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通识教育师资资源,积极探索挖掘和培育师资.

第一,外聘.如一些工科院校可通过外聘的方式,适当利用综合大学或文科名校的教育资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采用外聘知名教授授课配备本校年轻为助教的做法,有效增加了年轻教师与知名教授的接触、观摩和交流通识教育的机会,提高了本校青年教师的水平.

第二,引入访问学者.中山大学由学校提供一笔资金,用来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招募从事一个学期或者一年通识教育的人才,来校访问的学者不但要从事学术研究,还必须满足一定量的通识教育课程的任务.

第三,培育师资.无论是综合大学还是单科大学,成熟的通识教育师资仍然是有限的.因此,除了最大限度地挖掘通识教育师资之外,还必须在培育通识教育师资上下功夫.如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批判性思维课程作为教育部的精品课程,但只有一位老师在授课,尽管学生学习的热情很高,却因师资力量不足难以满足学生选课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在各高校现有的教师资源中,挑选基础比较好、有潜力的教师,通过集中授课、经验介绍、教学观摩,使他们成长为通识教育的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