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中应坚持的和谐理念

点赞:28160 浏览:13043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和谐理念”.它是中华民族经典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时下,它历久弥新,伴随着“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号角,“和谐理念挈领的优势沁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冰心老人曾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对于“和谐”,这样一个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的词语,我们不仅要在党和国家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氛围中体会,还更应该把和谐理念运用到我们的教育当中去.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必定要在价值取向方面有所选择.而理念解决的正是价值取向问题.和谐理念源远流长,其对教育的引领亦古已有之.在历史的长河中,对于教育之和谐理念的探讨也从未停息.那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和谐理念呢?现试提出以下四个教育应有的和谐理念.教育和谐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教学相长,坚持继承与创新,坚持天人合一.


【关 键 词 】当代教育 和谐理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0.087

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广义地说是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尤为的凸显.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领域表现就是要寻求人与人之间(即师与生等)关系的和谐发展.

因此我们要做到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即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这也是教育的最首要功能.诚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说:“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那么在教育中,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就应该给学生——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教育就该像是一个盒子里的巧克力糖,什么滋味,充满想象,激发的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好奇、自信、快乐及其他潜能.

二、必须坚持教学相长

《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与学,相伴相生;教学相长,是一种教学规律,到今天仍为至理.而时代的发展,必然赋予其新的内涵.

1.教学相长——在平等对话中沟通、共享.我们现在的课堂,师生关系早已打破了“主——客”体关系,我们提倡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关系:师生之间相互鼓励、尊重、关心,保持双方的个性,在对话中沟通共享.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交往、沟通、理解、共享的关系中,双方都是作为真实的、完整的人在交谈、相遇,各自的情感与理性、直觉与感觉、思想与行动、经验与知识等时时展现在对方面前,这时,教师与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共同成长的伙伴.在这种平等的对话中,学生不是一个知识的学习者,而是一个具有独特思想、情感、信念、理想的完整的人;而教师,既要教育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还要在尊重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理解、批判、反思,形成健康、完整的人格.

2.教学相长——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者共同体”. 学生,这些个性鲜明、蓬勃发展的年轻的生命,具有多么强大的活力,而现代社会又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多么广阔的学习场所.如果将教师比作溪流的话,学生也该是一条条色彩斑澜的小溪流,在不停地学习、吸收,不停地成长、壮大.窦桂梅老师就说:“教师要永远相信自己教给学生的和学生教给自己的一样多.教师和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一道幸福成长,那才是理想的学习和真正的教育.”因此,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者共同体”.

三、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

正如同志为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即教育应该不断继承与创新,才会有个光明的未来.但教育的创新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就我国基础教育来讲,有许多好的传统,规范的常规管理,科学的班级管理,严格的考试制度,教师的缝隙精神及学生的勤奋刻苦的目标追求等,这些优良传统都需要我们很好的继承与发扬.

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和教育管理的趋势是融合,各国先进的理念与成功经验的整合与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实现全球化与本土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结合.因此,面对创新,我们应该将外国的先进理念与本国的优势相结合.形成我们一套新的教育理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总之,教育要在继承与创新中发展.

四、必须坚持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观念产生于西周,历经先秦、汉唐而成于宋.“天人合一”的思想核心是关于物我关系、人与大自然关系的哲学思想.而今,我们用于教育当中,是希望当代学生能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观.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为人类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教师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又是学生身心教育和发展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抱怎样的态度,表现怎样的道德风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而这种影响常常是无形的、潜在的,又是长远的、深刻的,是一种教育力量.所以,教师只有用人格的力量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才能产生心灵的和谐共振.环境教育不仅需要教师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去,更要用切实的行动、科学的理论潜移默化地影响、指导、教育学生,提高环保意识. 教师要善于挖掘、运用学校、社会及家庭环境资源,把道德规范扩展到环境保护领域,教师要善于在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

当代教育中应坚持的和谐理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教育思想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7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总之,教师要牢固树立“天人合一”的思想,传承环境道德价值观.并在教育教学中创造出新的行为典范,以润物无声、赏心悦目的方式,唤起青少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