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的文学教育

点赞:2801 浏览:846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学生思想和感情的发展需要文学教育.文学是人学,表现人性、人道、人权和人生,表现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情.文学给中学生打开了认识人生和自然的天地,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了陶冶情操、完善人性的艺术环境.

中学生思维和语言的发展需要文学教育.文学展开形象思维,激发创造意识.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都是规范、优美的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中学生只有吸收文学作品中形象思维和艺术语言的滋养,才能更好地发展思维和语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的,要求高中学生能够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新教材更大量的、更广范围的、更高层面的文学作品选文显然对学生认识生活、养成审美情感、发展个性、健全人性起重要作用,是体现语文学科特点之一——人文性的重要内容;文学教育已经成为新教材教学中特具沉甸甸凝重感的决不能小觑的一部分,淡化或排除文学教育的语文教育是不健全的语文教育.

如何在教学中使文学教育更具艺术性更有成效呢?

入境——感受美

清代学者王国维把诗的意境归纳为三种,“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与境胜,或与意胜”,即使是以意胜的作品也是“移情入境”,情中设境,离不开具体形象.可以说一首好诗就是一幅耐人寻味的图画,我们在教学中就是要以再现诗中形象为突破口进行文学教育.

如何使学生入境呢?可以运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渲染气氛,可以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图画,可以抓住关键字词含英咀华,可以运用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启发联想,让他们目驰神往,观此思彼,也可以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方面设计一系列小问题,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存和生活积累,让诗歌描绘的声、色、光、态在头脑中显现出来.比如教王实甫的《长亭送别》,“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悲风听马嘶.”根据学生只觉得此词就好在读起来压韵顺口,而对它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美却感受不到的实际,我找来一幅根据此词作的画,边观赏边讲解:“这是一个暮色苍茫的黄昏,画面上的一系列景物:青山、疏林、烟蔼、夕阳、古道等构成了一幅深秋郊外的黄昏的画面,人无语,马嘶鸣,离愁渐远渐无穷,渲染出空寂惆怅悲凉的情绪,充分表现出两人离别时欲语还休痛不欲生的悲哀.”自然地就使学生领悟到此曲所表现的人物的离愁别恨.诗本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再如闻一多的《死水》第三节诗:“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在学生充分感受了此诗的“绘画美”后,只要一句“此时,你似乎听到了?似乎嗅到了什么”就让学生把诗人要表现的这沟凝滞、腐朽、污秽横溢的“死水”想象充分并理解深刻了.学习《沁园春长沙》上阕,为恰切表现词人独立橘子洲头,饱览大好秋光时的情景、动作、所见景物、视角变化,我专门设计了如下环节让学生更好“入境”:全体学生诵读配音,让表演能力较好的一学生上台展示词人视角、神情变化,要求连贯、自然,把诗人描绘的秋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再让学生勾勒词中的景物: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然后着上色彩: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明丽的高空;还配上动画,适时切换画面等.教室瞬间变成大制作室,学生个个成为音响、画面、美术制作师,作品中的人、景、事、物在头脑里活起来,学生在作品的情景中,通过自己的观察体会,深入到作品中去,变“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更好地理解了作品内容.


入情——欣赏美

“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景物一经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就不再是纯客观的自然,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特征和生活感受的巧妙联系,都带上了情感色彩.情感是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诗歌更是作家感情的产物.古人云:“诗言志.”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说诗歌的旗帜上高标着两个大字:“抒情”.说明无情不成诗,富有感情并以情感人是诗歌的主要特征.语文教材中,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目,占相当比例,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学生对意境的感知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的,所以,在学生借助想象的翅膀完全沉浸在意境中的基础上,还必须沟通诗人、作家和学生的情感,即让学生被美的境界激发的感情与作品寄予的感情产生共鸣、交流.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朗读引发、研读体味、情景再现、情境体验、背景穿插、烘托渲染等教学方法,以情导情,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引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发展情感.有一位教师在指导品味宋之问的《渡汉江》中的“近乡情更怯”一句时,就找出了与这句叙述之境最接近相似的契合点:“同学们设想一下,检测若你是一位身在异地的游子,家中父母年事已高,身体又多病,忽一日急电催还,怀揣电报,走近故乡,临进家门时你心中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以激起学生已有的与作品之境相关相似的生活体验.我经常选择不同的音乐来辅导教学,或悠扬舒缓或激越奔放的音乐,使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步入作品所创设的诗文意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比如讲完柳永的《雨霖铃》后,让学生再听《阳关三叠》,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再现一对恋人依依惜别的情景.音乐声起,学生们一个个凝神静思,优美的音乐引起学生的翩翩情思,使他们感受到文学作品同音乐一样美妙.教学李清照的《一剪梅》时,配上谱曲的歌,制成flash画面,同学们在如泣如诉的音乐声中感受到主人公的寂寞哀怨,在画面里兰舟、大雁、圆月、飘零的花、自流的水等等的意象中体会到独居者内心集结的无法消除的愁.在这样的基础上再由同学自主的深入的讨论全诗,就使学生对诗歌的内涵风格有了比较彻底的把握,并且在这首诗歌教学完毕之后,它也就成为同学口中常哼的一首流行歌曲了.再如教《琵琶行》,音乐描写的一段是全文的难点,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入情的.首先抓住字词充分感知理解音乐波澜起伏的旋律变化,舒缓——低咽——间歇——激越——骤止,然后放出事先录制好的录音,凄凉婉约、如泣如诉的音乐配之以缓慢深沉、悲悲切切的诉说:“我本来是京城里的歌女,等深夜里忽然梦见少年的乐事,纵横的涕泪打落了在脸上的脂粉.”连放两次,学生已经沉浸在琵琶女痛苦压抑、伤感和愤懑的感情氛围中了.接着,我又以恰到好处的朗读加解说激起学生更深沉的感情:“大弦嘈嘈如急雨,等大珠小珠落玉盘.乐声欢快明朗.得意中洋溢着活泼愉悦的气氛,这是歌女在回忆当年的豪华盛事,完全是车水马龙、欢声笑语的景象,谱出了歌女火红的青年时代.到了‘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等,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美丽的色彩消失了,音乐变得呜呜咽咽,弦子变得沉重了以至于停止了.琶琶女进入了对人生的悲剧性转折的沉痛追忆中,艰难辛苦,风多雨愁,‘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鸣,曲中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突然爆发的高音,是她发自肺腑的呐喊,是对炎凉社会的愤激控诉,是向冷酷现实显示的抗争!学生深深地被音乐描写的感情感染了,所有人先是凝神屏气,继而传出一片感叹唏嘘声.

新教材的文学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作品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学教育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以情、以情导情、以情引情,这样才能在强烈的感染和共鸣中使学生领悟作品的深刻内涵.

入理——创造美

文学作品的鉴赏,既须“投入”,也须“跳出”.“投入”,即“沉浸醲郁,含英咀华”,心入情境,忘却自己,在人文合一的妙境中,尽享情感意境的甘醇.“跳出”,即走出“情境”,进入“理境”,对原鉴赏文章作“庐山”之外的观察:品其言而明其法,析其章而悟其艺,以获得文学创作的艺术借鉴.

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入理”的过程、创造美的过程.创造美就是让学生把自己对美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在口头或书面的表达中创造出美的形象,这是文学教育中最关键的一步,是知感悟受启迪阶段.因为文学教学的落脚点应是塑造美的灵魂,培养高尚的情趣,形成优良的品质.引入诗境,体会感情仅仅是文学教学的初级阶段,要激发学生更深沉的情感就必须调动他们自己的生活体验激起相似的情感体验,达到物我交融,心神领会,依靠理性的认识了.这就要引导学生“入理”创造,对作品的深刻意境加以领悟、品味、消化.我最经常采用的是让学生讲评古典诗词、写短小鉴赏评论性的文章的方法.这无疑要求学生去关注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的独特性,搞清楚作者的性格情趣和写作背景.特别是诗歌作品,尤其要强调这点.美的创造是教学的最高境界,而创造思维的品质和能力的培养也是新教学大纲中的重要目标.学生在创造中不但形成了学习的能力,提高了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高尚的审美情趣,发展了健康个性,形成了健全人格.

文学作品教学是一个由情入境、由境悟理的过程,特别需要感性观照和情绪体验.教学中我们紧紧把握好入境、入情、入理三环节,理清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影响、融会贯通、逐步上升的情感网络,相信能使教学更臻理想境界.

收稿日期:2012-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