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阈下的精英教育

点赞:3560 浏览:837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高等教育大众化对精英教育造成巨大冲击,致使高等教育质量下降,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又呼唤精英教育予以理性回归.大众化下的精英教育必须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加快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建立分类培养体系以及适合精英人才培养的管理模式,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

关 键 词 :大众化;精英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1―0040―03

一、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史,精英教育一直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形态,除为社会培养各类精英人才以怎么写作经济社会发展之外,大学很少与社会直接发生关系.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通过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反思,“精英”与“大众”的划分才从政治学和社会学领域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并朝着大众化方向迅猛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等教育不再专为原来单一的“精英”岗位怎么写作,精英高等教育似乎已日渐式微、渐行渐远,完全淹没于大量涌入的学生之中,成为“失去的乐园”.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在精英向大众转变的过程中,传统的精英大学只是在有限的方面进行了制度创新,精神追求并没有因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而发生根本的变更.如现在的哈佛依然是过去的哈佛,过去,“对独立思想的鼓励和培养”是哈佛大学的教育之本,今天,“为的是思考、并学会思考”依然是哈佛大学对学生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今天的哈佛比它在没有大众化时更加精英化了”便是精英教育持久弥新的真实写照.

从逻辑上而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虽在一定程度上会冲击精英教育的发展,比如与精英教育互相争夺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但正如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的首倡者马丁特罗所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普及教育阶段转变,并不意味着前一阶段的形式和模式必然消失或得到转变”;“精英型和大众型高等教育机构同时存在”.也就是说,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并非矛盾的共同体,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应当并行不悖,朝着不同的维度发展.没有广泛的大众教育,教育的公平性无从谈起,全民族成员的整体素质也无法提高;没有精英主义的理想和追求,整个高等教育存在的价值就可能退化为一种职业培训,失去其在价值引领和人格塑造方面的显著作用.按照“人才金字塔”定律,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认为,只有在培养大量大众型人才的基础上,才能造就大批的拔尖创新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要“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些不同类别的人才既包括社会所需要的精英人才,也包括社会各行各业所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大众人才.因此,我们认为,大众化教育阶段和精英教育阶段事实上都代表了一种大学教育的理念和人才培养的模式,其本质区别不是培养不培养“精英”的问题,而是培养精英的多样化问题.多样化并不排斥精英,是精英的范围、领域和数量的扩张.大众化教育阶段,精英教育同样存在,二者可以实现在发展中融合,在融合中寻求更大发展.

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呼唤精英教育理性回归

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知识对于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作用日渐凸显,各国在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同时,更加重视后危机时代的谋篇布局,更加重视以人才和科技增续后劲,纷纷制定教育和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努力“将短期经济刺激与对人力资源、科学研究和基础设施的长期投资结合起来,把科技和教育创新作为加快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推动科学发展,我国政府大力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转变发展方式成为我们今后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实现这种转变的根本在于教育要发展,教育要为这种转变来储备和提供能实现转变的先进知识、创新技术和人力资源,因此,发展好教育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而不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创新型人才、领军型人才偏少,教育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脱节,造成人力资源浪费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就迫切需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提高质量的关键是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特色化的高等教育.然而,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社会评价体系的干扰、教育体制的制约、文化传承与知识传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失衡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还是以“传授――接受”为主的旧模式,而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启发学生探索真理的等方面明显不足,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发现”模式尚未真正建立,这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规划纲要》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整体规划和布局,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已从注重规模发展切切实实转到注重质量提高、内涵提升上来,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创新精英人才培养新模式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三、精英人才培养路径探讨

1.树立精英教育理念,加快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大学办学的根本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和提高教育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由大变强”的首要任务,再次强调了教育育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和提高质量的核心任务.改革开放30多年来,虽然我们先后进行了4次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但在很多高校的教育教学中,一些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做法依然存在:一是“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根深蒂固;二是功利性的教育模式根深蒂固;该种模式下,学校被人为地分割为多个狭窄的专业,过于强调人的培养,相对忽视人的教育,造成学生视野狭窄,缺乏创新思维能力.三是封闭式教学根深蒂固.传统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封闭式教育.这种方式表现为教学活动主要在课堂上进行,虽然也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或者实习活动,但在学分构成以及学生评价中比例有限.这种封闭式的教育直接导致了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脱节,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一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强化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要,开展归纳式教学、探讨式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支持学生参与研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二是要实现由“专业教育”向“全面教育”转变.由于社会分工不同,专业教育必不可少,但现实中的问题往往又涉及多个学科、多个领域,有些问题如环境、食品、卫生、能源等甚至超越国界.这就要求高校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多学科集聚的优势,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如果将知识传授限定在某一特定学科内,就会妨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人才培养过程要改变囿于某一学科、某一专业、甚至某一专门化的作坊式人才培养模式,大胆突破学科专业的界限,让学生体验不同学科思维方法,通过尝试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要实现由“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转变.开放是现代大学的重要特征,也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标志和显著特征.在一定意义上,能否以开放的姿态融入社会已成为评判大学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阈下的精英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等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7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学生分类培养体系

人的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和多样化的.只有承认人的发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才能确立人的发展的主体性.因此,教育应当提供适应每个人发展的教育,只有当教育切实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才能真正把人的潜能、特长和求知激发出来.然而,由于目前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单一,导致许多学生的特长、兴趣、潜质都被淹没.要改变这种局面,我们认为,就必须以“个性化”教育为引导对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实行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既为优秀拔尖学生脱颖而出提供机会,也为学习有障碍的学生展示特长提供空间和舞台.

具体来说,不妨建构如下三类人才培养体系:第一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综合性人才培养,目标是把绝大多数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和宽广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第二类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借鉴国内一些高校如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经验,成立专门的学院或开设实验班,“采取自主招生、二次选拔等途径,遴选有兴趣、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第三类是具有特殊兴趣、特殊专长的人才即偏才、怪才的培养.在这三类人才培养体系中,第一类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主体,后两类则是必要的补充和完善.通过创造不同的条件,分类培养,使大多数学生能够成为优秀人才,使优秀学生更加优秀成为拔尖创新人才,使偏才、怪才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让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都能成长成才,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3.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建构适合精英人才培养的管理模式

大学的改革与发展,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一个不断被提及但至今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受集权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基本沿袭了政府组织机构构成与管理模式,主要依靠行政权力来治理学校,高校内部管理机制行政色彩浓厚,学术权力受到挤压并逐渐失去了其独立品格和批判精神,由此引发教学质量下降、学术风气浮躁、管理流于形式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迫切要求高校进行体制改革,探索建立适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管理模式.


具体来说,一是要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去行政化”为突破口、以“教授治校”为抓手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二是要改变现有的学校评估制度,注意各种评价体系和指标的导向作用.在对学校进行考核评估时,防止只看学科专业建设成效、科研成果数量和获奖的倾向,更要看人才培养的质量,看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多少拔尖创新人才.三是要改进现有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和方式,将“创新”纳入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既能反映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又能反映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考核体系.

4.改善和优化育人环境,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一流的学术环境和氛围,“人能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能创造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积极培育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和成长成才的校园文化,使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是要在校园内营造有利于学术创新的环境和氛围.积极开展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二是要在校园内营造有利于学术讨论与学术争鸣的环境和氛围.对此,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加州理工学院不仅给学者、教授们,也给年轻的学生、研究生们提供了充分的学术权力和氛围.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学术观点都可以充分发表.学生们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不同学术见解,可以向权威们挑战.”三是要营造一种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人人成才的环境和氛围.把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根本任务,把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分类培养,使学生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徐力,徐辉.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制度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1(04).

[2]王建华.大学理想与精英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04).

[3]刘海燕.大众化教育进程中精英教育的重新审视[J].复旦教育论坛,2003(04).

[4]张岚.精英教育的守望与理性回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0).

[5][美]马丁特罗.王香丽译.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01).

[6]顾海良.大学要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支撑[N].光明日报,2010-11-11.

[7]钱学森.中国大学为何创新力不足[N].文汇报,2009-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