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

点赞:5750 浏览:2070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表述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展开生命教育的必然性.“生命教育”一词原本是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作为社会中的吸毒、、他杀、性危机等危害生命现象的对策而出现的.通过生命教育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消解对生命的威胁.

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就开始提出和实施生命教育,并很快影响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潮.最近一段时间笔者看了报纸中的部分报道:如天津一个13岁的小男孩从十七楼毅然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某大学十天内发生多起事件等看了报道后,我的心情十分沉痛,同时感到我们一线教师的责任是何等重大,学生的轻生与生命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在课改大潮中教师是否该让生命教育融入平时的教学中去,让生命的意识在知识的潜移默化中渐渐提升.笔者现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语文学科本是一个意韵精妙的世界.语文教学不仅是为了培养文学家、作家,而更多的是为了每个学生的生存发展,为了他们的健康幸福地成长;使他们了解别人,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获得完美表达的语言形式,将自己的人生感悟与期望展现出来.让语文教学回归生命,是教师对语文学科教育价值的又一个自觉选择.教学中,我充分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生命教育的元素,在语文教学中迸发出生命的.

一、以童话为载体,揭示生命的真相

生命是什么?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是陌生的.此时他们对万物却有着强烈的好奇,什么都想弄个明白.教师在教学中借机揭示生命的真相,学生肯定会记忆犹新的.《小蝌蚪找妈妈》一文展示了小蝌蚪的生长规律,一年级的小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同时他会感到新奇:“原来青蛙就是这么变来的.我们又是怎么来到这世界的?”这样的问题会在学生头脑中油然而生.教师适时地展示胚胎的图片,在形象化的识记中,既激发了学生对生命的好奇,同时也帮他们揭开生命降生的秘密.学生了解了自己来到世界的秘密,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烙下深深的印迹――我们的生命是多么的新奇呀!珍爱自我生命的思想会借助教师美妙的语言孩子头脑中萌发.

二、以故事为依托,明白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存在是为了什么?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是茫然的,尤其是小学生.作为语文教师可利用语文教学中的素材来诠释生命的意义,在小学阶段作个铺垫,使学生对生命的理解随年龄的增长加深.

如《生命桥》一课,老羚羊的壮举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教师和学生在一起体悟它们伟大亲情的同时,作了适当的延伸:这时老羚羊的死换来的是小羚羊的生,它把生命的全部都给了小羚羊,这就是老羚羊生命的价值所在.这是老羚羊没有说出来的心愿.

在语言的诵读中让学生知道生命的意义,同时知道父母给我们的生命不可轻易放弃,让生命教育在教学中实现.

三、以理念为阶梯,感悟生命的宝贵

每一种事物,只有了解它的价值,知道它的宝贵,才会去珍惜.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次,可谓宝贵之至,我们必须想出办法去保护它.可是学生在埋头学习的时候,是不会去揣摩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有用的材料,教师只要精心选择、巧妙运用就可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知道生命的宝贵.如一年级语文书中有《乌鸦喝水》一课,乌鸦想办法喝到了水.教师教学时让学生学习乌鸦的聪明才智,同时设疑:乌鸦为何要这么费力地去喝水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启发学生.乌鸦知道自己的生命很宝贵,它要保住自己的生命,在喝不到水时尽力地去想办法喝到水.


在这些课文的学习中,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由此产生,珍爱生命的意识逐步提升.

四、以人物为模板,树立学生的自信

不管身处怎样的环境,要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开朗的心境,这是对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健康心理.持有这种心境的人即使遇到挫折也不会灰心,在生命受到极限挑战时也会坦然处之.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被家长宠爱,大都缺少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抗挫力差.很多人就是在突然降临的灾难面前无法释怀,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就以自残、他残来发泄,有时甚至走上极端――选择死亡,年轻的生命就此消逝,家长扼腕、世人叹息.教师应利用教材中有关的素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迎难而上、乐观开朗的心理,让他们知道没有解不了的结,没有跨不过的坎.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生命教育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如《微笑着承受一切》一文中,桑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时镇定从容,以笑容面对苦难.学习时,教师引导学生就桑兰的言行进行探究.借机提出检测想:“如果是你自己又有什么表现?”在学生进入角色深切感受中,让学生了解此时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同时具有乐观开朗的心理.让意志力的培养浸润学生心田,以此渗透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与个体成长融为一体的,教师应利用自身学科的特点,创设富于生命气息的课堂,为他们打开生命的视野,启迪生命的智慧,创建生命的理性,涵育生命的情怀.

教师只有立足文本,不断创新,将生命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课堂中,让学生认识生命的本质,激发生命的潜能,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发挥生命的光和热.

〔责任编辑:林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