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困境与出路

点赞:32536 浏览:15421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急需配套的高素质的人才资本作为后盾,而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很大比例的发展中国家,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不管是在办学条件还是在师资配备方面都比较落后,很难满足城镇化对优质教育和优质人才的需求,农村教育的发展成了我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关 键 词 : 农村教育 教育均衡 教育公平 教育观念

多年来,九年义务教育的强制落实对于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的建设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农村教育的提高对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作出了较大贡献,实践证明,农村教育的发展水平决定我国基础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在构建和谐社会、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奋斗的大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对于实现这些目标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农村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喜的成绩,但由于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薄弱、量大面广、起点低、难度大的具体国情,再加上长期以来教育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不健全,严重制约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搞得风生水起,然而,作为系统工程之一的人才储备建设却未见同步跟上,这正是农村教育发展不足的一个缩影.那么,当前农村教育有哪些发展困境呢,出路又在何方呢?

一、困境

1.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拉大.

我国农村教育条件无法与城市相比:现代化教学设施、教学器材、教学条件优先权在城市,农村孩子接受现代化教育起步就晚;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相差越来越悬殊,农村教师队伍水平建设难度就越来越高;有条件的优质生源不断涌向城市,致使农村生源减少、质量降低,农村的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上级部门就越发不重视农村学校建设.

2.农村教育结构安排不合理.

“农村教育脱离农业,是空洞的教育;农业脱离农村教育,就失去发展潜力,必将陷入困境”.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农村教育内容和学科设置脱离农村实际,没有形成健全有效的科技培训体系,忽视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缺少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实践基地,造成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学习无用论”就有了一定市场.

3.师资力量较薄弱.

所有人都明白,师资力量越强,学生接受的教育就越好,个人所获取的知识就越多.然而,农村教师不配套现象却仍然较严重,一些学校教师缺编,无法保障正常开课和教学质量,为保障教学开展,不得不聘请部分编外人员代课或干脆一师多带,这导致学校课程不能充分开展,学生受教育面就狭隘.此外,农村教师待遇不高,留不住优秀教师,而农村教育改革又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行为必须有较大转变,这就增加了改革难度,对农村教育发展不利.

4.教育观念落后,农村教育投入不足.

地方政府源于教育支出是财政支出的一大组成部分,当财政支出捉襟见肘时更不会加大教育投入,他们普遍认为教育投入是消费性的,不带来效益收入,不带来经济增长点,宁肯多卖地搞房地产开发,以便短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不肯主动投资教育,秉持认为教育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观念,缺乏认识教育也担负着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创新的任务观念.这些落后和陈旧的教育观念,就制约了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出路

1.教育要均衡发展.

农村教育要发展就要调整原有的“效率优先,城市优先,非均衡发展”的政策思路,以均衡发展为导向,在教育管理标准上要做到城乡统一,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保证两者都能在相对平衡的条件下快速发展.当前很多地区在进行“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设计思路是好的,目的是明确的,但要防止下级部门“吹阵风”、走过场,要切实将优秀校与薄弱校统筹发展,尤其是领导干部、优质教师多与薄弱校加强交流.要特别注重对区域内部薄弱农村学校的扶持,不搞“一刀切”,既不乱撤并农村校,更不随意“复校”, 通过实地调查、多听意见强化薄弱学校建设,科学调整乡村学校布局、布点, 切实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做到城市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同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技能的培训,这是众多农村学生告别只会“体力活”的重要出路之一.在教育投入方面,要优化教育财政支出,尽快改变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的严重不均衡的现状.在教育管理体制方面,要客观看待当今执行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优点及不足,合理确定各级政府教育费用的分担比例.最好建立以和省级政府投入为主,以县、乡投入为辅的农村教育投资体制.

2.教育要尽量公平发展.

教育不公平体现在师资分配、生源分配、经费投入分配等方面.要采用外引人才与内部挖掘的方式,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农村教师提供培训机会,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改善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职称评聘适当倾斜农村,杜绝行政领导优先、关系优先的评聘行为;解决好代课老师工资待遇低的问题;加强城乡领导、教师交流,安排城市优秀学校领导、教师、特级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任教,特别到贫困地区学校任教,这方面领导干部尤其要发挥带头作用.要合理安排学校生源的分配,不给予重点校、私立校的特权,杜绝“抢生源”的不合理行为.在教育经费投入上,应当建立“一体化”,将城市与农村学校建设成相对固定命运共同体,促进城乡学校之间的联手合作,实现城市和乡村优质资源共享.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监督评估,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校舍、设备和师资等条件大体与城市相当.

3.更新教育观念.

农村教育困境与出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农村教育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要更新陈旧观念,明白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重要方法,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农村人口走向现代化的问题.在我国农村社会,由于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封建意识的残余及生态文明和管理意识的薄弱,农村人口素质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目光短浅、因循守旧、缺乏现代观念与法治意识、封建迷信、、吸毒、农业科技素养低下及来到城市后与城市文明不相适应等现象时有发生,所有这些,其根源就在于农村教育的落后.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可通过振兴农村教育的过程,促进农村人口向更高文明素质形态发展,使农村人口承担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在这方面,地方政府尤其要有责任意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不只是口号,只有真正重视农村教育,才能带来新农村建设的可喜变化.

总之,农村教育关系中国社会发展的大局,统筹城乡教育,进行一体化发展,做好教育均衡、公平发展,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最终促进全民素质的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