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教育手段、培育和谐人才

点赞:4400 浏览:1355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当今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文化环境开放化、经济利益集中化、氛围透明化,学生的自主 性得到不断加强,他们个性张扬,意气风发,富有表现力.而在这种岁月的背后,也掩盖着一丝病垢,那就是:责任心的流失,尤其是个人主义的膨胀,泯灭了他们心中对社会、对他人那点认知,所以才出现了一系列青少年犯罪现象.罗素说:"教育要使儿童过美的生活."而美好生活的得到,是建立在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负责的基础上的".这种责任也是实现富民强国的基石.那么如何在学生中进行道德教育,促进其责任心形成的呢?下面就结合我在教育过程中的感受,谈一下粗浅的认识.

关 键 词 :教育 培育 道德教育

一、围绕一个目标,树立责任方向

紧紧围绕“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确定责任心教育的发展方向,使学生明确:自己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享受社会为自己提供的资源和怎么写作的同时,必须尽己之力来回报社会.爱国、顾家、亲民、建己,应是责任心教育的目的;明理、诚信、竭力、求真应是责任心教育的表现方式,敬业、勤俭、和谐、共生应是责任心教育的效果氛围.责任心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只要我们在工作中牢牢把握住责任心教育的方向,就会少走弯路,真正培养出有文化、有内涵、有品位、有道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坚持两条原则,规范责任行为

1.两条原则

一是知、行统一的原则

在责任心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知、行相统一的原则.让学生在认知中,了解责任心形成的重要性;在行动中,体会责任心形成的实效性.知、行统一,相得益彰,从而形成知、情、信、意、行的统一体.

二是继承、发展性原则

责任心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强调创新,紧跟时代的气息,以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引领其走进责任心形成的现实世界.在继承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富有鲜明时代特点的道德品格,这是道德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2.优化三种环境,渲染责任氛围

一是社会环境

人是植根于社会土壤中的一分子,社会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人的道德品格的走向.学生还处于道德品格的形成阶段.因此,在培养学生责任心的过程中,要“拨云见日”、“直面美丑”,引导学生辨别是非,择善而行,用良心、良知、良行点亮自己、照亮社会.


二是家庭环境

如今,我们的家长过分重视孩子的知识教育,忽视对其优秀品格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这是不适合“和谐教育”要求的.家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知识教育和品德教育必须同时施行,切实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这样才能肩负起作为公民、作为建设者的责任.

三是学校环境

学校教育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纽带,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主阵地.在责任心教育过程中,学校必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建立健全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拓宽教育渠道、把握教育契机,给予学生最有效的教育,扩大学生的实践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以最有益的方式培植责任感,形成良好的责任氛围.

三、树立四种观念,培养责任意识

1.人本主义观念

学生作为责任心教育的主体,他们的认知能力、价值观念、情感指向不同,这就要施教者要因人而宜,选择适应的教育方法,不能千篇一律、以一概全,导致学生认知、情感障碍.要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发展学生为宗旨,把责任心教育落实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只有教师与学生心贴心,教育的目标才会得以实现.

2.法制观念

道德和法制是维持社会和谐、公正的工具,法制是理性的,可操作性强;道德是隐性的,是靠公民自觉维护的.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既可以为学生责任心的培养提供必要的保障,又可以帮助学生知法、懂法、用法,增进社会和谐.而遵纪守法也是学生必须履行的一份社会责任.

强化教育手段、培育和谐人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道德教育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0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3.集体主义观念

集体主义观念对于学生责任心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学生抛除本位主义思想,把自己融身于社会、集体的环境中去思考、去处事.在集体的活动中,感受到互相帮助的可贵、友情的温暖,从而更加强烈地维护集体利益,增强集体责任感.

4.成才观念

“天生我才必有用”.成才观对学生实现理想、履行责任至关重要,试想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又怎么能做出成绩来呢?所以,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作为学习、生活的巨大动力;是责任心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成才观,是素质教育下的成才观,是以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修炼品格、学会生存为目的.而非“应试教育”下的“高分低能”.

四、实施五条途径,养成责任习惯

一是渐进引导与自我发展相结合

在责任心教育中,要以实践为主要途径.在实践责任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老师应起到一个组织、引领的作用,要善于发现学生实践过程中的偏差与纰漏,加以纠正和弥补,及时总结学生实践过程中的闪光点,予以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实践热情.

二是理论学习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教师要理顺有关责任心教育的知识体系,制定好责任心教育的实施方案,有顺序、有条理,按部就班的进行.要建立起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释难解疑,从而形成师生和谐,生生和谐的教育氛围.为责任心的实践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思想动力.

三是榜样示范和自我陶冶相结合

责任心的教育重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生活中一些成功的案例具有很高的借鉴与引领作用.教师要经常搜集这些案例讲述给学生,让学生在倾听中自我陶冶,体会到责任感的重要意义,在实践活动中也应从学生中树立榜样,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以一带全,促进责任心教育的深入.

四是活动训练与自我养成相结合

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养成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责任使命感.如开展“改陋习,树新风”活动,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使命.开展“保持健康,珍爱生命”活动,使学生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

五是评价总结与自我规范相结合

每个阶段的责任心教育,都应该进行总结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要特别关注德育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是否真正全面履行了责任,要注重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自我规范的能力,使教育始于人,结于人.

六、结束语

总之,责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将责任感的培养寓于一切教育活动中,使学生认识到作为社会的一员,就要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负责任.那么,我们的这个世界,才将会更加美好.