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点赞:2891 浏览:768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教师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会促进师生间的相互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 键 词 :化学教学;情感教育;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26-1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在化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认识特征,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做到以境育情、以知育情、以理育情、以情育情、以需育情.

一、以境育情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的作用,此即“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根据这一规律,在化学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有愉快的活动可以参与,触“境”生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在教学中还可创设演讲、悬念、试误、竞答等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

二、以知育情

情感与认识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规律.一方面,认识是情感产生和发展的理性基础,认识越深刻,情感也越深刻;认识越浅薄,情感也越浅薄;认识不正确,就会产生错误的情感.另一方面,情感又反作用于认识.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识活动有动力、强化等功能.动力功能指情感对认识活动的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即健康积极的情感对认识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抑制作用.强化功能指情感对主体认识活动的巩固或改变的效能,积极情感体验对认识起巩固作用即正强化;反之,起改变作用即负强化或称“情感校正”.根据这一规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以知育情,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端正和加强其情感的倾向性、深刻性和稳定性,让理智支配情感.其次,教师要善于以情促知,针对学生苦学、厌学现象,要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增强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情趣,提高教学艺术,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苦学、厌学转化为“乐学”、“好学”.


在化学教学中,对许多知识难点的分化,教师必须运用恰当的方法,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易学、易记,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非但不感到艰涩、困苦,而且还能够饱尝成功学习的欢乐.

三、以理育情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在化学教学中,注意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科学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爱科学的情感,是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一点上,化学较其他学科有着许多独特的优势.但必须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方法,做到有理、有据,以理育情.

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情感教育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例如,在教学中,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融化学原理和规律于工农业生产实际和社会生活的应用中,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向学生证明,在中国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化学工业获得了飞跃发展,我国的化学科技工作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在讲“元素化合物”内容时,可结合我国的丰富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新成就,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在实验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大胆探索,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创造的科学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四、以情育情

情感活动具有泛化扩散的规律.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一些人,移情到与此相关的一些物上,此即情感的感染和迁移功能.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校长肩负的重大责任对他的精神世界――他的道德情操、智力素质、意志品质提出了许多要求.其中一个最重要、最主要的品质就是:深深热爱孩子.”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最根本的途径是教师用爱心和真诚感人、育情,“情之感人往往超过理之化人”.教师应该善于将深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为此,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心理学调查表明,积极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满足交往、沟通、探索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提供交往、沟通和探索的机会.例如,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讨论和辩论时,让学生据理力争,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达到启迪思路、发展思维,动情、晓理、端行.教师要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呵斥、不急躁,多给予热情鼓励和引导.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更加热爱学习.

五、以需育情

情感与需要具有相互制约的规律.一方面情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情感又可以调节一个人的需要.一般地说,凡是与主观需要相符合,并能使之得到满足的事物,就会产生肯定的、积极的情感;反之,则会产生否定的、消极的情感.如果学生将学习活动、求知作为自己的优势需要,则他们就会产生热爱学习、追求真理的情感.一个有严重厌学情绪的学生,他就会将学习看作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或累赘.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必须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合理正当的需要,以利于形成自己的高尚情操.例如,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而在干燥的空气中钢铁制品却不易生锈,这是为什么?怎样保护钢铁制品?此时,学生的求知一定会油然而生,揭示课题便是水到渠成之事.学生一旦对自己困惑不解的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就会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进而产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之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