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教育

点赞:5814 浏览:2046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培养合格的社会接班人的任务,不是始于学校,终于学校,而是始于家庭,终于社会.育人,不只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为人父母者,为师者,乃至整个社会都有这方面的义务和责任.为此,我们应将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

关 键 词 :学校 家庭 社会 合格人才

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古人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变化,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一个人,从出生到入学前,最先接触的环境就是家庭环境.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教师.意思是说,孩子出生后最先接触到的环境就是父母所创造的家庭环境,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认为孩子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的示范作用很重要.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状况对孩子的影响是直接的.一个整天充斥着脏话的家庭,孩子必然出口成“脏”;相反,一个充满朗朗读书声的家庭,孩子必定早知早慧.另外,家庭成员间的人际关系,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也有着直接的影响.生活在一个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孩子得不到温暖、缺少爱,就容易表现得孤僻、冷漠、思想消极、学习没有劲头等;而生活在一个关系融洽的家庭中,孩子就会表现得乐观、积极向上.

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经过几年的家庭教育,孩子这一张干净的白纸,就会变得五颜六色,有“红色”的,也有“黑色”的.学校教育会进一步影响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也会反过来影响学校教育的成果,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这个相互作用,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举个浅显的例子,孩子反馈学校教育的时候,家长的态度如果是肯定的,那么就会对学校教育的成果起到推动作用;家长的态度如果是否定的,那么,就会削减学校教育的成果.可见,家庭教育在构建整个教育机制过程中的作用是多么重大.

现在的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在幼儿园、小学以及中学,都要开设家长课堂,定期与家长进行交流,结合每个学生家长的自身情况,来与他们进行探讨,对他们教育孩子的困惑给予指导、帮助.因为,必定有一部分家长由于个人自身修养或忙于生计等原因,会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甚至对孩子放任自流.这时就需要请学校里资深的,有一定教学、教育水平的教师,针对本学校学生及家长的特点,编排好课程,定期以班级为单位开设家长课堂.此外,开家长会也是一个反馈教育信息的好方法,也应该重视起来.家长课堂可与家长会轮流开办以提高家校合作的效果.笔者认为,如果每个学校、每名教师都对此有足够的认识,并真正地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了起来,那么收到的实效将会更好.

三、学校的德育教育和教师的角色转变

在新形势下,学校教育要加大对德育的重视力度,“首孝悌,次见闻”.人在成长中,首要的是知理,其次才是学识.在新形势下,传统的德育还是要抓,而且要抓好.目前,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三字经》已被收入到了幼儿教育课本中,对于我们民族的文化精髓,我们不但要继承好,更应该很好地发扬下去.

近年来,学校教育的内容及模式在不断地调整,其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体现得越来越明显了.为了使德育工作充满活力且收到实效,学校应该根据本校实际和学生的特点,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努力开拓多种教育渠道.比如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来加强德育教育:(1)以品德课为主阵地,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2)加强学校管理,优化育人过程,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3)开展主题班会、兴趣小组、知识竞赛,学生参观访问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4)注重教师的自身品德修养,因为言传远不如身教.只有学识渊博才配为人师,只有身先士卒,才能作学生的好榜样.“其身正,不令则从,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教师自身不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那么,教育只能是没有说服力的教育.这一点,在紧抓教育实效性上也是很重要的.

总之,新形势下,学校教育担负着德育的使命,教师必须要正确把握好教学课程,扮演好课程的开发者、儿童活动的支持者与合作者的角色.新课程标准指出:“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要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的决策者,确立起自己作为新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者的意识,摆正教材作为工具的地位,要能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科书进行开发和创造.同时,还要发现和利用好身边的教育资源,把课堂扩展到无限丰富的大自然、生活中,让学生不仅学会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学会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地球等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教师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领路人.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充分尊重与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能力,让课程更接近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的真实心理需要.所以,教师要走出课程执行者的角色误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的潜在能力.

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校教育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四、社会在育人方面的作用

家庭、学校在育人方面起着主导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人终归是“社会”上的人,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在荒岛上,所以,家庭也好,学校也罢,都只是构成社会的一个细胞,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最终都要回归于社会,并在社会中接受检验.社会是一个育人的大舞台,社会教育最终会检验家庭、学校教育的成果,并反过来影响家庭、学校教育.社会只有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育人效果才能真正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